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新 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新 疆

2017-09-29 08:32:02 作者:张立峰 阅读:载入中…

新 疆

这次是刚去过遥远的西陲,有朋友嘱咐我写一篇游记,说是留点念想,非常贴心的提议。

于是,有了这篇,极像是高声的绝叫。

我写不出诗来,况且游记,浮光猎影的。写江南,大概是杂树生花、莺飞草长;到了西北,不外乎高山流云、戈壁草原。

我能做的,只是行走、静观,做一些人生的勘察,让心远飞。 

行走陌域,或许要有浪漫的星眸——康桥边,那西天的云彩,仿佛是天神般的英雄将人间无比的仙容依偎在怀中,用力挥了挥手——志摩说,这是徽因。

还要需有倔强的灵魂:——船经台湾海峡,暴雨后的海上出现三层云,一层在天边,不动,一层是晚霞,一层是下过雨的云,在桅顶飞掠——木心瞪大着眼睛,这就是拜伦。

而我,站在伊昭公路,过特克斯县30公里处。眼前是金黄的麦浪、有风在麦梢飒飒吹过。

来新疆的第一天,巴士就在特克斯城外半路抛锚。得到的确切消息是,要从昭苏重新调一辆过来,这将是几个小时以后事情。

八卦城

 一小时前,我们刚在特克斯县城“唱过歌”。这是一座有着许多“风起云涌”的城。中国西域最大的游牧古国乌孙国所在地,中国有史记载第一位公主远嫁和亲的地方,世界最大最完整的的八卦城。

八卦是中国的,唯一的城,自然是最大的城。在中国最西边,在中国地图 “鸡尾巴”的地方,依八卦象图建一座城,神秘兮兮的烙一个“阴阳”的符号,这需要多大“伟力”啊。可,怎么就被“八卦”了呢?

据说,最早是“长春真人”丘处机的主意。了解丘处机,不能局限于路过了牛家村,要读读《长春真人西游记》。

我查找了史料,邱真人还真有可能曾经过此地。1221年九月到艾比湖,九月二十七日到伊宁,无论是西行还是后来的东归,特克斯都在线路上。

1219年,蒙古国皇帝成吉思汗派人下诏请丘处机前往汗帐,想向他讨教长生之术。1221年,丘处机从河北出发,取道漠北西行面晤成吉思汗,行程万里。

 

丘处机及其弟子在所经过的城镇,宣讲道教等中国传统文化,算是元初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缩影。这座八卦城的矗立更多是一种文化融合的符号。

据说,成吉思汗开门见山地向丘处机讨要长生之术和长生不老药。丘处机说:“世界上只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之药”。从很多资料看,“道教”的确有一种科学的精神。“风水”其实也是认识宇宙,改造自然的一种积极态度。这座八卦城也算是“风水”的一个活证吧。

“道”在中国,宗教的更是哲学的。八卦本出自《易经》,原文只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如果说,老聃的“无”和“为”算是早期中国比较成熟的哲学理论,那么阴阳八卦可以说是中国的上古哲学。

八卦认为,宇宙万物时刻趋于变化之中,事物若要臻于完善,那么它的运行必须在恰当的限度。民国人取名字依然讲究“天 人”,从不“洋气”,中国人的名字就应该有中国的文化符号。比如取名“正中”,从八卦来看,就是指恰当,刚好;陈水扁儿子名“致中”,既不太过,又不不及。不知道中国儒学的“中庸”是不是受到过《易经》的影响,我想应该是有的。

 西部的太阳透亮亮的照耀着大地,风有些许凉爽。那座也许是世界上唯一的八卦形状的观景摩天轮,远远的站着,扮演成蓝天白云下最瞩目的主角。

在这座融合了中原文明与西域风情的小城路过,让行走中的一切未知与变化成了期待。一小时后,我站在伊昭公路上,后来想想,甚至有了些小确幸。

 

哈族人家

出特克斯是上午12点,在新疆算上午,我们急着赶往那拉提草原。有大群乌鸦飞过,一只只毛色黝黑,在阳光中闪着蓝光。作为汉人,我对这种扁毛的黑东西,潜意识里有些忌惮。

巴士在河谷的公路上蜿蜒起伏,然后突然停了下来,司机说,水箱里的水开了。下车一看,是风扇轴断了。

河谷一侧是连绵的天山余脉,黄绿相间的草地从山顶覆盖下来,高原光下,如件件深浅不一的长袍,星星点点镶嵌着几顶小小白色的毡房,沉郁而又明亮。

公路的另一侧是矮坡,植被稀疏,坐落着几间平房。门前,是用铁丝围起来围场,长满了高高的草,没见有牛羊,黑黑扁圆一块块的是干了的牛粪,散发出专属于村庄的味道。这一带沿线散落的,应该是哈萨克人的定居点吧,人家与人家之间并不靠近。

