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绝不嫁像我爸那样的男人!」爸爸决定了女儿的择偶观
最近在追《奇葩说》,有个话题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触动我心底最深沉的秘密。
话题是这样的:
如果规定父亲每周陪伴孩子的时间低于 12 小时,就取消他的「父亲」称号,你会支持吗?
这是一个脑洞题,现实生活中肯定不会发生,但是它戳中了很多人的心,因为「父亲缺位」在当代家庭里实在太普遍了。
多少人和父亲之间的关系,是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总是隐隐作痛。
因为亲情的维系,他们无法彻底斩断联系;又因为缺少陪伴和沟通,彼此亲密不起来,陌生而疏远。
说实话,那期看得我很难过,因为想起了我爸,他就是一个不会陪伴孩子的父亲。
我现在几乎回想不起来,童年时期跟爸爸相处的时光,他的形象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很模糊,因为他参与得很少。
但这不是因为他忙于工作,或是长期出差,而是他似乎不太喜欢跟孩子相处,缺乏家庭责任感,也缺乏一种为人父亲的温暖。
从小到大,他几乎从来不带我和妹妹出去玩,有时候我们缠着要跟他,他只会冷冰冰地拒绝,用眼神和表情喝退我们,自顾自地出门。
我们从来没有一起出去玩过,就连在家里,几乎也没有什么互动。像一起聊聊心里话,一起很温馨地看看电视,又或者给我讲讲过来人的经验这种很能促进父女感情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在我和我爸之间。
每次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边吃边聊很开心,他都不参与,总是吃得很快,第一个吃完,放下碗筷离开,哪怕除夕夜吃年夜饭也是如此,好像跟我们多待一刻都觉得尴尬。
还有很多次,我和妈妈妹妹想出去吃饭,叫上他,他也从来不答应,宁愿自己一个人在家玩手机。
我真的无法理解,明明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为什么他要拒绝呢?人到中年,老婆孩子热炕头,不就是最平凡的奢侈吗?为什么他好像一点也不在乎?
他宁愿跟朋友出去喝酒唱歌,玩到后半夜才回来,也不愿花哪怕一顿饭的时间,去陪陪自己的老婆和孩子。
看到他这样「冷漠」,年幼时我经常偷偷在想,爸爸是不是一点都不爱我?一点都不爱这个家?
都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依依不舍,所以这辈子做了父女。可是我和爸爸却一点都亲密不起来,我觉得难过。
后来渐渐长大,明白一些事理了,我开始想,或许他只是不善于表达,不善于和亲近的人相处,或许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很爱我的。
只是这种无言的表达,让我们误会了很多年,也错失了本该存在于我们之间的父女之爱。
所以即使我承认和理解他的笨拙,我依然无法从心底里无端生出对他的亲密感。
错过的,终究是错过了。
那时候我在北京上大学,有一天晚上,我在学校礼堂参加学院的迎新晚会。昏暗的礼堂里,手机屏幕突然亮了,是我爸发来的短信。
我打开一看,我爸在短信里说:宝贝,最近在忙什么?怎么也不给爸爸打个电话?
那一瞬间,我突然产生一种陌生的惊恐,没有感动,没有温暖,而是彻头彻尾的陌生,因为我从来不相信我爸会对我说出这样的话,他也从来没有这样直接表达过他的爱。
我感动不起来,20 几年里缺少的陪伴和沟通,那始终匮乏的父爱,是一条直白的短信弥补不回来的。
那一刻我终于意识到,我和父亲之间,将永远陌生,永远疏离,将永远隔着一道无法冲破的隔膜。
最悲哀的是,曾经你渴望的、匮乏的,却换了另一种方式陪伴你:缺乏父爱一直在影响你的性格、影响你的选择。
我一度自卑过,害怕谈论家庭,更害怕听到别人讲自己的父亲对她有多好、他们有多亲密无间。
因为我没有,没有这种疼人的父亲,更没有这种满到要溢出来的父爱。我嫉妒,又害怕在这种对比面前伤痕累累。
别人追我时只付出了一分的好,自己就特别感动,看也不看他还能再付出多少,问也不问自己喜不喜欢这样的男生,就选择在一起。
太容易得到的对方不珍惜,没有认真选择过的不长久。于是,很快两个人就分手了。浪费了时间,浪费了心神。
后来我在想,一个从小就被父亲宠上天的女孩,一个习惯了父亲为她付出很多爱的女孩,在追求她的男孩面前,会更成熟克制、更理性选择吧?
只有缺爱的孩子,才会迫不及待地拥抱那一点点爱。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跟自己和解,跟迟到了 20 多年的父亲和解。
或许,父女之间的这种疏离感,将会一直伴随着我。
我问过身边一些朋友,他们多多少少都有感受到父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缺位。
很多妈妈都是一手工作、一手带娃,白天在职场里驰骋,晚上到了家还要照顾孩子;而爸爸,不是应酬晚归,就是只会躺沙发上打游戏,什么忙也帮不上。
于是,「父亲缺位」对于妈妈们来讲,就是「丧偶式育儿」。
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就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在外面打拼,赚钱养家,女人负责洗衣做饭带孩子,夫妻双方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就行。
男人们总觉得,照顾孩子是女人的责任,把工资悉数交给老婆,拼命赚钱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就够了。
更糟糕的是,很多男人本性缺乏家庭责任感,他们对家庭经营的参与度和贡献都很少,里里外外全靠妻子一个人。
他们自然也不会想到,顾家不仅仅是男人身上的一种优秀品质,更是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
可是,他们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
一个温馨美满的家庭,离不开夫妻双方共同的付出和经营;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一生,离不开爸爸妈妈共同的陪伴。
比起给钱请保姆,妻子或许更希望跟丈夫一起从零开始养娃带娃,一起手忙脚乱地喂奶、换尿布,感受初为父母的紧张和欣喜;
比起买昂贵玩具,孩子或许更希望爸爸周末能在家陪他一起玩,睡前能给他讲几个有趣的故事,一点一滴地陪伴他长大。
毕竟,孩子的成长是一出无法暂停的直播演出,错过了,也就无法重播了。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遗憾,或许父亲会遗憾没能陪伴和见证孩子的成长,孩子会遗憾童年里缺乏父亲的参与。
有的遗憾可以弥补,有的遗憾,却是再也补不回来了。
《奇葩说》里颜如晶说:
「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观众;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观众。」
觉得有些心酸。如果没有观众,独角戏演得再精彩,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想,我以后一定不会找一个像我爸那样的男人——这听起来就很可悲,一个女儿到最后,竟以自己的父亲作为反面教材——
因为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以后跟我一样,去等一份迟迟不来的爱;
因为我希望,那个将陪我度过余生的男人,也能用心陪伴孩子的前半生。
所以,各位女孩们,希望你们最后选择的那个男人,是一个爱家、顾家、喜欢陪伴孩子的人,不要从「丧偶式婚姻」演变成孩子一生的伤痛。
本文首发于看书有道()
猜你喜欢
/ 观点好文⊱「江歌妈妈,你太过分了!」「滚!」/ 情感好文⊱微信聊天里最伤人心的两个字,不是「呵呵」,而是它微信订阅号又双叒叕改版了!
为了防止改版后找不到书叔
请大家把看书有道设为星标吧!
按照下图指示点亮星标
▼
看完点个赞,让我知道你还爱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