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原创】25岁重逢,我曾错过的你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原创】25岁重逢,我曾错过的你

2018-06-18 07:15:26 作者:姚一小会儿 阅读:载入中…

【原创】25岁重逢,我曾错过的你

  文 | 姚一小会儿

  我知道我今后还会有信心软弱时候,想逃也逃不掉,不管是罪也好,是试炼也罢,“软弱”一定会不定期地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写这篇见证,想要把自己信仰生命里最重要的一些经历放在这儿,时不时地回头看一眼,好让自己继续走下去。

  1

  初遇

  2010年,我大一,第一次有人跟我传福音,很乐意和对方交流——抱着一种证明他是错的好胜态度。我的骄傲让我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些有神论者,至今还记得把对方逼得面红耳赤样子,在他祷告时轻蔑地笑。

  2014年,大四毕业孤注一掷奋斗了四年的北京电影学院考研梦到了头,我的骄傲被击得支离破碎,心想这几年来牺牲了娱乐,牺牲了爱情,牺牲了前途,到头来却变得一无所有人生到了一个节点父母一遍遍地“考老师吧”,“考公务员吧”在我耳边都成了聒噪不甘于就这样溺死在平庸安逸生活里,想反抗,但是我又有什么别的路可以走呢?巨大迷茫游魂一样在头上驱之不散。

  该怎么办,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就像是被宰的鸡临死前还要扑腾两下翅膀,我想再挣扎一次。

  端起了大一攒钱买的小DV冲进了学校花园学生青年老人,凡所遇到的,径直追上去问:“你觉得幸福是什么?”这是让·鲁什在纪录片夏日纪事》里向路人提出的问题,由此诞生了影史上的第一部真实电影——呵,我却在以这种方式祭奠自己的行将破灭的电影梦。

  现在回想起来很傻很幼稚,但只有我自己知道在这种任性举动之下隐藏着多么深的绝望

  杭州的五月阳光正好,从图书馆自习室阴冷角落爬出来,阳光里的空气让我感觉自己又活了过来。就是在这时候,听到了那个声音。我停下忙乱脚步定在原地,仔细地听,不由得循着声音走了过去……

  那是棵上了年纪的老树,树干很粗,茂密枝叶撑起了大片阴凉,像怀抱一样掩护着坐在它下面的年轻人,那是一群大学生,脸上还有未经现实打磨的青葱模样,铺在身下的嫩草支撑着他们摇摆的身子,被阳光和旋律环绕,一切都那么静谧美好。我贪婪享受着这一刻,忘记了消沉,忘记了毕业,忘记了思考未来,只是享受着那带给心灵的巨大抚慰,想,天堂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吧。

  后来才知道,他们在唱的,叫做赞美诗。

  我曾经那样拒绝了祢,但祢却以这种方式再度与我相遇。

  2

  流浪

  不过这一次天堂的门只是开了个缝儿。

  之后我离开了杭州,选择给自己一年时间流浪,从东北到西北到西藏。留在拉萨的那一年接触了很多藏传佛教的信徒经历了一些事之后渐渐改变了对信仰的态度,那个地方那里的人与生活让我开始向往寻找一片土壤一片纯净的土壤,我可以把心扎根在那儿,然后带着这个水晶球一样的东西走遍天涯海角但不是佛语里的西方极乐世界,很奇怪也很奇妙,藏传佛教的耳濡目染却丝毫没有打动我要成为他们。或许是上帝定意要拣选我成为属祂的子民吧。

  ——不,不是或许,是一定。

  2015年底,再次选择了考研,放不下的理想总在心里蠢蠢欲动

  初试结束后我留在了北京,想找份工作打发等待结果的那段闲余时光,但更重要的是逼自己适应这个混杂着梦想甜腻气息和现实铜臭味的大首都

  那个冬天,独自一人穿梭在人生地不熟城市,寻觅着能让自己维持生计的工作,无论是什么,发传单,话务员,服务员……晚上和四十多个人挤在150平的房子里,在众人的你言我语中兀自沉默,我的世界,仅仅是从晚到早的1.8平而已。

  毕业后走南闯北的漂泊,没有一个地方像北京这样会给我带来如此强烈孤独感,明明是在拥挤马路,拥挤的地铁,拥挤的住所,却如同置身于汪洋之中,大声呼喊,人海中听不到丝毫回响。

  如果我擅长绘画的话,大概是这样:在纸上素描画满密密麻麻的小人,嘻哈休闲职业装,手机耳机公文包,低着头,全部低着头,黑色,全部是黑色,寥寥数笔勾勒出个人形轮廓,唯独中间有一个小人儿,挤在人群中抬起头望向画外,看着你,脸上是笔尖点出的两粒眼睛,一条直线画出的嘴,你不知道他(她)想说什么,唯独他(她),还有些淡淡的颜色

  ——对于理想,这是个独一无二的城市,但对于生活,我厌倦透了它!这样的情绪,我怎么还能留在这儿?

