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一。定。要。写。作。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你。一。定。要。写。作。

2018-06-11 17:00:58 作者:<span id="js 来源:周冲的影像声色 阅读:载入中…

你。一。定。要。写。作。

  ▲

  如不便阅读

  可收听唯美朗诵音频

  为什么要写作

  务实原因,也有务虚的理由

  中国人最喜欢情怀道德绑架在他人身上,绑着绑着,人人皆自带牢笼,成为行走的套中人,活在面具伪装之中,以至于真实地承认自己做某件事情,是因为利益或切实的好处,都觉得不体面,不高级

  其实哪有这样的事!

  阎连科最初写作,原因是想调到北京,因为他看到张抗抗通过写小说成功进了城,于是苦练笔,勤写作,废稿很多,但精品也有不少,就凭这些精品,他也如愿以偿,调到北京,成了专业作家

  因为专业,越写越好,直到如今的不可思议

  另一个大咖莫言,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如果你以为,莫言最初写作是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就要笑死了。

  根本不是这样好吗?

  莫言写作的初心,只是为了每顿能吃上饺子

  在粮食匮乏的当时,饺子成了闪着诱惑之光的圣物,而这,就是莫言为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目标

  因为这个目标,他走上了写作之路。

  渐渐地,饺子吃上了,北京调进去了,房子买了,诺贝尔文学奖拿到了。

  还有余华,我最喜欢的中国作家之一,小说那般荒诞深刻,令人不得不叹服,但是,他走上写作之路,原因同样不高大上

  写作之前,余华是一个牙医,手握钢钳,每天拔牙8小时

  干了5年以后,他观赏了数以万计的张开的嘴巴,感到无聊至极,后来看到文化馆的人终日无所事事,在大街上晃来晃去,羡慕不已。

  人家告诉他:这是我的工作

  他也想这么晃荡,于是想进文化馆。

  进文化馆,只有三条路可走:1是画画,2是作曲,3是写作。

  他别的都不会,只有写作,貌似可以试一试。结果,这一试,就试进了文化馆,也试成了中国最棒的小说家

  我走上写作之路,原因同样粗鄙:想进城。

  当时我在一个乡镇中学老师,被小地方闭塞逼得要发疯,于是,发誓要离开

  怎么离开呢?

  和他们一样,我们那个县里,也有可能文字特长,可以调进城,于是,从2008年开始,一心写作,闷头练笔。

  好在,凭着长期的阅读,和对文字的敏感,写作和发表还算顺利,一两年间,就在国内文学刊物上,发表几十万字。

  2009年顺利调进县城同时加入省作家协会

  再后来,想离开体制,怎么离开?也只有写作。

  写着写着,书出了,有了一定的钱,和一定的资源,我对自己说:可以走了。于是就走了。

  而现在,我每月六位数的收入,都因写作带来。

  你如果要说,这样看起来,作家也就是一帮势利之徒。

  我想告诉你,是的。但是,1,势利不可耻。2,当作家发现,文字越好,越能带来利益时,这就会成为良性循环,他们会用更美的文字,更深的思考,更靠谱观念服务读者们,来赢取更多的钱,而读者,也获得更优质的精神享受

  我希望你写作,以上是第一个原因。

  在所有能让你改变处境方式中,写作是最好的方式。因为,在今天的时代,大多数人正在消费信息,享受视觉刺激少有人能正儿八经地,去输出价值观——除非是与人撕逼。

  如果你能持之以恒地写,很快,你就会成为小圈子里的佼佼者

  再刻苦修行几年,就会在业界小有名气

  吸引力证明:当你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你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同类,也吸引越来越多的机会,慢慢地,也许你就可以藉此,过上想过的生活

