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斜杠青年李诞,文案里写满了90后对现实的戏虐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斜杠青年李诞,文案里写满了90后对现实的戏虐

2018-10-14 10:30:05 作者:ALLUL 来源:行动派DreamList 阅读:载入中…

斜杠青年李诞,文案里写满了90后对现实的戏虐

  点击上方蓝字把我们设为星标吧

  一起来做行动派!

  看过李诞写的那本小说,从书里的文字里就能感受出他是在这个时代逆流而行”的人——不奢望能做到万众期待优秀,只求能做到足以说服自己真实。而这一代90后,需要李诞这种特立独行的人。

  ——不服输的90后之一兔酱

  来源馒头商学院

  主播:媞声,

  ☝ 配乐:Matt B - Color Blind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李诞。

  最近他又出现在了《奇葩说》第五季现场,身为该节目的资深头号黑粉要去当导师网友们纷纷成了吃瓜群众,去观摩李诞打脸。

  最后网友得出的结论是:没有李诞接不了的梗。

  △李诞曾将《奇葩说》的三位导师分为上中下三等,面对马东的现场质问,他机智的圆了回来。

  要说李诞被大多数人知晓与认可,还得从去年年初,横空出世的网综《吐槽大会》说起。

  这个曾创造四天破一亿收视的网综,策划人就是李诞。

  节目中李诞每句出其不意的毒舌,都在调侃底线之间游刃地拿捏分寸。大半个娱乐圈明星,都被他“骂”的捧腹大笑心甘情愿

  李诞对很多追求的释然,让他的价值观与脱口秀精神遥相呼应严肃权威的挑衅。

  年轻人屏幕里获得了一种“爽感”。那些吐槽,大实话,是袒露内心对冰冷现实不满,而那些自嘲、自黑,则是谋求内心与冰冷现实的软性和解。

  时代交替,年轻人的反叛意识依旧,变化的只是发泄形式。而李诞用文字给年轻人的反叛找到了一种戏谑现实的方式

  我们在89年的李诞身上以及文字中,看到了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01

  开心朋友们人间不值得

  李诞将这句话在微博置顶,告诉喜欢他的朋友们,同时也像在提醒着自己。

  大学时,在《南方人物周刊》实习的李诞认识好友蒋方舟。

  用蒋方舟的话说:“当时他走深沉忧郁浪子路线,说话不咋好笑绝对没有预见到他日后会成为脱口秀演员。”

  那个刚出入社会的李诞,在好友眼里还有一种非常朴素正义感。而今的他再回忆那个时期,得出的结论是:

  “道德洁净”的乌托邦根本存在世界运行法则就是这么赤裸裸,很多追求原来没必要,不值得。

  在媒体实习期间,他排长队去火车站抢春运回家的火车票,却在电梯里听到记者谈论着如何通过职务关系弄春运火车票。

  他感到失望,于是他决定离开媒体行业

  “人生真相是这样的:我敢骂政府,骂世界,骂他妈的上帝;我毁佛谤祖,我睥睨天下,但是我不敢骂楼上每个周末都在装修邻居。”

  你可以看到一个曾经非常理想主义影子,在他身上停留的痕迹内心深处曾经充满对世界的鄙夷和谴责

  上学那会的李诞是愤怒的:不上课,天天宿舍躺着,觉得全世界都是傻缺,每天醒来就想把自己灌醉过去。

  毕业后的他是混沌的:喜欢拎个小红酒瓶,在大街上边走边喝,介于半醉半醒的状态那时,他正试着与内心的冲突矛盾和解。

  部分人都有一个经不起推敲的幻觉,认为只要换换环境,自己的人生就会有起色

  大学毕业后,李诞到了奥美,写文案。好友王建国回忆那个时候的他们,是在寻求一种创作方式:「刻意往惨了活」。

  其实就是没钱,那个时候王建国花钱很拮据,怕这个月花多了,下个月就没了,但在李诞的观念里:

  挺住就意味着老得挺住。

  所以那个时候的李诞,性格就很野,根本不多想,就是往前走,没了就没了。

  “人世间的很多忧愁苦闷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如果过分关注自我,便会深陷其中。那种痛苦体会过,不想再重温了。”

  02

  我就想活在浅薄

  “我就是想活在浅薄里。我不希望说我还有什么深刻东西,我就希望活的流于表面。人是社会动物,人就是为别人而活的。”

  李诞这样理直气壮的对许知远说到。

  那一期的《十三邀》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一个是印刷时代的文人,一个是互联网时代的宠儿