在接下来的一路,无论是在喀纳斯还是达坂城,我们常会看到公路旁的好多新空房,有的屋后还带有围场。那应该是给哈萨克人的,但他们大都不愿住在里面。

对哈萨克人来说,定居下来才会有乡村学校。而他们世世代代是游牧的,这才是他们民族的文化。文明与传统,该如何调和。

穿过门前的围场,小屋内,一位哈族妇人正在用一台小型离心机,手工分离牛奶。她无声摇动着手把,并不看我。

牧民家新鲜的牛奶吃不掉,是要及时把奶皮分离出来,制作成奶油和黄油。把奶皮捞出装入布口袋,挂起来拍打、搓揉、等到水分流失得差不多,奶皮便逐渐变成了奶油,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制作方法。最开始,我并不知道那个口袋为什么要挂在树上。

这个哈族家庭奶奶带着有三个小男孩,还有一个年轻的姑娘。家里的马厩很大,有三匹神气的枣红马,据说,哈族人的马厩是不能随便打开看的,还好,估摸着成年男女是外出游牧了吧。

中午时分,一个19岁左右的男性成员骑着摩托回到了家,我们能用汉语进行交流并和哈族青年敲定,帮我们冲奶茶喝,最好再来点馕饼。

我们一行20多人,家里没那么多馕饼,哈萨克小男孩风一般的从几十米处邻居家里借来馕饼,那小小的个子充满着肉食的力量,在沟壑间飞奔。

去新疆之前,早就听说过抓饭,在主人家房间的地毯上,我们享用了奶茶、馕饼之后,甚至希望能吃到抓饭,哈族人也爽快的应了下来,烧火的烧火,淘米的淘米,切肉的切肉。我们在哈族人家,受到了客人般的礼遇,他们把家里最好东西都拿了出来。

除了地窖里会存着的一些蒜薹等蔬菜,这家人的食物结构看来并不丰富,但这种自给自足生活方式,让我体会到了农牧社会的基本生存形态。自己掌控主要食材,也许才是最原始的也是最稳定的社会细胞。而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一旦离开了城市,将何处存身?都说如今的城市青年因为受了些教育而不知身处何处,自视甚高。那么,到草原来,到山林去,在此生存体验,你或许能深刻领会生活的本质。

从昭苏来调来的巴士告诉我们,幸亏上午车坏了,没去成那拉提,草原发了大水,景区封闭了。一切皆有安排,我们决定转道另一个高山草甸喀拉峻、

大美

喀拉峻大草原是西天山向伊犁河谷的过渡地带,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天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的门票贵贵哒,是那拉提草原的好几倍。当然也因为区间车票比较贵的缘故。

新疆的景区要么高要么大,一般都要乘好长时间的区间车。喀拉峻草原又高又大,海拔在2千多米,面积近3千平方。

我见过色彩饱满的京北坝上草原,也在锡林郭勒大草原撒过野,但喀拉峻的感觉更像是天上的秘境,头顶白云的高地之上,满眼是深色而浓郁的苍苍莽莽,满足了对人们对草原的一切想象。

区间车在草原的天路盘旋而上,梦幻的羊群,天涯的牧场,白云白花白色的圈房,容你策马狂飙的如茵绿毯……对我这种心力不够的人,目击着这种赤裸的美,有点胸闷,有点气短,恨不得夺路狂奔。

高山草甸的天气变化的很快,车在半山腰时,飘过几片青灰色的云,等到了区间车的第一站鲜花台时,天空的云层已经逐渐涌了上来,冷风吹过,雨气雾气便迅速弥漫袭来,漫天的雨丝,茫茫一片。 

 

我们没有能在草原上漫步,也没能眺望到远处的雪山云杉,但旅行中的一切安排都是自然的。透过车窗玻璃上的雨弦,看这漫山浸野的雨幕,瞬间在草原上汇成的小溪,还有那徐徐不归的牛群,如一幅斑驳的油画,素雅宁静。

