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终将明白,这世上最该取悦的人,是你自己
●●●
作者 | 叶苓
来源 | 拾读(ID:sdds10)
在这之前,一直是她和六十多岁的姐姐轮换着陪护老母亲。每天一早,她就跑去菜场买菜、买水果、收拾、做饭,给母亲送去,帮母亲收拾,然后再回家照顾自己的家。
儿子媳妇很懂事,知道她照顾老母亲辛苦,孙子的事尽量少给她添负担,可是即便如此,她那60岁的身体,依然觉得吃不消。
两个兄弟也不是不孝顺,但是他们不在本市,只能偶尔回来探望,尽一些孝,给一些钱,等他们走了,所有的杂事还都全靠老姐妹两个人。
可是,就在半年前,王姨的姐姐脑梗住了院,虽说这种病也不少见,但谁也不敢说,这和长期的劳累有没有关系。
而没有了帮手之后,王姨自己也感觉高血压更严重了,去医院做检查,各项指标都明显变差。
儿子不止一次劝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那些身体不好的,60多岁就需要别人伺候了,哪还能伺候别人?”
可王姨坚持着不想把母亲送进养老院,尽管她知道,以后自己这一代,养老院是必然的选择,可是现在,她只要活着一口气,就“不想走那一步”。
终于还是病倒了,老母亲含着泪被送到了养老院。
两个月之后,王姨能动了,第一件事就是去养老院探望母亲。
让她惊讶的是,母亲看起来似乎比之前还精神了一些,生活比在家里的时候还规律,按点吃饭、吃水果、晒太阳、和别的老头老太太说话聊天,一切看起来都很好很自然。
而王姨自己,终于可以拿出一些时间去休闲,遛弯、串门、跳广场舞。
儿子笑着对她说:“妈,我看你这场病是老天安排的,为了让你歇一歇!”
王姨感叹不已。可不是吗,人啊,总是照顾这个考虑那个,其实最该取悦的是自己。自己过得健康快乐舒心,是一切事情的基础,而这一点,却总是被我们遗忘。
晚上,婧婧用微信和我聊天,之前的怨懑再也看不到了。
怀孕之前,她有很好的工作,可是由于老公工作忙,双方老人都没有退休,没法过来帮忙,她只能忍痛辞了工作,自己带孩子。
没想到一带就是三、四年,好不容易孩子上了幼儿园,接送又成了问题,加上孩子体弱多病,时不时需要去医院,婧婧基本没法上班。
虽说不上班,可是她的工作量却一点都不小,买菜、做饭、收拾家、接送孩子、哄孩子睡觉,别人工作都有下班的时间,只有她,一天24小时运转,全年无休。
当听说她是全职妈妈时,总会有人羡慕的说:“不用上班,简直是太幸福了!”
这还不算,因为她不上班,于是所有的付出都成了“理所应当”:
老人生病,照顾好是应该,照顾不好,家人会说“不上班,照顾老人都照顾不好”;
孩子学习也一样,学习好是应该,学不好,家人说“你又不用上班,怎么辅导孩子还辅导不好”;
……
有一段时间,她几近崩溃,晚上睡不着,下定决心要撇开家务和孩子,回到职场去上班,可是醒来又变卦,怕家务没人管,怕孩子受罪……几次三番,受折磨的终究还是自己。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帮朋友做烘焙,发现自己还有这方面的才能,于是接着做下去,还考了相关的证书,继而大胆接单,发现朋友熟人纷纷买账,并帮她做推荐,客户越来越多,竟然也逐渐做得风生水起。
而老公和家人,也变得愈加和蔼起来,主动帮她承担了部分家务,支持她去做自己的事业。
突然发现,人生在世,重要的不是“应该”,而是“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先取悦自己,然后,才可以并能够取悦他人。
前段时间跳楼自杀的万达女高管,在轻生之前,依然惦记着对自己的丈夫和女儿说对不起,可是,却依然对他们做了最残忍的事——放弃自己。
其实她忘记了,她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如果能够早点意识到这一点,早早放空自己,给自己减压,也许不至于走到这一步,而如果她能够放松一些、开心一些,能够幸福的生活下去,那么她最爱的人们,也就不必承受丧亲的刻骨之痛。
人生那么美,风景那么好,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在万丈红尘谋生谋爱,而不懂得珍惜自己、取悦自己的人,难免会被生活辜负,同时,也难免会辜负最爱自己的人。
细水长流才有绿水青山,懂得取悦自己,方能令人生像岁月里发酵过的酒,韵味悠长。
作者:叶苓,会计师,体制人,签约作者,期刊写手。唱念做打,儿女情长,烟火人间,以笔写心。微信公众号:叶苓(bi_an_xin)。本文原创首发于公众号:拾读(sdds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