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老房点滴忆金陵之五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老房点滴忆金陵之五

2017-09-08 07:30:34 作者:齊天飛(老房) 阅读:载入中…

老房点滴忆金陵之五

        孙子看了巜母亲河》不解地问:“爷爷,我回去多次,怎么没见到过两岸稻花香呢?” 这得从我小时候说起了。 我今天向大家坦白:寺河源头梯岭(今曰天山,其上关公庙里的神像,是我参与搬毁的。那是刚解放不久,我在康河的玉皇庙小学刚上学不久,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会画毛主席像的全庙里唯一的林老师,领着全体同学,进了商沟上到很陡的梯岭顶上进了庙。他把绳子拴在爷脖项上,同学分成两排拉紧绳子一、二、三,只搬掉爷头!他又拴住爷肚子一、 二、三了好几次,大家都倒成两串串,爷也倒了!砸开硬硬的爷头爷肚子,里面是木架、芦苇杆杆子撑着,掏出肚子上的一面发光一面绿乎乎的铜镜,㧱着关公手里握过的木质长柄大刀,凯旋而归! 梯岭之东稍微斜缓,沿着山边一台一台像梯子一样的路而下,山间小溪乃寺河之源。下到与小湾沟交汇处水就大了,那时此处有一土地爷庙,其旁几搂粗的几棵大树遮天蔽日,阴森森的, 儿时走过非常害怕。到了那时所称的郝阿庄子(现称郝庄),河旁就有水田,见到里面栽植的水稲了! 自郝庄而下,沿途两旁的王村、安槽沟口、、下王村、樵塬:管家坪上下、房塬、崔巷、骆驼项、王塬、赵村、崖底阿、“赵圪捞子”、刘庙、铁沟、柳树底阿、王河子、房村、杨那、张那、上下杨口、闫村、南闫村、房店子、樵湾、全湾直到金陵寺河出口的村前、寺河两岸的平地,全是飘香的稻花啊!如今寺河两岸无稻香了!是因人口增加,水田当时每年只种一料产量低,人均分得的粮食少,旱田一年可种两料,收成多一倍,所以将当年的稻田都改成旱地了! 当然,寺河依然供人、畜、飞禽走兽所需的水,从不歇息!不同的是,它过去千百年来只走一条老路:入南秦河、丹江、汉水、长江流入车海。现在不同了,站在梯岭(天山)之颠的寺河源头:放漂三枚有记号的红叶,分别可在长江口的上海及首都、夭津见之!正是: 忆往昔,寺河经丹江流入东海; 看今朝,清水入丹库送往京津。 寺河,我们的母亲河,源远流长!(心灵鸡汤 www.wenzhangba.com)

老房点滴忆金陵之四

2017-09-06 14:07:47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