  看似是一场深刻对浅白,其实是两个价值体系语言体系中的两个人探讨自洽的方式。

  “我很讨厌崇高,我不喜欢站在那里的人,一定要把他弄下来。我就是那个扔鸡蛋的。”

  率性的李诞不讳言的向许知远推崇的宏大和崇高扔鸡蛋。

  解构权威、消解崇高,只制作大众青睐的娱乐产品李诞承认做脱口秀就是为了赚钱,对一切崇高“过敏”,也不喜欢说“初衷”,更不要谈情怀,他说:“太尴尬了”。

  我没有初心,我的初心就是想躺着,千万别跟我说勿忘初心,我正奋斗呢,你一劝,当场就躺下了。

  《FAN TALK》主持人问李诞:商业的追求和艺术坚持上,你是怎么找到平衡的?

  李诞耿直的说:我没什么艺术的坚持。

  主持人追问:那你的梦想是什么?

  李诞回了一个大实话:我没什么梦想,我还是喜欢赚钱。

  这样的问题太偷懒了,现实的答案残酷了。

  把现实过好,我认为这就是自己的理想,也是一种方式。

  在一次与梁文道的交谈中,李诞说“我曾经有过这样的阶段,喜欢用一些大词,喜欢总结一些关于人生很大的问题,其实生活中,没有遇到真正的问题才会聊这些问题。”

  他说解决这种所谓的“人生的巨大困惑”,简单办法就是好好工作,能加班的时候多加班,疲惫一点,累一点,多赚点钱。

  “因为我发现很多道理,书里是没有的。要通过不停做事才能明白一些问题,当真正开始做事之后,那些所谓的问题反而变成一种安慰。”

  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人生上的一些遭遇,归纳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但是理想和现实真是两回事吗?李诞所表达的更多的是「做」而不是「想」。

  完成完美重要

  其实消解式的语言与混不吝的生活态度,是李诞与现实还有当年的自己博弈而来的。

  “我觉得自己跟自己较劲没什么意思,跟世界较劲更没劲。”

  于是,他选择,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浅薄的明白人

  03

           正是“要做有趣的人”

           这一追求的广为流传

  使世界上多了好多无趣还很努力的人

  几年前,蒋方舟去上海找李诞吃饭。两个好朋友陷入了对彼此生活的不赞同当中。

  “他对我的痛苦很不以为然,而我对他的开心也很不以为然。”

  蒋方舟的作为一个媒体人和作家,正处于一种郁结之中。也许就是这个时代的痛苦,让她对未来的一些预见感到悲观

  只要思考对了问题,人人容易抑郁症

  李诞坚定的认为未来是不可规划的,所以没有什么好担忧的,这是他的人生经历告诉他的。

  他曾憧憬过做“废物”的生活,天天宅家里,开销也不大,但他发现做废物是一个需要很高天赋的事。

  “我们这种普通人就会不好意思,做着做着就不好意思了,我们只能好好活着,”

  于是他开始在网上写段子,碰巧被人看见,有了一定的热度,才进入行业中。

  所以,当有人问及李诞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位置,李诞都会说“都是运气。”

  我人生可以说是一帆风顺,没经历过什么挫折,我活得这么丧,基本上是全靠自己想象力

  李诞其实一直都不太知道自己想干嘛,上大学选专业,就因为社会学这个专业所在学校离家远。

  “正因为我没有理想,反而做事的时候会轻松一些,这也做做、那也做做,慢慢地当生活带来一些抉择的时候,我也没有那么抗拒。”

  他说他的人生选择特别简单,摆在他面前的所有事,哪个钱多就干哪个,当钱一样多的时候就选不用起早床的那个。

  “我不知道自己*什么,但我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不知道自己*什么。但是不要什么是很清晰的,非常坚定的。

  这个不要,那个不要,剩下来的东西,可能是你*、或者想亲近的东西。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个理想,只不过这个理想一开始可能是非自觉的,或者是清晰明了足够表达的。

  它需要随着年纪慢慢增长,经历一些事情,不断排除,然后像李诞一样慢慢的,更加认识自己。

  从更大的尺度思考问题完全是不可取的,智力的主要功能是享乐,在受苦之余。

  许知远不能理解,曾经对王朔和昆德拉狂热过的李诞,怎么就非得融入大众,变身娱乐产业里的蛋总?

  李诞只是耸耸肩说:“我现在觉得,我能让人笑就可以了。大家生活已经够累了,凭什么看你苦大仇深?”