  不要把写作想得太可怕

  王小波说过,你只要没事干,你又看过几本书,然后身边又有纸,又有笔,你总会去写的。说的就是写作的日常化与本能化。

  它很接地气,也很自然随性,从不虚头八脑,它就是讲一件事,讲一个道理,讲清楚了,就可以了。

  不要被太多术语束缚

  也不要被他人的期待所绑架——什么你将来会比鲁迅还鲁迅,什么你一定要改变这个世界人性啊……别听,这都是顺耳的毒药因为你会被架到高位,吓得越来越不敢、也不想敲下第一个字。

  前几天,有人对我说,文字会渐渐死去。

  我说,鬼扯。

  我从来不担心文字的寿命

  时代迅猛发展物质层面人力层面的服务,会慢慢被机器所取代,但是,内容永远不会。它的受众永远存在,也永远庞大。也许,它会改变传播平台,今天在博客,明天在公众号后天在别的什么……但无论在哪里,它都会一直旺盛下去。

  因为,人类的精神一直饥渴。

  当我们一天到晚对着屏幕社交越来越少,与之相对应的,是我们对故事,对美,对趣味,对思考的需求,会越来越多。

  因此,文字比你我的宿命都要长,你无需杞人忧天,更无须庸人自扰。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导致我希望你写作。

  写作是所有表达中,最缜密、最清晰、最谦卑、对逻辑思想要求最高的一种。

  日常说话,你可以忽之在东,忽之在西,东西南北,乱扯一通。

  但是,写作不行

  你写着写着,就会发现,哎呀妈呀,我好像写跑偏了。

  对,你自己都知道跑偏。

  但是,说话你不会知道。

  因此,写作对思维训练,对表达的系统化,都非常好。

  还有,如果你长期写下去,你不可能能容忍自己天天谈情说爱家长里短风花雪月,因为总是反刍一个主题时,你会涌上一种不适感:你在重复自己。

  有了这种意识,你就会不断地学习

  最初的时候,你会带着问题去寻找,后来,你迷恋于疑惑被照亮、问题被解答恍然大悟振聋发聩,于是兴趣愈来愈浓,会读更多的书,滋生更多的问题,促使你更频繁地寻找。

  如此一来,你就走在了追求智慧的路上。

  成长就这样发生了。

  最后一个我希望你写作的原因,是我们的创伤都太多了,我们需要疗治。

  几乎所有人,都是一道行走的伤疤,带着五花八门痛苦孤独地生存于世。

  这些痛苦,你有时候自己都基名其妙,不知道它们从哪里来,为什么存在你身上,又该如何疗愈。

  疗愈的第一步,是看见

  但往往,这些痛苦的根源,远在童年,远在潜意识的深处,如果靠日常的空想,你很可能会“思而不学则殆”,被自己弄得茫然而无所得

  而如果找人聊天,你会变成一个聒噪怨妇,受控于情绪,同样无所得。

  咨询他人呢?往往也无济于事。一者远水解不了近渴,二者因为线索过少,他无法看见真实的你我。

  真正的看见,是逻辑清晰的觉察。

  这种觉察,需要你保持安静,通过诚实的书写,慢慢地,跟内在的直觉创意情感记忆产生链接

  当你和自己、和生命产生连结,疗愈之门就会开启。

  如果你通过书写,与痛苦不断对话,一步步觉察,一步步回家,你会在新旧交替悬崖边,在爱、恨、生、死之中,与自己重新相逢。

  相逢时,涕泪涟洏,恐惧溃散,旧我蜕皮脱茧,你会获得新的创意、灵感慈悲平和,挖掘出更多被潜藏的能量,获得心性明朗开阔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总是劝不快乐朋友写作的原因:写吧!写作是上帝赐给你的自救之道。

  也许写着写着,你就成了自己的医生,甚至成了自己的神。

  即便,现实的利益、逻辑的完善心灵的疗愈,你最终都收效甚微,但当你坚持记录自己,时间会告诉你:你活过,写过,爱过。

  ▲

  如需得到广州专业律师的免费咨询

  请加助理微信

  还可赠送大额课程优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