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各自远扬之后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各自远扬之后

2018-11-22 21:45:34 作者:达达令 来源:她在江湖漂 阅读:载入中…

各自远扬之后

  那些你在这世间认识朋友,有一些是告别之后还会再见的;而有些人,你会知道,与他们告别之后,就再也不会见了。

  那个午后,去我如今所生活公寓楼上的美容院皮肤护理接待女孩大概知道我不爱说话,于是直接跨过寒暄,进入流程

  在轻柔音乐力度合适按摩中,我逐渐入睡。不知过了多久,感觉到了些许吵闹,于是睁开眼睛

  原来是他们把白日紧闭遮光的窗帘拉开,顺便把窗户打开了些许缝隙。一些风吹进来,有些凉。我平躺着身子,把头转向了窗外的一侧。

  远处的大厦灯火陆陆续续地亮了起来。

  又一个夜色来临。

  脑海里生出来的,便是一开始的那一句。

  想起从前的日子,一些假期,或者没有工作在身的白日,总是习惯在午后入睡。醒来的时候,整个城市已经进入夜晚。

  空荡荡的孤独感袭来。

  早前在职场上班,即便不喜欢同事说话。但是出于社交缘由,会让自己跟同事一起午饭。聊一些无关紧要话题,而后行走回到办公间里。

  一些人开始准备午睡的种种,一些人在看着视频、或者打游戏

  我并不想入睡,可是又不得不进行午睡。

  并不想午睡,是因为我清楚的知道,那样的一个环境,我根本无法午睡。我羡慕那些倒头就可以进入另一个安稳世界里的人,我觉得他们很幸运

  我的无法睡着,来自我的无法安心

  我同样清楚这一点。

  而至于不得不勉强自己假装进入午睡,只是因为这半个多时辰里,我可以不必与人说话。顺便清理一下这个上午,从早晨开始醒来到此刻,所经受的这部分精疲力尽

  不仅仅是身体,更关乎心底疲惫

  以及向外延伸的,是关于未来忧愁

  你怎么可以这么惊慌呢?我时常问起自己。

  可是,冥冥中,我大概又像是知道,这惊慌是必然的——无论是出于危机意识,还是我关乎自我强加在身上的,某种自律。

  人们常说,压力过大,会使人无法展开正常生活。

  而我却觉得,有压力总是好的,能够在压力中还能够保持清醒,绸缪未来、过好当下,这也算是一种“努力”的方式

  当然了,这句话,得是在很多年后的今日,我才敢这样说出来。

  曾经的当初,我又何尝不是对自己完全没有一丁点把握。任凭他人如何鼓励一面阅读感受中寻找力量,可是也一面被下一秒的现实本身推翻。

  又一个夜色来临。

  有些人,你会知道,与他们告别之后,就再也不会见了。我躺在美容院的床上,泪滴眼角处流了出来。

  服务的女孩走了进来,“是不是眼睛没擦干净,有水滴进去了?”

  我咧开嘴角笑着,摆出一个否认的表情

  我说,我只是想起了一些久远的人。

  “是朋友吗?”

  “算是吧。”我起身,接过她递给我的热茶,“好像又不算是。”

  大学时候认识的一位学姐,是通过我的好友结识的。师姐是一名学霸校花级别的那种漂亮

  如同电视里的剧情出身优越家境殷实性格也很好。一位与她相识多年的男友异地,男友如她一般出众,从各个层面

  两人会定期见面,并且间隔不长,因为他们不必在乎任何与钱有关的这个概念

  师姐出门的装扮,用现在的话来说,高级时髦、而又彰显她自己的风格。因为气质出众,十几块钱的衣裳在她身上,看起来就是应该从百货专柜买入的样子

  可是生活毕竟不是电影,于是,多了一层缝隙——她的生活习惯很差。

  参加工作后,看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其中的一个场景,是大学男生宿舍里,床架上晾着的袜子滴着水,水落在了地上还剩半碗泡面的纸碗里。

  影院里周围的人高声大笑,像是触动到了某部分自己熟悉回忆。大笑过后的我,其实我想起的是那个师姐的房间——甚至要比电影里拍摄出来的要生动得多。

  师姐并不住在大学寝室里,她在校园外的公寓有自己的住处。好友带我去过那里,有时候是偶尔经过,有过几次是冬日里一起下厨做饭。

  第一次见过师姐的房间后,倒抽一口冷气,而后决定什么也不言说。

  大学毕业后,她被保送研究生,而后跟男友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我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只是偶尔想起,然后就过去了。

  再是几年后,听说的消息是,她已经跟这位男生分手

  本是天作之合、势均力敌、郎才女貌的两人,高中阶段开启的缘分,而后近十年。双方父母都对彼此的孩子极为赏识

  我找不到任何他们之间“可以分开”的理由

  我当然不必刻意揣测,个人情感世界跟当事人命运一样冷暖自知。

  只是偶尔回忆起来,会想起这样的一个瞬间:

  在他们当初的本科阶段,生活在各自城市的时候,他们总是可以一边完善处理自己的课业以及其他实践事项;另一边又总是有足够精力时间相互通电话,满怀期待下一场见面。

  每一次出门,无论是赴约,还是只是上课,女生总是打扮得体、漂亮、干净,身上是好闻的香水。武汉的冬日很冰冷,她身上的呢子大衣看上去温暖修长

  跟她男友的见面,会安排优雅餐厅里——是我在美剧里看到过的,那种得体的约会。而后两人回到酒店,而不是回到女生的公寓里。

  无论是谁去往对方的城市,都是这样的安排——还是那句话,在他们的生活的世界里,不必在乎任何与钱有关的这个概念。

  我有幸被邀请过一次,跟好友一起,与他们有过一次在餐厅里的一夜交谈。我于是知道,这就是他们平日里生活方式的大概样子。

  我对她的羡慕,藏在心底。

  是那种渴望可不可及的观望。

  好些年后,他们两人开始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即便是从前这么多年的感情基底,可是真正走入彼此的生活,却是在后来的那几年。

