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泰坦尼克号》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泰坦尼克号》读后感大全

2017-08-30 21:32: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泰坦尼克号》读后感大全

  《泰坦尼克号》读后感之一:十年过后,犹记泰坦尼克

  不知不觉间,距离1997年11月1日已经过了整十年,换个说法:十年(又好几天)前,《泰坦尼克号》首映。

  十年前只能用猫吱呀着拨号上网,十年后已经没人能忍受512K以下的带宽;十年前哈利波特第一部刚刚出版,十年后J.K.罗琳为眼镜魔法少年的故事画上了句号;十年前的上证指数为1186点,十年后已经上升到5777点……毫不费劲的就能举出这十年来究竟在我们这个世界发生了多少变化,就像十年前的我,在杰克为露丝画像时会被我妈叫到楼下倒垃圾,而十年后的我,可以心安理得镇定自若的回忆温丝莱特的胴体。

  从1997到2007,不变的只是年轻画家和千金小姐的爱情,以及这部电影在历史总票房排行榜上的位次。

  卡勒德·胡塞尼在《灿烂千阳》写了《泰坦尼克号》对阿富汗人民的震撼,在那个国家的那个动乱的年代,仅仅一部电影就能给他们带来那么大的慰藉和欢乐。詹姆斯·卡梅隆的电影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在十年之后的现在似乎还是不能一言而尽。《泰坦尼克号》沉没之时激起的海浪,直到地球的另一端仍泛着涟漪。18亿美元的票房以及像阿富汗这样“潜在”的票房以外的观众,没有人统计得了究竟多少人看过这部电影。或许得这样说:“在这个世上只有两种人,看过《泰坦尼克号》的,和没看过的”。卡梅隆把自己的电影打造成真正的“永不沉没的船”,然后借着主人公的口张臂大喊:"I'm the king of the world!"

  《泰坦尼克号》对中国内地的影响毋需多言,至今都忘不了一个同学在看了首映后兴高采烈的把我堵在厕所门口,绘声绘色模仿着片中技术人员的手势,“咔!”他怪叫一声,然后两个平对着的手掌突然折成九十度,“就断了”,他说,掩饰不住的得意洋洋,甚至忘了自己上完厕所后还没洗手,就搂着我的肩膀一路从男厕剧透到教室门口。说不准1997年的这部电影算不算得上中国电影院的救市转折点,但对于走进电影院或者是在家看碟的大部分观众来说,这是他们接触到的不折不扣意义上的“大片”,大到传说国家领导人首肯后可以一刀不剪的上映——说到这,十年后的我们却只能在电影院看到剪刀手的杰作,这肯定不是进步。

  在那个时候也可以看到一个挺有趣的现象,见面时互相问候之余,不免要问上一句“看了那部电影没”,于是衍生出这样的段子:

  “去看《泰坦尼克号》没?”

  “没有,不过准备看《铁达尼号》。”

  “讲什么的?”

  “好像是轮船沉没什么,听说挺感人。”

  “哎呀,《泰坦尼克号》也是讲这个。”

  “我看完《铁达尼号》就去看你那个。”

  据说还真有不少人把《泰坦尼克号》和《铁达尼号》当作两部电影来的,在资讯四通八达的今天应该就没这问题啦。

  第70届奥斯卡上卡梅隆的电影席卷了11个奖项,偏偏少了影帝影后。十年前的青葱少年莱昂纳多十年来硬是把自己转型为实力派,却依旧和连续提名的温丝莱特一样与小金人无缘。看着《血钻》里伤痕累累的阿彻,看着《无间行者》里眉头紧锁的比利,谁都看得出来莱昂纳多·迪卡尼奥是多么想抛开按在自己头上“偶像派”的帽子,他以岁月为刀,拼命的将自己俊俏的瓜子脸雕刻得四四方方,或许在这十年里杰克的影子真的沉淀在他心中太久了。反观温丝莱特,作为露丝的表演既非她的最佳,也不是她的终点,已为人妻的她按部就班的进行着自己的演艺生涯,这是个最接近奥斯卡的英伦女角。十年前的男女主角分别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延续着前进道路,或许在下一个十年内,我们能看到他们俩双双站在柯达影院的颁奖台上。

