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逃离了北上广深,就代表我堕落了吗?
以前人人都说去北上广深打拼,而如今逃离北上广深俨然已经成为热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逃离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回到二线城市回到家乡呢?
我始终认为“世界这么大,心安即是家”,哪里让我心安,我就留在哪里。一线城市给人们的是优越感,但是二线城市能带给我们归属感。
北上广深是很好,这些大城市纸醉金迷又灯红酒绿,每天的人和事物都形形色色又充满诱惑,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早早就贴上了众多标签:高工资,更好的发展前景,更多机会接触各类人脉,教育更好,生活更便利等等。
但是当你承受一座城市的资源时,相应的你就承受它所带来的压力。
毕业季刚过不久,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们,你们还好吗?刚离开了大学这个避风港,独自在外打拼的你,有没有被柴米油盐打败?
公司先前来了一个应届毕业生,因为一天中午下雨,只有我和她没有回家,于是我邀请她与我共进午餐,随后便闲聊起来。
今天的她似乎就是往日的我,我能够在她身上找到过去的自己的影子:
刚毕业的孩子是真的一无所有,无地可住,无人可找,拿着那3000来块的工资,只能去城中村租房子,很简陋的小单间租金加上水电也要花掉1000来块,加上吃饭和购置生活用品的费用,根本无钱可剩。
为了省电费,无论天气多热她都不敢长时间开风扇和空调;为了少交两块钱的水费,也一改从前在家豪爽用水的习惯;晚上就算6点下班她也不会出去玩,一则是心疼花钱,二则是在这偌大的城市,渺小如尘,走在大街上都不认识自己是谁。
我心疼得看着她,问道:“如果你真的觉得很辛苦,为什么你不选择回到家乡回到父母身边?”
她只说了一句话:“同学们都不回去,我回去不就显得我堕落了吗?”
对啊,人们都习惯于跟着大部队的流向走,同学们毕业后都留在大城市打拼,如果此时自己回去了,岂不是会被人看不起?
你看到那些朋友圈晒吃喝玩乐的人,也可能需要家里的父母救济;你看到那些在朋友圈晒加班的同学们,晚上回到出租房也许正捂着被子哭泣;还有那些抢到或者没有抢到车票的人,一颗想回家的心显而易见。
逃离北上广深,不代表你堕落,如果你真的不喜欢这样的快节奏,你就勇敢地收拾行囊回到那个有父母有热汤的小城市。
如果你从未来过北上广深,我会劝你出去见识世面和经历风雨。但是你来过,所以你也有资格回去。(伤感日志文章 www.wenzhangba.com)
至少这些日子的执着与打拼,让你懂得了如何去成全自己。
鲁迅先生在《彷徨篇》中说道:“新的生路还很多,我必须跨过去。因为我还活着,但是我还不知道怎样跨出那一步。”
如果你勇敢跨出了这一步,真的逃离了北上广深,其实你不用担心,其实你也可以过得很好,并不是说在大城市才叫做有梦想,也不是每天活得像战士一样才叫活着。
我一个堂姐嫁给了一个我们老家的人,之前依靠父母的帮忙在广州付了房子的首付,可是某一天,突然听说她回老家去了,开了一家糖水小吃店。
她说她回到老家,孩子上幼儿园,她和老公轮流去接送孩子,做点小生意,钱不是多,但能够赚得够生活费。过节什么的或者有点什么事,也可以选择关门不做生意,陪陪孩子陪陪父母,小两口日子过得挺舒坦。
她说在广州那段时间很压抑,丈夫的五金店生意也不是太好,租金也很贵,孩子读书也贵,看病也贵,总之就什么都贵就对了。
所以回不回去没有对错,就在于你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回去了,过得舒坦了幸福了,也就值了。
北上广深固然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但是没有谁可以担保你就可以混得出头。很多逃离了北上广深的人,回家娶了媳妇生了娃过上了美满日子,还完成了很多在北上广深完成不了的事。
明朝洪自诚在《菜根谭》里说得好:“谈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淡者,未必忘名利之情。”
那些天天在朋友圈灌自己喝鸡汤,说什么不在大城市干一番大事业誓不回家见江东父老的热血青年,未必真的这么热爱打打杀杀毫不停歇的快节奏生活。只不过他们在强撑着,不知道哪天会不堪重负,最后也背起行囊狼狈不堪地逃离北上广深。
张艾嘉的《戏雪》,陈升写道:“1948年,我离开我最爱的人,当火车开动的时候,北方正飘着苍茫的雪,如果我知道,这一别就四十余年,岁月若能从头,我很想说,我不走。”
如果你身处的北上广深没有你深爱的人,没有你可以依靠的人,就勇敢地回家去吧,你的家里最起码还有最爱你的父母在等你。
不要让自己留遗憾,没有哪一条路是容易走的,认真问问自己想要过怎样的生活,跟着自己内心走。不要符合别人心目中的你,不用介意别人的眼光。
就算人家不走,你也可以自己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报名王牌课程
【当众讲话、人际沟通、心理素质】
详情请拨打热线电话:
400-178-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