  他不喜欢说假话,但如果真话刻薄,他会选择用吐槽的方式,用玩笑的方式讲出来。

  那些他在台上看似夸张搞笑的言语,其实很多都是他的真心话。

  我们看够了各种“假谦虚”,遇见这种有的放矢的“假狂妄”,反而感受到一种隐秘真诚

  风中的人都自以为坚毅。却都缩着脖子

  《向往的生活》播出之后,李诞的懒,被全国人民知晓。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一定要躺着的懒人,嘴上说着不行,同样身体力行的真的干不动。

  没干什么活就虚到不行,很委屈表示自己就是欠躺着。躺尸之后还不忘吐槽自己“劳动光荣,李诞最没用”。

  但说实话,在这一集的李诞身上,看到了周末宅家的自己。

  这样吃吃喝喝睡睡、随心所欲,想干活就干点,累了就躺下,不强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情,好像更接近于“向往的生活”。

  李诞是明星艺人里一种反类型的存在。人们喜欢他的真诚,喜欢他的松弛,喜欢他不加修饰普通年轻人形象

  李诞也曾想过,如果有一天他不红了,淡出娱乐圈,也觉得挺好,反倒轻松,能有更多的时间看书,写作

  他还说有一个“坏主意”,他要做一个专场的表演名字都想好了叫《误入娱乐圈》。“我就把我这几年在娱乐圈看到的好玩的事都讲一讲。”

  你看,其实李诞就是一个根本闲不下来的人。

  这个似乎参透了人生真相的李诞,看似咋咋呼呼,实则低调内敛;看似随随便便,实则自有方圆

  04

  Be water my friend

  “ Be water my friend ” 原话出自1971年李小龙的一次访谈。

  所谈论的是武术哲学思想和人生哲学。如水一般,柔软而又刚强,充满变化,能适应万物形状,水又是随屈就伸,但却不向困难屈服。

  李诞的解释是:“你可以做任何样的形态,可以做各种各样事儿,随便。”

  作为谐星的李诞,用笑文化暂时消释了年轻人心头的压抑与苦闷。

  回归诗人和作家形态的他,认真放松。写作于他而言是为了自己开心,是寻找自由净土

  “写诗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年轻的时候不想写两笔吗?”暴露无疑的文青体质

  我写作不想对别人负责,也不想在文学史上留下一席之地,所以我写得不苦不累,我就是爱写。

  对于出书,李诞是纠结过的,最早的时候有出版商找他出书,他说:“我才不干,我觉得我写的是垃圾,给我钱我也不干。”

  后来他想通了:

  “你知道人特别可悲的一件事情,就是很难追得上自己的审美。你要写达到你认为的好书,可能憋一辈子也写不出来。

  但起码你先上场,评判给他人说。你收到反馈,会越来越健康

  现在我越来越倾向于不藏拙,优点缺点充分暴露。我决定充分暴露,泥沙俱下

  出书之后,李诞自称“滞销书作家”,且大大方方称自己的书是“厕所读物”。

  据说他曾把自己的书送给蒋方舟,书扉上写的是:你加油,我不了。

  即使换了一种呈现方式,李诞还是李诞。

  李诞的价值体系受佛经影响很大,他的三本书《扯经》,《笑场》,《宇宙超度指南》,用看似简单的荒谬故事,传达深层次的价值感悟

  讽刺也好,自嘲也罢,书如其人,说着想说的话,做着想做的事。让自己舒服,也让他人舒服。

  梦到一个卖花的两手空空跟我说,人要先感到幸福,才能看到玫瑰

  e water my friend 也是李诞送给微博粉丝的话,就像李诞曾说过的:

  “我觉得所有的时代都一个德行,都得死,但我必须喜欢现在这个时代,因为这是我生活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愿你能找到一种自洽的方式,好好生活。

  *来源:馒头商学院,汇集来自腾讯、网易、阿里等公司大牛分享的产品、运营营销以及职场成长干货。关注馒头商学院,与100W互联网人一起学习、成长。

  《白熊实验室

  今日话题 |  “对你来说怎样才叫活得真实?”

  参与话题讨论,留言区随机抽选一名小伙伴获得赠书,次日10点开奖。

  简介 | 作为知名的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韦格纳因其对思维压抑与精神控制研究而享誉心理学界,他开创的“白熊实验”现已成为心理学界最经典的实验之一。韦格纳教授敏锐观察到了一种生活中的现象,并由此开始了对强迫性思维真正意义上的研究。

  温馨提示: 由于赠送书籍到库时间不一致,部分书籍到库时间较晚,所以中奖的小伙伴请耐心等待我们的包裹~望谅解,手动爱心发射!

  - 滑动文字可见更多信息 -

  ■   ■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