  至于卡梅隆……这个十年他很闲,因为人家是“世界之王”嘛。

  不少人把《泰坦尼克号》解读作“一男一女在沉船之余还不忘打个kiss谈个情儿的滥俗爱情片”,可谓合适非常,甚至无须考虑就能透过一堆特效和德智体美劳精神的等等现象看到这层本质。爱情,灾难和死亡放在什么时候都是最吸引眼球的产品,卡梅隆不过是借着最着名的一次航海事故来讲一个能把观众都骗得哭哭啼啼走出电影院的爱情故事。但又不是谁都能既编得好故事又能骗到18亿票房的,就像谁都能说说"you jump,I jump",真到了那情况却未必都能做到一样。

  《泰坦尼克号》毫无疑问在过去的十年里已经变成了“现象”,"My heart will go on"谁都会哼,片中经典台词一呼百应,后来的大制作都把这一部当作挑战的直接对手,甚至还经常有人把沉船时刻乐队的演出和“女人和小孩先上”作为鲜活的案例讨论。比这部电影更好的电影比比皆是,然而杰克和露丝的爱情故事却超越了电影的范畴,在各个领域都闪耀无比。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谓前无古人,那么什么时候才会有超越者呢?

  Titanic建成于1911年5月31日,1912年4月10日由南安普顿驶往纽约,1912年4月14日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没。没有人知道那个时候是否也上演过这样感人的故事,也没有人知道下来的十年会发生些什么。或许应该像片中这样一句话所说:

  "I figure life is gift and i don't intend on wasting it.You never know what hand you're going to get dealt next.You learn to take life as it comes at you. "

  ——我觉得生命是一种礼物,我不想浪费它,你不知道下一手牌会是什么,要学会接受生活

  《泰坦尼克号》读后感之二:十年了,它依然如此撼动人心

  不管是片中的爱情、亲情友情,全片中的情感都是为了透视人性而设置。然而对于人性的解读和判断,我们往往太容易以道德制高点自居了事;《泰坦尼克号》则在这个问题上给出了榜样式的解读。

  然而Rose是幸运的,她在这一趟旅程中遇到了真正关心她和爱她的人。其实不止是Jack,就连Carl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意和关心。从不知如何面对任何一种关心,不知如何善待一份爱意的懵懂无知,变成了一个有独立思想坚强选择的女性,Rose用自己的方式回应了Carl的关心,更用自己的一生让Jack给的爱热烈的活在了她人性的光芒里。

  《泰坦尼克号》却不是一部所谓人性善的温暖故事,而是以更为艺术的方式着力呈现多样人性的写实剧。这一特质在Carl这一角色身上表现的最为突出。Carl是性格上独断专行的未婚夫,是一个心胸很狭窄的富二代,是一个只知道以金钱收买一切的小人,看似好像这样的Carl必须是一个反派角色不解释,但是他又是对Rose一往情深男人,是在自救时同时搭救小孩子的人,他在一片大乱中始终保持着救生艇的安全,为此不惜做出各种事情,他也是在灾难中捡出一条性命却轻易的在股灾中放弃掉的人,各种各样的选择、各种各样的企图、各种各样的品质在他的身上都有着体现,单纯的人性善或者人性恶都不足以提供解释,将之与一些经典的人性善或者人性恶作品相比,会更加看到《泰坦尼克号》在诉说人性的丰富和多面的特质。(关于励志的文章阅读 www.wenzhangba.com)

  《泰坦尼克号》读后感之三:爱就一个字·我只会用行动表示

  故事内容无需赘述,大家应该都了解:一个贫穷的小子杰克凭借一场侥幸的赌局赢得了登上号称史上最豪华的客轮“泰坦尼克号”!迎接他的不是震撼心灵的旅行而是一场生离死别的旷世之恋。影片很简单的在讲述“爱情”至上的故事,故事却又很不简单,因为在面对生死考验之际,极度的恐惧和逃脱困境的挣扎,让人性中种种丑恶的行径全部真实的呈现出来,所以说这个故事是经典之作,从它一举囊获11项奥斯卡大奖,就可以看出故事的艺术性和可视性都是杠杠滴。

  随便说说让我记忆深刻的几个瞬间吧:

