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孩子才想当第一,成年人只追求唯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小孩子才想当第一,成年人只追求唯一

2018-10-24 18:00:28 作者:文叨 来源:樊登读书 阅读:载入中…

小孩子才想当第一,成年人只追求唯一

  昨晚一朋友微信上向我发牢骚,控诉自己职场上遇到的不公

  他老板手上有两个员工美国培训名额,按照我这个朋友想法,应该是给KPI绩效考核最高的两个人,而他排在第二。

  本以为这个名额手到擒来,结果老板把一个名额给了第一名,另一个名额给了第五名,理由是这个员工是公司唯一一个过了托福的人。

  朋友愤恨地问我:“你说这公平吗?”我笑笑不说话,忽然想起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问题:如何向老板提出加薪的要求?。

  一位资深HR的回答获得了最多的赞:取决于你的工作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

  什么意思

  正如白岩松所说:“一个人的价值社会地位,是与他的不可替代性是成正比的。

  每个人都想升职加薪,但是在向老板提出这个请求之前,应该事先想想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哪?我们有什么特殊能力,让自己值得更高的薪水

  在公司的所有员工当中,你是沟通能力强,人缘特别好?还是思维特别活跃,总是能提出不同见解?或者执行力特强,总能确保工作按时按质完成

  哪怕你的业绩考核不是第一名,但如果你的某项能力在公司是独一无二的,那你也可以给老板留下深刻印象,不会被其他人轻易取代。

  想想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何尝不是如此,多少人挤破脑袋想去争第一,但是第一名毕竟只有一个,为其所投入精力资源必定远远超越一般水平

  与其在一条路上跟千军万马竞争,不如自己开辟出一条鲜有人走的路。

  当费德勒获得2018年的澳网冠军时,我想到了此前爆冷出局的纳达尔。

  “费纳之争”一直是网球迷津津乐道话题,从大满贯冠军的数量上看,费德勒20个的数量多于纳达尔的16个。

  有人说竞技体育残酷的,因为在很多年以后,历史能记住的永远是第一名,而不会在乎第二第三名是谁。

  但我认为球迷们依然会铭记纳达尔,因为他是唯一一个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上保持不败的球员

  反观羽毛球赛场的林丹和李宗伟,虽然也是一对宿命冤家,但在若干年后,观众只会记得冠军数量最多的林丹,而李宗伟则会被人们淡忘。

  因为李宗伟没能做到第一,也没有其他强项让他做到唯一。

  历史上的失败者数不胜数,但能被记住的只有少数,项羽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对他的褒扬甚至超过了胜利者刘邦。

  因为这个失败者他既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魄,又有“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柔情。这样一个刚柔并济血肉丰满人物,即使失败了,他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反观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竞争激烈人才辈出,一个人如果没有特色,缺乏亮点,极其容易人潮轻易淹没,不知不觉中就沦为了路人甲,甚至路人丁

  缺乏独特性,同时意味着我们不可能为别人,为这个时代做出什么不一样贡献。我们来了又走,走了立马就有人代替,没人会记得我们曾经出现过。

  有个方法能让我们做到唯一,那就是创新。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曾说过:“战略的意义就在于让你远离竞争,战略不是要你做得更好,而是要你做得不同。”

  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的《寻梦环游记》,是皮克斯工作室的第19部动画长片,而皮克斯公司也一直以脑洞大开而闻名世界

  他们让玩具说话,于是有了《玩具总动员》;他们让老鼠烹饪,于是有了《美食总动员》;他们让鱼儿流浪,于是有了《海底总动员》。

  作者张潇雨介绍过皮克斯公司有以下几个特点

  1.皮克斯公司努力打造一个鼓励创新的文化导演不会对设计师直接说“不”。

  2.创作者充分想象,永远不能只抱有一个点子

  3.“以下犯上”是皮克斯的企业文化,不同层级的员工可以随意沟通。

  正是由于这样的企业文化,皮克斯才保证了公司能不断开拓创新,一次又一次颠覆观众的动画世界观

  反过来讲,如果我们一直在走别人走过的路,弹奏别人写出来的谱子,不愿意牺牲任何的安全感,去追寻一点点突破,那我们会在舒适圈中逐渐沉溺,最终被社会淘汰。

  也许你会说,我真的很平庸,找不到和别人不同的地方

  那是因为你的那些特色被掩盖住了,以至于连你自己都忽视了。

  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得主格拉汉姆·摩尔曾在台上发表过一段超燃的演讲

  “当我16岁时,我曾试图自杀,因为我觉得我很另类,与其他人格格不入

  而现在我站在这儿,我想告诉有同样感觉孩子是的,这就是你,你就是这样的人,请保持你的古怪,你的与众不同,而且我希望当你成为下一个站在这里的人时,把这句话传递下去。”

  理论上讲,在每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都带着与众不同的天赋每个人都是世界上唯一的存在

  但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开始要求自己满足父母期待,迎合大众口味,努力完成主流价值观认同事情

  不可否认的是,呆在人群中确实会让人获得一种安全感,以至于我们为了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不断强迫自己变成别人想要的样子

  我想学厨师——那是学习成绩差的人才会去干的;

  红灯怎么可以过马路——我们都走了,你留这吧;

  你挺有音乐天赋的——我妈妈说那挣不来钱。

  我们就是这样一步步失去了上天赋予自己的独特个性

  如果我们还渴望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被人铭记,我想是时候脱下那件千篇一律衣服,重新做回这个世界上有且仅有的那个,唯一的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