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艾图解:《尽情游戏》——草根如何调戏军火大佬!
文章结尾有红包福利,今天安利之前,先给你们看一张动图,足球比赛中队员踩雷爆炸,
在它的豆瓣短评区,有网友精辟总结此片——比昆汀·塔伦蒂诺还蒂姆·波顿。翻译一下就是这部电影既有B级片的脑洞和黑色幽默,也有极高辨识度的个人风格——《尽情游戏》。
影片的导演是让·皮埃尔·热内,他的名字可能不好记,但那部在豆瓣位列第47位的《天使爱美丽》你肯定听过——正是他的作品。
这部《尽情游戏》的视觉风格虽然与《天使爱美丽》相似,但情节绝对比后者搞笑百倍。
很小的时候进了孤儿院,被里面的修女花样虐待,成年之后围观街头枪战,结果被流弹击中脑门,在手术时被医生抛硬币决定,把子弹留在了体内,
好不容易康复出院,却又被房东赶走,被老板辞退,才十分钟的剧情,主角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每天只能靠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街头表演糊口。虽然悲催,但巴基尔遇到了一群愿意收留他的好心“怪人”,他们住在一个废品堆砌成的“秘密基地”。
比如有个眼镜妹,打眼一瞧就能准确说出对方的三围之类的数据,比如其中的黑人,对文字特别敏感,张嘴离不开各种成语和俗语,比如看起来柔弱的艺术家老头,其实力大无比,还有一个会软骨功的女人,冰箱这种小空间进出自如。
相比之下,脑袋里还留着一颗子弹的巴基尔反而成了最没有特点的人,他唯一的“特异功能”就是情绪激动导致意识模糊时,一拍脑门就能清醒过来。虽然住在废品堆里,但巴基尔总算有了家,起初对每天收集各种破烂的生活也很满意,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街边的两家军火制造公司,一家生产的地雷,就是导致巴基尔父亲去世的罪魁祸首,而另一家生产的子弹至今还留在脑门里,让他变成一个不定时炸弹。
结果一个是面都没见到被保镖赶了出去,
另一个则为自家的产品开庆功宴,号称不希望任何人牺牲,实际上为自家军火产品的杀伤力洋洋得意。
这在巴基尔看来既伤心又愤怒——如果世界最终落到这群人的手里将天下大乱,搞不好以后足球比赛的规则,就是在场内埋下地雷,给比赛制造新的看点。
到这里,影片进行到三分之一,发展成了一个“饱受军火伤害的青年向军火商复仇”的故事。
以往给你们推荐了不少复仇的电影,绝大多数的基调都是“杀杀杀”“血血血”,
然而本片里的复仇并非“手刃仇人”,而是整人,目标自然就是两家军火公司的老总,暂且称他们为老德(德弗努耶)和老弗(弗朗斯瓦)吧。
而要想成功地整到别人,就要知道对方的软肋和习惯,所以巴基尔在动手之前,先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不限于——在老弗的住处偷看、偷听,
虽然方式比较平民化,使用的工具也很low,但巴基尔确实发现了不少猛料:
比如老弗私下里与他国的反动派进行非法军火交易,
观察之后,巴基尔计划一石二鸟,让这两个军火商“自相残杀”——
他们先“干掉”老弗军火交易的买家,并让他们在机场因为藏毒被抓,
然后再冒充这伙买家,转而向老德购买军火,直接让两个军火商成为竞争对手,
接着用计“黑”走双方的军火样品,让两家公司开始相互猜疑是对方所为。
但这招还远远不够狠,巴基尔之后又加了猛料,让这场商业竞争升级为个人恩怨:他和朋友们先是潜入老弗的住宅,把他的豪车统统废掉,
这下老弗和老德都以为是对方的报复,于是在电话里互相揭短,我说你有抢博物馆藏品的黑历史,
这个挑拨离间的计划可能对于特工之类的精英来说易如反掌,但对于巴基尔这样的小人物来说,他的成功只能依靠于平民化的手段和技巧。
比如为了能躲过监控成功潜入老弗家,巴基尔请来两个色情演员帮忙,在监控室的对面表演啪啪啪,
保安大叔抵挡不住窗外直播的诱惑,直接从监控室给自己转播,这才让巴基尔避开了豪宅的摄像头。
而“黑”走军火样品的方法,使用的是“一叶障目”(好孩子不要学坏),
至于各种潜入住宅的任务,自然交给了身手敏捷柔软的软骨功女人,
将她“化装”成快递送进门。
这么一翻折腾之后,挑拨离间越来越见效,老德和老弗的个人恩怨最后演变成了军事攻击,老弗炸了老德的仓库,
老德打穿了老弗的办公楼。
两人一直斗到当面对质,才发现了巴基尔这个第三方的存在,于是联手要把他灭口。
然而本片毕竟是一部喜剧,所以正义肯定战胜了邪恶,巴基尔和朋友们最终成功反杀,抓住了老德和老弗。
要干什么呢?当然肯定不是一枪崩了他们。
影片的高潮段落,老德和老弗被带到中东某地,一个嘴里放着手榴弹,一个脚下踩着地雷,让他们面对一群疑似恐怖分子的穆斯林女性,
我跟恐怖分子是同党,
结果大实话都抖完,他们才发现眼前穿着黑纱的其实是巴基尔和他的朋友们,
原来那里不是什么中东地区,而是巴基尔靠着各种配音,骗他们以为被绑去了中东,
所以这次整人计划的最终目的就是把视频上传到网络,把军火商的肮脏秘密公之于众。
总的来说,这部影片说的就是一场“小人物的胜利”,片中的巴基尔作为一个底层人物,靠着自己的脑洞和朋友们的帮助实现了“干翻军火强权”的大业。
对于一些熟悉导演经典作品的观众来说,有的人可能觉得这部影片没有他之前的作品《黑店狂想曲》那么讽刺人性,也没有《天使爱美丽》那般浪漫纯情,
但我觉得这部影片恰好结合了导演前作的优点,既有对现实世界的讽刺,
巴基尔发现老德与萨科齐的合影
当然,你不熟悉导演的作品也没关系,我想你看完此片肯定会对他路转粉,因为他的脑洞清奇,充满了对生活细节的疑问——
斑马到底是白底黑纹还是黑底白纹?
为什么我们要在地图上找的地方总是在折痕上?
同时,导演在拍摄前还专门参观了武器制造工厂,但由于他对这项产业就是爱不起来,于是就在片中YY了一把炸毁军火仓库。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从开拍到上映这段时间,法国恰好爆出了“安哥拉门”——法国知名政商涉嫌非法倒卖军火,而在影片上映的前一天,“安哥拉门”事件中包括法国前内政部长在内的涉案人员纷纷获罪。
这样的巧合,再牛逼、任性的导演和编剧也无法预知,某种程度上印证了那句经典的“人生如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