  丑恶的

  1、为了生存不管他人性命强行溺毙他人,目的仅仅是为了让自己靠此能够浮于海面的自私之人。

  2、为了生存花钱疏通,既使可以乘坐多人的救生船却也仅仅只准搭载数人,只为了保护自己的性命不再受到威胁的自私之人。

  3、是人都会有自私的一面,但是罔顾他人性命,只为一已逃生的行为实在令人不齿。

  崇高的

  1、无助的妈妈知道存活机会渺茫,选择了仍旧为两个孩子讲童话故事,让孩子们在睡梦中面对死亡,此举未尝不是一种无奈却又勇敢的决定。

  2、一对年老的夫妻面对逃生无望之时,紧紧相拥十指紧扣,人生走到这生命的最后一刻,没有惧怕,没有慌乱,如此淡定等待死亡的降临,勇气可嘉爱情更可敬。

  3、船舱内的乐手们依然拉着一首首熟悉的曲目,好像等待他们的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一场盛大的告别演出。

  4、沉着冷静的船员,继续有条不紊的安排着逃生工作。让妇女和儿童先上救生艇,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忠于职守,无愧于自己的职业操守。联想到韩国海难发生时,船员们自顾自的逃生不顾学生们死活之举真是鲜明的对比,人性美好善良的一面是如此令人敬佩。

  5、当然还有故事主人公杰克和萝丝,杰克在逃命中还不忘抱起无助的孩子一起逃亡;萝丝,在救生艇上,看到杰克还在游艇上,坚决不独自苟活,毅然纵身跳回游艇上。精神的力量有时候强大到我们自己都想像不到。因为爱你,我愿意用行动来表示。两人落水后,杰克将萝丝推上“生命之板”,自己则泡在冰冷的海水中继续鼓励着露丝,要她答应好好地活下去,而他自己则最终缓缓沉人大海深处…… 萝丝也信守承诺坚强的活下来,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是带着杰克的精神在战斗。因为爱你,我愿意用余生来履行对你的承诺:好好活下去。

  影片通过逼真的特效技术再现了灾难面前人性中的善良和丑恶、高贵和卑劣、无私与自私、无畏懦弱真爱与虚伪……观影之后我确实思考人生的意义:生命本无常,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却可以丰富我们生命的宽度。我们真的要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家人朋友乐观积极的面对工作、生活。生活本就应该是快乐的而不是痛苦的挣扎,实实在在做快乐的自己,用心生活,细细体会,其实我们就在幸福的怀抱里……

  《泰坦尼克号》读后感之四:爱情之所以美,大约是在最灿烂的时候便凋零了

  突然之间想起这部电影,此时距看的时候已经十多年了。那时应该是什么都不懂的,亦不记得当时有没有哭。(后来多数事实证明,我的笑点和哭点一直是离奇不可解释的。比如,别人在痛哭流涕的时候我只是漠然地盯着画面心里甚至想发笑。然而我却在很多看起来能笑的地方却默默流泪了。这大概可归结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段悲伤,只是我悲伤的出口略有不同。)

  至于h的镜头,女人的裸体,在当时也并无想法。(我是纯洁的小孩,当时我确实还是小孩。)

  故事的结局自然是不幸的。许多人都哭了,可能我也哭了吧,因为杰克死了。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生命逝去的惋惜,而不是对爱情。当然一个小屁孩是不懂爱情的。一个人就这样没有了,这感觉太无奈了。

  后来听“大人”说,对于这一对恋人没能在一起而感到特别难过和遗憾。后来,我也渐渐懂得,相爱之人天人永隔是一桩多么悲伤又无奈的事情。这部电影也因此长存于人们心中,奉为经典。

  现在,我会想,也许这样就是最好的结局了,虽然我总是喜爱欢乐的大团圆。假如,杰克救活了,也未必就能在一起。且不论世俗外人的看法,就自身而言,一旦新鲜感消失,爱情褪去,生活还原了本来的面目,在琐碎之中消磨以往的激情变得面目全非。黄子华先生说过很有意思的话:“爱情是有保鲜度的,为72小时,你们知道《铁达尼号》为什么经典吗?因为泡在冷水里当然保鲜啦。”(大约是这样的意思,表达能力不行......)现在,我也会认为,黛玉嫁了宝玉才是个悲剧,她即便嫁了宝玉也是整天郁郁寡欢。宝钗嫁给宝玉也是个悲剧,她更适合一个世俗的男人,有了宝钗这样一个贤内助,家族一定是兴旺发达的。(所以说,嫁人千万别嫁贾宝玉。)

  爱情总是有保鲜期的,过了就变质或者升华为别的感情。这段之所以美得刻骨铭心,是因为它在最好的时候就陨落了。我们记忆里最深刻的,往往都是遗憾之事。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