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自己陷进去的时候,就已经沦为一个傻瓜了
很长时间以来,我以为自己是一个情绪自控能力还比较强的人,但有一天,我凌乱了。
那天,我发了一篇文章,反响很好,很多读者都表示写得比较深刻而且实用,对他们有帮助。然而,有一位读者留言:
我就问他:
“您觉得哪儿写得不好,或者觉得我哪里有问题呢?如果能指出来,非常感谢。”
“谁知道你写的是什么东西,还那么长,我看了个开头就不想看了。你们现在这些做公众号的写的全是垃圾。”
我一时竟有些无语:
“那你没看怎么就知道我写的是垃圾呢?你连我写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开始喷,这并不合适吧?”
“说你写的是垃圾就是垃圾!……”
对方接着说起了难听的脏话,我瞬间就怒了,然后穷尽我毕生功力回喷了过去。然而对方显然经验丰富,功力老道,深谙互联网对喷之道。在连续的交锋中我越来越愤怒,越来越感觉自己受到了强烈的侮辱。
这件事给我的教训是:我们很容易高估自己的情绪自控能力,和别人争辩很难不影响自己的心情。
那些在一开始就不同意你的观点的人,你解释再多,给出再多理由,也不可能改变他们。
不管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生活中,不与人争辩,不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不纠缠于别人对自己的反驳,这是保持心情愉悦的一个重要法门。
如果不涉及到自身的核心利益,那么对于争辩回应一句“你说得对”或者不予理会即可。
如果涉及到自身的核心利益,那么抓住最根本的本质,阐明自己的立场,不做任何多余的解释和争论,直接按照规则或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即可。
我对那人说道。
“我和我朋友一起的,你去我那个位置上吧。”
那人悠哉悠哉地回我一句。
“不,我要坐我的位置。”
我几乎一字一顿地对那人说道。
“我和我朋友一起的啊,你到我位置上坐不行吗?坐哪儿不是坐啊。”
“这是我的位置,我不让。你再不起来我叫乘务员了。”
我坚定地说,那人起身走了。
如果那人一开始很礼貌地跟我解释,而不是对我下命令,说话不是那种神态和语气,我也就让座给他了。
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和对方解释:
“我喜欢坐靠窗的位置,所以专门定的;如果你想和你朋友坐一起,为什么一开始不定连坐呢?又不多花钱。”
其实没必要的解释只会带来更多没必要的争论,简单明了的表明自己的要求,和我们可以提这个要求的根本原因,如果对方还不接受,就启动能够维护我们自身利益的程序。
在某种程度上,之所以会陷入和别人的争辩,本质上是源于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边界”意识。
我们没必要说服别人,让别人和我们保持一样的看法;也没必要认为别人和我们不一样的观点就是对我们的攻击。
即便辩赢了别人,除了给自己带来一些虚假的自我认同之外,这并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实际利益。
我们要做的只是维护自己的实际利益,如果我们沉溺于口舌之争,那说明我们的头脑并不清醒,我们轻易的令自己的自尊受到了挑战,轻易的将自己置于了一个被别人嘲讽和伤害的境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