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决定人生结局
编辑:伽利略
?点击签到
每周六晚8点,0元拿珠宝
1
记得有一部电影,片中的男主角老王是一个两袖清风,能力很强,也很有领导力的文化馆副馆长。他一心想转正,却眼睁睁看着正馆长换了一个又一个,就是没他的份,焦虑的他使出各种伎俩,却一次次落空,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格局太小。
比如他利用歌舞厅的项目,挤兑走了新上任的馆长,等馆长一走,他以为自己可以转正了,没想到领导却让他做代理馆长,还是副级。
他暗自想,一定要拿出业绩来,让领导对他刮目相看。于是,马不停蹄地在40天内让搁浅了一年的歌舞厅项目建成,并在年底正式营业,全单位的人都对他心服口服,以为这次馆长之位,非他莫属。
然而,他还是没有得到提拔,因为在项目落成后,他把所有的功劳都记在了自己头上,他的野心太明显,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几乎都是赤裸裸地告诉领导,他想得到馆长之位。
他只顾着考虑自己,只顾眼前利益,却不会跳出来,在更高的层面,去审视自己为人处世方面的不足。
后来,他终于想通了,不再急功近利,不再搞办公室里的那套尔虞我诈,整个人过得也轻松了,没想到这时候,机会却意外地降临了,他终于当上了正馆长。
一个人对待事物的心胸态度,显示了这个人的格局。格局越大的人,越不纠缠于蝇营狗苟,不纠结于眼前的利益,因为他们的眼光更长远,更广阔,这种人最能成就大事业。
如果说,人生就像是一盘棋局,想要赢得满盘胜利,有时候需要牺牲一两步棋,只有懂得统筹整个棋局的人,而不计较眼前的一兵一卒,才能胜券在握,笑到最后。
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往往取决于他在内心为自己设定的高度。
这周末,宝姐重温了一遍《史记》,秦汉之际,陈胜原本是一个替别人耕田的“耕夫”,一个穷到连地都没有的农民,却率先竖起反秦大旗,呼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千古口号,建立起张楚政权,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眼界和胆魄。
眼界开阔的人,不安于现状。陈胜还是农民的时候,有次坐在地头跟大伙聊天,别人都唉声叹气,抱怨日子苦,他却大言不惭地说“苟富贵,勿相忘”,别人嘲笑他:“一介农夫,能够吃饱穿暖就不容易了,还做什么富贵梦。”不被理解的陈胜不禁感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再看看同时期的项羽,看到秦始皇的车队驾临,豪言说“此人可取而代之”,刘邦在咸阳服徭役时看到秦始皇,也发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感叹。
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大格局,所以在群雄逐鹿的年代里,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推翻秦朝暴政的三股主要力量。
一棵松树,如果把它栽在花盆里,最多也就一米来高,但如果把它栽在地里,就可以长成苍天大树。
人也是如此,如果把自己禁锢在方寸之间,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必然受限。所谓的局限,就是一个人给自己设的局太小!
2
要说格局大的女人,董明珠绝对算一个,她曾放弃8000万年薪,换来格力的500强地位;她为格力耗尽一生,只拿不到1%的股份。因为在她眼里,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挣钱,这是她的事业。
坊间流传着一个关于她的故事:有人问她,如果某天暴雨如注,她开车在路上遇到三个人,一个是弱不禁风的老太太,一个是救过她性命的好友,一个是朝思暮想的情人,但车上只有一个空位,她会选择搭谁上车?
面对这样难以抉择的问题,选择任何一个人都情有可原,但无论选择谁,都会留下不安或者遗憾。
董明珠的回答却很漂亮,她说她会让老太太坐上空位,把车钥匙交给好友,然后自己和情人在路边等公交车。
一个格局大的人,总是能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格局,就是一个人的认知,只有认知视角高于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才能将难题迎刃而解。
拥有大格局的人,敢于打破认知边界,他们不会因为自己所处的位置而将眼光也局限在位置范围内,不会因为环境的不利而妄自菲薄、自暴自弃,他们虽然活在当下,却能看得更高、更远。
反观那些格局小的人:
因为一件衣服买的比别人贵20块钱,就耿耿于怀,闷闷不乐,她的格局只值20块;
因为工资不满意,就怨天尤人,得过且过,他的格局只限于小职员……
他们总把自己的精力花在边边角角上,就像建房子,只计较一砖一瓦,却不管整个房子的框架结构,像无头苍蝇一样,虽然忙忙碌碌,却没有方向。
一个纯粹为工资而工作的人,是得不到事业的;
无论是工作事业,还是爱情婚姻,格局小的人,都难以走远。拓宽我们的格局,才能收获充实而富足的人生。
1、30岁后,幸福的女人懂得大声地说:我要!
2、“长胖怎么了,吃你家大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