新疆的美是显性的,草原孤烟、长河落日,我说起乌孙国,一江春水向西流,因为大地向西,天山向西。额尔齐斯河,这条我国唯一向西入北冰洋水系的外流河,在我回来的这几天常常不请自来。我们去的是额尔齐斯河的一段——五彩滩。

我曾经在亚丁的五色海、牛奶海徘徊过的,所以我知道所谓的五色,牛奶,不过是水体矿物质的不同和光线的变化所致,但,我还是被阳光下金黄熠熠的的五彩滩惊到了。

五彩滩是典型的雅丹地貌,这里的石滩含铁成分较高,在流水的冲刷下,遍布沟壑,呈现出粗犷的红色和褐黄色的线条。与我们去的中国最美的雅丹地貌之一的乌尔禾的魔鬼城相比,在自然地貌的鬼斧神工上是逊色了点,但五彩滩有粼粼的额尔齐斯河,有广阔的胡杨林,有一弯金色的石滩拱手相依。他们相互扮美,各自成就。

新疆的美景怎么看得尽呢。什么天高水深的冰川天池,什么千变万化的云之国度,什么一望无际的向日葵的世界,这些时美,可是,可是赛里木湖呢?那么,还有喀纳斯呢?那里美让人哽噎。

赛里木湖,北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过果子沟大桥,一块温,碧蓝的玉豁然镶嵌在天山脚下,天地够大,空间够远。(感人故事大全 www.wenzhangba.com)

我结结巴巴,想用蓝天碧水来形容赛里木湖的初见,但诺诺的,出不了声。

巍巍天山,雪峰点点,天的蓝、水的蓝,中间是白云。分不清这湖是蓝中有着白,还是白中映着蓝。等近到了湖边,轻拍岸边的层层波光提示着我,这并不是一块静止的湖光山色,这是有生命的湖。我分不清湖远处是不是有天鹅在游弋?湖那边的牧场,悠闲散步的牛马,是不是这山水长卷上的3D动画。

顺着湖边的山坡,我走进了一片杉林。这些远看不是很高大的云杉,树干实是粗状,估摸着也有着上百年的树龄。有松鼠从树上溜下来偷吃游人留下的西瓜,旋即又飞快窜上树的高处。

8月的风,从湖面吹来,仿佛用光影的方式传来远古的信息。我靠着云杉,半躺在林中的树荫下,我只是想大睡一场。

湖边那熙熙攘攘的人影,真实的,又逐渐模糊:当年的蒙古骑兵是否在此歇息?可汗的点将台今在何处?部落联盟是不是也在此集会盟誓?赛马的青年骑手是否在湖边声震如雷!

在新疆的那些日子,我时常快乐伤感

在翻越阿尔泰山抵达喀纳斯的那个夜晚,月不朗星不稀,星河迢迢,有夜莺的歌声在林中飞扬,我想起了有魏晋人夜听人吹笛,曰:奈何奈何? 

喀纳斯,我又该如何读你?我怕你嫌弃我的聒噪。要么歌唱!可我找不到属于你的曲调。那么我画你下来!可哪种颜色才是你钟爱的妆容。我只是路人,搓手唏嘘,怅然若失。喀纳斯,奈何奈何!

 

美食

汪曾祺老先生向以老饕的面目示人,语曰:春初新韭,秋末晚崧。大意是说时令食材之美。江尾沙地人对时令食材的偏爱也如汪老般野气清扬,讲究时令食材的自然鲜香。

三月纤纤带雨的春笋,四月银鳞细骨的刀鲚,因鲜而美;“腌齑烧烧豆瓣汤,鲜来了,眉毛也落特的”。即使在食材缺少的年代,沙地人也硬是要弄出点别样的鲜来。

说罢这些,自然有了口水,但这沙地故土的美味,鲜归鲜,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而到了新疆,豁然而解。传统的沙地人注重了味蕾与口腔的啧啧之叹,却疏忽了自家“五脏庙”满足的哼哼。而新疆的美食,却是这两者完美的结合。气厚,味醇,香浓,大满足,大煞念。在新疆,光照长,温差大,这里的食材是能吃出阳光的味道来的。

新疆美食唯大不破,大盘鸡、大盘羊,大盘牛肚貌似新疆才有;新疆美食唯烤不败,烤羊、烤鱼、烤包子只要是能烤的,都可以拿来烤烤烤;新疆美食无肉不欢,无酒不食,馕坑肉、架子肉、手抓肉,连米饭都要放点肉。在新疆,你是点不到清炒白菜的,要是里面没有鸡肉,这个老板一定是假新疆人。

