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请远离3种精神穷人
1964年12月,我们小分队在滇西北找矿。小分队一共8人,其中4名警卫战士每人配备一支冲锋枪。一天,出发前,一位纳西族老乡搭我们的车去维西。那天路上积雪很大,雪下的路面坑洼不平,车子行驶一段就会被雪坞住。我们不得不经常下来推车。就在我们又一次下车推车的时候,一群褐黄色的东西慢慢向我们靠近。我们正惊疑、猜测时,纳西族老乡急喊:“快、快赶紧上车,是一群狼。”司机小王赶紧发动车,加大油门……但是很不幸,车轮只是在原地空转,根本无法前进。这时狼群已靠近汽车……大家看得清清楚楚——8只狼,个个都象小牛犊似的,肚子吊得老高。战士小吴抄起冲锋枪,纳西族老乡一手夺下小吴的抢。比较沉着地高声道:“不能开枪,枪一响,它们或钻到车底下或钻进树林,狼群会把车胎咬坏,把我们围起来,然后狼会嚎叫召集来更多的狼和我们拼命。”他接着说:“狼饿疯了,它们是在找吃的,车上可有吃的?”我们几乎同声回答:“有。”“那就扔下去给它们吃。”老乡像是下达命令。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除了紧张,大脑似乎已经不会思考问题。听老乡这样说,我们毫不犹豫,七手八脚把从丽江买的腊肉、火腿还有十分珍贵的鹿子干巴往下丢了一部分。狼群眼都红了,兴奋地大吼着扑向食物,大口的撕咬吞咽着,刚丢下去的东西一眨眼就被吃光了。老乡继续命令道:“再丢下去一些!”第二批大约50斤肉品又飞出了后车门,也就一袋烟的工夫,又被8只狼分食的干干净净。吃完后8只狼整齐地坐下,盯着后车门。这时,我们几人各个屏气息声,紧张的手心里都是冷汗,甚至能够清晰的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我们不知道能有什么办法令我们从狼群中突围出去。看到这样的情形,老乡又发话道:“还有吗?一点不留地丢下,想保命就别心疼这些东西了!”此时,除了紧张、害怕还有羞愤……!作为战士,我们是有责任保护好这些物资的,哪怕牺牲自己。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的车被坞到雪地里出不来,只能被困在车里。我们的子弹是极有限的,一旦有狼群被召唤来,我们会更加束手无策。我们几人相互看了一眼,迟疑片刻,谁也没有说什么,忍痛将车上所有的肉品,还有十几包饼干全都甩下车去!8只狼又是一顿大嚼。吃完了肉,它们还试探性的嗅了嗅那十几包饼干,但没有吃。这时我清楚地看到狼的肚子已经滚圆,先前暴戾凶恶的目光变得温顺。其中一只狼围着汽车转了两圈,其余7只狼没动。片刻,那只狼带着狼群朝树林钻去......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不一会儿,8只狼钻出松林,嘴里叼着树枝,分别放到汽车两个后轮下面。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狼的意思是想用树枝帮我们垫起轮胎,让我们的车开出雪窝。我激动地大笑起来……哈……哈……刚笑了两声,另外一个战士忙用手捂住了我的嘴,他怕这突兀的笑声惊毛了狼。接着,8只狼一齐钻到车底,但见汽车两侧积雪飞扬。我眼里滚动着泪花,大呼小王:“狼帮我们扒雪呢,赶快发动车,”车启动了,但是没走两步,又打滑了。狼再次重复刚才的动作:“先往车轮下垫树枝,然后扒雪……”。就这样,每重复一次,汽车就前进一段,大约重复了十来次。最后一次,汽车顺利地向前行了一里多地,接近了山顶。再向前就是下坡路了。这时,8只狼在车后一字排开坐着,其中一只比其他7只狼稍稍向前。老乡说:“靠前面的那只是头狼,主意都是他出的。”我们激动极了,一起给狼鼓掌,并用力地向它们挥手致意。但是这8只可爱的狼对我们的举动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定定地望了望我们,然后,头狼在前,其余随后,缓缓朝山上走去,消失在松林中......看完不忍思考:连凶猛的狼都懂得报恩,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自身?自诩为“万物灵长”的人类,我们是不是应当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作者:谈虎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过去的时候,有一个人家中已经有了三头驴。
