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什么你的时间总是不够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为什么你的时间总是不够用?

2017-03-14 作者:羊紫 来源:搜狐 阅读:载入中…

  引导语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区别就在于你用时间来做了什么,提高效率才更有价值

为什么你的时间总是不够用?

  刚上高一的女儿,还沿用之前的学习、生活模式,没想到一下子吃鳖了。以前感觉轻松松就能搞定的学习,现在却是非常的吃力,一下子觉得时间不够用了,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依然感觉有许多的作业没做完,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来。

  她感叹的说:妈妈,我现在感觉我就象以前一个同学一样,看起来成天苦哈哈的学习着,累成了狗的模样,可一到考试就傻眼了,差得还不是一点点。以前我还想不明白为什么呢?可现在我们班上的第一名,依旧貌似很轻松的样子,可人家为什么就能轻轻松松的拿高分啊?

  女儿的话也引起了我的共鸣和思考

  最近我也陷入了工作和生活焦头烂额的境地,感觉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做不完的事情,好象也没有闲着,但反思一下,并没有做成几件事?

  真的是那么忙吗?

  仔细想想,并不是那么回事!

  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轻轻松松就能搞定很多事?有些人忙忙碌碌却做不了几件事?为什么有些学生看起来毫不吃力,不但学习好,而且爱好运动、音乐,样样拿手?难道说别人的时间比自己的多吗?

  仔细想想,大多数人都是在浪费时间,而不是在运用时间。

  我仔细观察了女儿的时间运用和规划,发现了不少问题:

  学习没计划。

  女儿的学习是被动的,她事先没有做好计划,没有确定轻重缓急,没做到心中有数,往往是这门课抓起来看看,不太会,又放下,再看看那门课,再放下,这样时间无形中就从指缝中溜走了。

  做事无条理,杂乱无章。

  我发现女儿一回来校卡乱放,钥匙乱放,衣服也乱丢,经常看她东摸摸西翻翻的找东西,更不用说经常是在找书本,找作业本,以前这些缺点不明显,因为她有足够的时间去做,有足够的时间去磨蹭,但现在不同了,时间真的很紧,你无形中浪费了时间,学习的时间自然是不够的了。当你做到有条有理,井然有序,做事情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没有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

  她上学放学等车的时间,她宁肯用来发呆,也不知道要用来记记单词背背课文,或者用来回忆当天的知识重点,给她提醒了多少次,她都意识不到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的重要性。

  太多的时间用来担心未来

  女儿说她总会不由自主地担心未来将发生的事情,她会想她将来没有时间画画怎么办?她将来考不上好的大学怎么办?她将来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怎么办?

  发现了这些问题,我试着和女儿沟通,心平气和的给她指出来,并和她沟通想出解决的办法:

  第一:她要先根据自己目前的具体学习情况,列一个学习计划,大致分类,哪些学科做为重要要加强时间和精力学,哪些学科可以少用些时间,轻重缓急分好了,最好要细化,细化到每天一睁眼睛都要做哪些事情?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条理。

  第二:如果每样东西都各有位置,每样东西都物归原位,每周可以替你省下很多时间,重新整理学习、生活的地方以节省一些不必要的忙乱。改变一些坏习惯,放钥匙、放学生卡和自己的日常用品及学习用具,一次放回到应放的位置上,而不是乱放,这样无形中就能节省出很多找东西的时间。(情感美文 www.wenzhangba.com)

  第三:充分利用上学放学路上等人等车的碎片化时间,安排记忆一些零碎的知识,化零为整,坚持下来也是个不小的收获。

  第四未来的将带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有研究表明,我们常常担心的事情大多数根本就不会发生的。古人把这种想法叫做杞人忧天。与其多想没用的,珍惜眼前的时间,时时提醒自己,凡事往好处想想,发现自己思想跑偏了,迅速调整过来。

  有人曾说过,紧凑的一个小时更胜于一天的白日梦,让每个小时都能花得有价值吧。

  反思完女儿在运用时间上存在的问题,也反思一下我自己的问题。

  梁实秋说:我自己就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一个人。我不打麻将,我不经常的听戏看电影,几年中难得一次,我不长时间看电视,通常只看半个小时,我也不串门子闲聊天。

  有人问我:“那么你大部分时间都做了些什么呢?”我痛自反省,我发现,除了职务上的必须及人情上所不能免的活动之外,我的时间大部分都浪费了。

  着名作家梁实秋先生说出了我们的心声。让我们将视线离开屏幕,抬头沉思三秒钟,就会不无悲哀地发现:我们的时间大部分确确实实都浪费了。

  每一个人每一天都有同样的24小时,除去上课,吃饭,睡觉之外的时间,拥有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其实不多。

  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如何运用它们,顶尖的精英每天所拥有的1440分钟,和你的完全一样,其实我们只要象他们一样明智地运用时间你一定可以取得你所渴望的成功

  最会管理和运用时间的人是: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柳比歇夫。

  他一生发布了70余部学术着作,一共写了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

  他在26岁时独创了一种“时间统计法”,通过记录每个事件的花销时间,通过统计和分析,进行月小结和年终总结,以此来改进工作方法、计划未来事务,从而提高对时间的利用效率。

  期间他不断完善这一统计方法,并一直沿用了56年直到逝世。通过做这样的记录,柳比歇夫获得了精确感知时间的能力

  简单地说,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就是要记录时间、分析时间、消除时间浪费、重新安排自己的时间。

  第一步:记录时间。记录就是记录自己的关键时间,即记录在对我们最有价值事情上的时间开支即可。

  第二步:分析时间。即每周、每月、每年总结,看看自己的时间到底花哪儿了?

  第三步:找出浪费时间的因素。如果花费在有价值的事情上的时间过少,就说明我们浪费了太多时间。这时就需要仔细分析自己的日常行为,找出浪费时间的因素,并消除掉。

  第四步:及时调整计划。根据这个阶段的时间开支规律,重新安排下个阶段的计划。

  第五步:坚持下去。

  通过时间记录,才有可能进行量化管理,我们才可以精确分析在每个方向上所花的时间。通过不断分析和研究这些时间片段,我们可以精确规划未来的时间走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获得了操纵未来的能力。

  我们都听过“一万小时”理论,就是在一个领域持续不断投入一万小时,那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当我们学会了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是不是离这个梦想更近了点呢。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