新疆最有代表性食材当然是喝着天山上的雪水,吃着阿尔泰山的草,在赛里木湖边散步,在昆仑山上行走的美羊羊,多来膘啊,不仅眉眼清纯,羊腿上的小肌肉还鼓鼓的,这就是新疆的原味。

我们江南食羊肉讲究本色鲜味,清汤绿葱,可以吃出个味蕾上的风花雪月。但我讨厌西门路上一家据说还不错的羊肉店,煮羊汤,放什么味精!越吃嘴越干,简直是对羊们的不敬!在新疆没有味精,这里只有肥嫩多汁的羊肉。无论烧烤煎炸,撒上一点盐、孜然和辣椒面,这羊肉的味道就变得神奇起来,正所谓肥而不腻,鲜而不膻,口中还会飘来植物的回香。新疆人会眨着眼睛告诉你,这是今年秋后刚上膘的二龄羊,还没有风流过!好得很呢!

新疆的那些日子里,哪一次不是腮红酒热,吃到打嗝,满嘴哧溜泛油的离席,而第二天又重复着昨天的幸福。我想到苏学士《老饕赋》中: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吃饱喝足后,才发现,生活真的很美好啊!特别是在天马故乡昭苏的那天晚上, 9点钟,雨后初晴,天空盛开两条彩虹。此时,熏马肉刚刚下肚,马肉有点硬,牙缝里有肉味飘出。

在新疆的第二天晚上,热情的新疆朋友在西域老回民饭店请我们吃饭。不说一开始的葡萄酒下着葡萄吃酸奶冰激凌和卡瓦斯,主人们安排的主题是镇店名品,九碗三行宴席。这道菜是新疆有上百年历史的老席面,2000年还上了上海吉尼斯。说实话,不就是做的讲究点的蒸菜么。九碗蒸菜,排成三行,类似于我们江南农村传统宴席里的八碗八碟,水乡十二碗之类的。也许真的会有很好吃啊,但请原谅我们心无旁骛的一筷子未动。我们的火力全被烤羊尾,手抓肉,椒麻鸡吸引过去了。

在新疆吃主食,不是抓饭就是拉条子。新疆的拉条子,因为制作时不用擀、压等简单方法,而是用人力手拉、摔打出来的。所以吃起来格外劲道,尤其还会给你加上一大碗的过油肉炒洋葱。在没有大餐的行程中,拉条子是我必点的菜品。哎哎,老板,来个加面。

新疆的美食和他的美景一样,看不尽也吃不完,我只是刚刚好吃了一点点,好吧。路过路过,有一座小小的城却想把我留下,他的名字叫吐鲁番。

大话西游中,菩提老祖变身时,会哝一声:葡萄葡萄。维吾尔民歌唱到:阿里木汗住在哪里?吐鲁番西三百六。

8、9月的吐鲁番是葡萄的海洋。中心是一个叫葡萄沟的地方,去了才知道,这个沟,是一条几公里长的长街,来往着突突突的旅游巴士,而街两侧就是遮天蔽日、郁郁葱葱,硕果累累的葡萄架。吐鲁番距离乌鲁木齐有三百六十公里?反正在新疆算是靠的近了,和天池一样,游客众多。

穿过维吾尔的小院,只要是空地就有排列着的晾制葡萄干的晾房,又叫荫房。我们坐在巴依老爷后院的葡萄廊下吃着长长绿绿的马奶子,清脆欲滴的无核白……耳边是动听的新疆民歌,眼前是翩翩起舞的维吾尔姑娘。无论外面是多么灼热的太阳,此刻都变得温顺清凉。

据说,吐鲁番的出产的葡萄有好几百种之多,最爱还是无核白。那圆圆小小排列极紧致的绿色葡萄,吃到嘴里砰砰砰的爆出鲜甜的凉爽,连皮都几乎是化了的。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据说出自此处。新疆的朋友告诉我们,新疆的水果从来不用洗就能吃,我想是因为气候干燥的缘故,果皮相对干净些。在新疆的日子,哈密瓜、西瓜、西红柿、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稀罕水果,只管往嘴巴里塞,一律都是甜味天成,汁水鲜洁。我这个肠胃较弱的南方人,竟然全程没有闹肚子。