  当男生无意间闯入了女孩私人生活的那个房间,亦或者开始正式一起生活——却突然发现那是另外一个世界的时候——那种落差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曾经也思考过,女孩家境优越,或许家里从来不缺仆人,于是不需要自己去打理这些琐碎之事。

  但是转念又一想,或许正是这样的优越出身,所以从小到大就拥有了干净、明亮、得体、舒适这些概念与自己成长——当习惯成为习惯,那么想必她的生活习惯跟人生态度也当是如此。

  亦或者说,或许生活有所繁琐,大学里学业忙碌的时候,顾不上收拾家务。可是她那样生活的一个小天地,已经不仅仅是偶尔“顾不上”了,而是一个非常混乱可怕灾难现场。

  这是生活习惯的问题,还是她从来就觉得这不是重要的事,我不得而知

  每个人可以忍受肮脏、跟不舒适的心理程度底线)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我在大学里面独自承担了四年清扫寝室任务的缘由。

  还是那些大学的日子里,第一次打开《绝望主妇》的大门

  有一次,Tom想给Lynette准备一个惊喜,最后却搞砸了。好在后续温馨。夜里孩子入睡后,他们夫妇家门外坐着。

  Lynette说了一句,“无论身心多么疲惫,我们都必须保持浪漫感觉形式主义虽然不怎么棒,但总比懒得走过场好得多。”

  或许人们日常所说的仪式感,大部分是来自于对生活的感受。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瞬间,一样样小的礼物。我们一一采集、遵循、延续,于是生活有了一个又一个值得享受节点

  可是细细想来,关于仪式感,其实更带着一份承诺。承诺有时候是对于自己的自律,跟赋予自我的奖赏;承诺更是来自于对自己在乎之人的仪式。

  记得一开始被推荐看美剧《绝望的主妇》的时候,被引导思路是,“看看几位漂亮多金、无须工作的主妇们是如何生活的。”

  直到后来,自己看过了、哭过了、笑过了,睡不着的夜里,会将一些对话放在脑海中来回体味。

  以及,仅仅是感受剧情是不够的,你还需要被生活捶打过,于是你才知道:我知道生活很难,但是我也不想躲避这些仪式感,因为那是我们可以生存下去的理由。

  那位介绍了我与“完美师姐”认识的好友,至今依旧是我的好友。我们几经分离、重逢、而再次分离。关于那位师姐的境况,也是从她那里偶尔得知。

  看新闻里,一位女明星富豪生了好几个孩子,但是迟迟没有结婚。并且因为经济纠纷问题,隔三差五上新闻头条

  想起很久以前,那些与她一起出道的姐妹们,如今进入中年,事业家庭都处理得妥当。即便坚持独身主义的,也过出了自己的潇洒姿态

  转眼不过十余年。

  跟好友谈论起这些的时候,偶尔会感慨真实无法粉饰,幸福更是如此。

  在我们相识十余年间,一起经历了稚嫩、各自恋爱、为学业辛苦相互鼓励、与男友分开时彼此慰藉

  到如今,我们依保持交谈的节奏感,带着某种默契。谈论起梦想、来日,我们依旧热血沸腾,而又相互鼓励着:要低调前行

  在各自远扬后的河流中,回望过去,全是一声叹息,却亦是一场回忆。

  她说起最近要存钱,等存够了往返的机票钱,就会来我的城市看我。她是个修炼成精的加班族,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我习惯地问了一句,“那你有假期吗?”

  “只要存够钱了,假期随时会有。”

  我当然知道,这“假期随时会有”对她来说,是极其珍贵,而又必定达成的。她在兑现她的承诺,为此她在力所能及地努力着。

  这个网络时代里,即便每天都可以使用微信,随时随地连线跟视频。可是,当一个人千辛万苦,拿出自己宝贵的时间跟肉体精力,从远方赶来看望你——你知道,那个拥抱比什么都重要。

  你也知道,那个拥抱,亦是任何的社交软件通讯工具所无法替代的。

  到如今,我再也不会害怕自己在午后入睡,一觉醒来会看到天黑。好像不是怎的,到了某个时间节点,它(我的心境)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就告别了这种担忧

  有时候也会给自己一个答复:大概是现在越靠近本源的自己,于是知道,无论日落还是夜色,我在每个日子的每个时刻,都能够确定,我正在掌控自己的生活

  这种接近自由的自由,让我感到热乎、以及一丝甜蜜感激。于是我不再害怕天黑。

  以及,更深刻的感受是:心态变得温柔、浩瀚之后,比起容易意识到人的存在与消失,好像对一些风景、或者对更遥远东西,多了一些具体的渴望。

  当远处的河流之岸足够清晰,好像此岸的等待忍耐,也彰显了另一种“仪式”的意义——命运的浮浮沉沉,当是由我自主抉择的。

  大概是这样的表达

  我在南国的冬日里,等待与旧友的重逢。我准备了很多的话,很多我打算留到见面之后,再慢慢说出口的话。

  我不会说,我们喝的不是酒而是人生。我要说,人生很重要,可是这一刻的酒也很重要。

  你看,我都开始在乎起以前“从来没心情在乎”的部分了。

  得是我被生活眷顾了吧。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各自远扬之后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