这三头驴,一头勤快,一头懒惰,一头脾气好,主人对此了解得一清二楚。
后来他打算再买一头驴,在市场上相中了一头,但是不知这驴的品性,就先牵来试用两天。
他把驴牵到自家牲口棚,和早先的三头驴拴在一起。
新买的驴子进了牲口棚,不和别的驴子站在一起,走到那头好吃懒做的驴子旁边,不动了。
买驴的人见状,二话没说,马上又牵着这头驴回到市场上去。
卖驴的人说:“你还没有好好试试呢。”
买驴的人回答说:“不用再试了,我已经知道它是什么样的驴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身边人的秉性和行为,或多或少地会对我们造成一定影响。
我们在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可以莫逆于心,有些人只能是泛泛之交,还有些人,与其产生交集,不如及早远离。
交朋友当然不能是势利眼,攀龙附凤,但是选择朋友还是要在精神上进行区分。
精神富有的朋友好像一座圣洁的图书馆,让你受益无穷,而精神上贫穷的人会使你得不偿失。
接近什么样的人,就会走什么样的路,穷人只会教你如何节衣缩食,牌友只会催你打牌,酒友只会催你干杯,而靠谱的人却会感染你如何取得进步。
真正聪明的人,一定要远离三种精神上的“穷人”:
格局狭小的人,庸俗而无见识,总是专注眼前的利益,凡事从自己出发,办事没有原则,以为处处占尽便宜,而其实因小失大,限制了自身的发展格局。
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想吞并物产丰富的蜀国,但是道路艰难,不利于出兵,于是有人献计,造了石牛放在高山上,并在石牛的屁股后面放了金子。
蜀侯中计,以为那是能拉出金子的石牛,下令民工开山填谷,铺筑道路迎接石牛,结果秦惠文王让大军跟在运送石牛的队伍后灭了蜀国。
格局狭小的人就像那蜀侯一样,看到的只是自己的能力和欲望,不知道自己在别人的眼里已经是透明的了。
一个人,不仅要活在自我之中,更要活在自我之上,这才是有格局,然而与格局狭小的人交往,会慢慢地迷失自我,变得平庸。
虔诚,如果缺失知识,就是愚昧;虔诚,如果缺失理智,就是迷信。
当一个人内心充满某种情绪的时候,心里就会带上强烈的个人偏好和心理暗示,从而变得非常固执。
人有死不认账的根性,必定会去找出各种理论、证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其实这些只是强化他的情绪罢了。
一个人,就算是心地善良,如果理性缺乏,也会充满偏见而不知道反省,因而不足取。
人是活在七情六欲之中的,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而理性恰好是情绪的平衡棒。
但是情绪的力量远远大于理性的力量,如果理性不能去掌控情绪,那么情绪就会来掌控你。
理性缺乏的人,不但自己被泛滥的情绪主宰,分不清对错的念头,一事难成,而且也会把不良的情绪传给身边的人。
这世上,总有这样一种人:
看见别人好了,就愤愤不平,一心琢磨着,怎么给对方使点坏,怎么把人家从高处拽下,让他跌落尘埃,看他落魄潦倒,就觉得心情舒畅。
其实把别人踩下去了,不代表你就上去了。
与别人说话时,似乎完全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沟通姿态和礼貌的说话方式,并不以“把话说明白”为目的,而是以“让自己出气、使别人不爽”为终极目标和极大享受。
这些人,古人喜欢称之为“小人”,今天看来,其实就是“人格缺陷”。
人格缺陷中,最常见,最普遍,对人影响最大的就是“自以为是”。
他们唯我独尊,一旦遇到不顺,往往迁怒于他人和外界,而不会从自身找原因。
在他们眼里,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那么自然将报复和发泄的目标转向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