  3

  回家

  2015年12月29号。

  北京的冬天啊,越穿越薄的羽绒服已经挡不住冷气往骨缝里钻,吃了几天的馒头生活费都是从饭里省出来的,那晚我知道他们会预备饭菜,但觉得初次见面就到人家家里吃实在不好意思,就在外面垫了些。朝阳区的楼房,走在里面感觉自己像个乡巴佬,不敢想像能和住在这里的人有什么联系。穿过黑洞洞的走廊,终于摸索着到了门口,已然是饥寒交迫,但自尊心不容自己掉了份儿,还是强打起精神摆出一副端庄得体的样子,准备迎接这素未谋面的一家人

  记不清是怎样获得他们的联系方式了,只还清楚地记得那些日子疯狂导航北京教堂位置,寻找或大或小的教会,不是主日的日子也在紧闭的教堂门外逡巡。大四毕业时那次学校后花园的偶遇,让我在这遥远的北京如此怀念。直到受到了这一个基督徒家庭邀请来参加他们的聚会。此刻我正站在他们家的门口,叩响了门——

  门打开了,整个屋子的光夹带着暖气溢了出来,漫过我的全身

  一个老妇人,一个中年男子,带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他们看着我,那笑里带着温度,直射入我心里,告诉我这不是素未谋面,而是久别重逢啊,他们似乎早就已经在等我回来了。是的,“回来”,那一刻感觉,流浪了很久终于到家了……

  ——抱歉,打断一下。

  关于门内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寻找词汇以期能够确切地还原当时的场景。堆砌了一些字,删掉,再删掉,费尽心思去组织语言想把自己当时的感受完整传递,但是对不起,我失败了……任何具体描述都无法传递出我当时感受的十之一二,那是种无限大的深入刻骨的感受,我不愿,不舍得用区区几个词汇就交代了她,一丝丝不够完美表达对于她都是一种损害。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

  如果非要有些描述的话,那让我们还是回到学校后花园的那个场景吧,把她放大个十倍百倍千万倍,尽可以去想象你所经历过的最温暖时刻,想象一个饥寒交迫瘦骨伶仃的你,在摸爬滚打了很久之后,终于有一扇门为你打开,那里已经预备了饭菜暖炉,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已经等了很久很久……那个时刻对我而言,就是到家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家而已。

  4

  遇见

  曾经无数次地幻想过身边要是有这么一个人该多好,我可以把最深的痛苦告诉他,孤独的时候倚靠他,向他提出我关于人生的一切困惑,都可以获得解答,对我而言,他是恋人,是父亲,是导师。后来,离开了家庭,告别了爱情,风雨中踽踽独行,原想就这么孑然一身的走下去也好,但是在25岁这一年,遇到了祢。原来我一直在找的,是祢。

  现在我留在了北京,留在了北京电影学院,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起起伏伏,初尝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但是没有关系,不会再怕什么了,因为我知道即便被全世界抛弃,祢总是一直在我身边,垂听我的每一个祷告呼求,知道我的一切需要

  祢说会陪我走过春夏秋冬

  疼我 引导保护

  倚靠耶和华的人什么也不怕

  倚靠耶和华 一个不撇下

                                       ——《陪我走过春夏秋冬》

  -- END --

  欢迎大家使用右下角的“写评论功能

  与更多的人分享你的感受……

作者简介

  姚一小会儿,女,90后,2010年第一次接触福音,2015年底信主。向往至真至善至美的生活,但离开了象牙塔后看到了现实、人性的不堪入目,一度陷入绝望,感谢主让我从一些基督徒身上见到了光,渴望能够更多地认识他们身后的那位上帝的威荣。信主后经历了一段亲近世界,信心软弱的过程,但是在世界所带来的伤害和上帝的爱之间的对比让现在的我无比确信自己所要坚持的是什么。

  诗 84:3 

  万军之耶和华,我的王、我的神啊,

  在你祭坛那里,麻雀为自己找着房屋

  燕子为自己找着抱雏之窝。

分享朋友圈,让恩典传播。你的分享是一株蒲公英,上帝将它吹到渴望爱与盼望的人心中……

  写恩典历程∣作祂的见证

  几个基督徒女性开设的公众号,坚持用原创文字记录分享自己真实的信仰历程和点滴感悟。她们中有家庭主妇,有单身女性,也有单亲妈妈,她们都是经历了上帝恩典,并且愿意将恩典传递出去的女人,也欢迎你加入到她们当中来。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yuxiyuxi2014@163.com ; angel.meng@139.com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