话题︱“断舍离”的故事
上个月 树洞里收到一张小纸条
听到咱们节目说,东西坏了,大部分现代人想到要买个新的,而不是去修补它。所以我想,咱们能不能聊聊“断舍离”。
要问我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样的意识,就要提到在日本的见闻。2015年我去日本,看了全亚洲最知名的富士音乐节,于是惊诧于日本人在环保方面所做的点点滴滴。他们的志愿者会站在垃圾桶旁,引导观众们垃圾分类。洗手间都非常干净,完全没有异味,也永远不会缺少卫生纸。而且大家都会耐心排队等待。夜晚11时许,音乐节结束,几万人散场,偌大的空间里,几乎看不到纸片和垃圾,当时给我的震撼,无法言说。
到现在我都感觉在日本新泻苗场滑雪场看的三天音乐节,美好得像个乌托邦,仿佛不曾存在过。所以这三四年来,我也在慢慢学习,践行极简主义,开启断舍离模式。过程真的很艰难。我在慢慢减少购物,尤其是网购,其次,努力秉持物尽其用的原则,一点点地使用自己之前买的面膜润肤水等等。加上自己是个长跑爱好者,每年参加的赛事大概有十场吧。这些年的跑步T恤得有六七十件(原谅我,觉悟的比较晚)。现在每场比赛,主办方发的参赛服,我都不会拆开,而在比赛当天会穿之前的比赛服。赛后,我会把未开封的新比赛服直接挂在某鱼上卖掉。我有二十多双跑鞋,越野跑鞋和羽毛球鞋。所以,我已经给自己下达军令状,起码要再跑十个全程马拉松,才能再买新跑鞋。希望可以做到。
很想了解大家怎样看待“断舍离”?你赞同还是反对?理由是什么?东西坏了,你会去修还是毫不犹豫地去买新的,有什么心得吗?
虽然“断舍离”这个词风靡已久,但想到也许还有些朋友并不十分了解,也在这里做个简单的介绍:断舍离最初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內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其中,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如果你可常穿的就那几件;
手机里有近百个APP,
可经常用的就那几个;
根本不看的一长串;
遇上打折和大促,
总是管不住手,
向往佛系生活,
修炼断舍离,
却还是懒得要死根本没行动;
关闭朋友圈,
却一次次被无聊大群带入逃不开手机;
也许,你也正需要断舍离。
或者,你已经在实践“断舍离”的路上,那也可以和我们分享那些触动你的瞬间,以及你的故事,哪怕是那些买来一直没用,或者扔掉又即刻后悔的东西……
怎样待物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幸福?
你讲故事,我们来听。
▼
今晚22点到23点
《十点谈心》等你
收听直播的方式:下载手机APP【听听FM 】【喜马拉雅】
搜索 “北京交通广播”
收听往期回放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