什么亚克西?新疆美食亚克西。新疆有十几个江苏省那么大,我们在新疆停留的时间又太短,每天为了赶路的早起,让我们无缘吃到油塔子、奶疙瘩等正宗的新疆早餐。去新疆,真的不需要理由,单单你是吃货一枚,明天就可以出发了。很多听说过的没听说的美食,是需要你守在炉边,等到火候,才能吃到新疆味道。

 

杂谈

我不知道,一个人与一方故土的食物,与他个性的形成会不会有直接的联系?这次新疆行,因了一个从小在新疆长大的好朋友发起并全程领队。他在新疆的同学大都是当年援疆汉人的疆二代,在他们身上,已经是地地道道的新疆味。

刚开始坐在席间,他们的话并不多,美酒一杯杯下去以后,就会彼此判断着相互的脾性,端着酒杯,换近了座位,话就多了起来。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汉人并不是这里的占领者,在新疆的汉人也只算是一个民族,而区别于内地,新疆慢节奏的工作生活状态,也能让人与人交往的套路简单了些,直接用酒来沟通。

第一天,我们到新疆时,已是凌晨3点。新疆的两个发小同学依然等候并安排了熟悉的饭店为我们做了大盘鸡、馕烤肉和高度的伊力老窖,让我们有了远方即故乡感觉。

等到我们回宾馆歇息,他们同学又拿来了一加仑桶的马奶酒,在房间喝酒聊天到天明,新疆人这种单刀直入的情感沟通方式让我们江南人是有点吃不消的。但他们同学情深,讲究一个情,我们深受感染。

还有一晚,我们喝酒已经到了11点多,新疆的朋友非要为远方来的客人献歌献舞,餐厅的服务员以时间太晚拒绝了音响服务的要求。我们的朋友葛庄主(家里有农庄,种葡萄做养殖)瞬间暴走,抱着餐厅音响使劲踢,嘴里还嚷嚷:江苏的客人要唱个歌,江苏为伊犁州援助了几个亿,几个亿知道不?……虽说葛庄主喝高了,但我们的心头仍然感到了新疆人的直爽、热情。

在克拉玛依,有新疆朋友陪我们吃早饭;在阜康,有女同学驱车三个小时,为我们带来了新疆的硅化木手链;在乌市,南疆来的朋友拍着胸脯邀请我们去南疆感受新疆的文化底蕴……这些一拳一拳的热情一波一波捶在胸口,我们还能怎样呢?我也只能喝着酒,把牛B吹到酒杯里去:欢迎来张家港,只要您们到了江苏地界,来一个电话,飞机、火车、小汽艇,都要把你接到张家港。

在新疆,吃着新疆的食物,喝着伊力的老窖,说话也像个新疆人了。喝,这酒不上头,喝,这新疆的情谊就全在杯中。

新疆是个多民族的省份,维族、哈族、蒙族、俄罗斯、塔吉克……也有锡伯族。在察布查尔的西迁大饭店,听察布查尔的新疆朋友说起锡伯人西迁的故事。1764年,清乾隆帝从东北调派一千多名善骑善射的锡伯族军人,携带在册家眷共三千多人,步行前往伊犁驻防。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集体迁徙行动之一——大西迁。这样一段无法自我决定的民族命运,造就了锡伯人深沉的性格,在以大西迁命名的饭店里,锡伯人甚至还布置了一个微型的博物馆,展示自己的骑射文化也提醒锡伯人记住历史。

看我们听到这段历史有些沉闷,席间,新疆朋友说起个事,新疆某单位去帝都,要开发票,发票抬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某某单位。我们笑了,这可能是史上最长抬头了。新疆的故事。

新疆的屯垦戍边,自古以来源远流长。在伊犁惠远古城的伊犁将军府,我们见识了乾隆帝的统一西域的武功,缅怀了林则徐、左宗棠在新疆平叛,巩固边防的功绩。而碎叶,中国最伟大诗人李白的出生地,在清末被沙俄窃取,如今在哈萨克斯坦境内。

新疆的边境线,与八个国家相邻,是我国边境最复杂的地区。从地图上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的十几个农垦师也是顺着国境线把新疆紧紧拥在怀中,这其中好几个师的前身是有着红军血统的荣誉部队。

在连霍高速的终点,霍尔果斯,我站在当年18号界碑前,触摸着界碑后代表屈辱的沙俄双头鹰标记,感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要义,祖国的疆土得来不易。由衷感谢边境线上的兵团新疆人,屯垦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新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你们,一代又一代,护卫巩固着祖国边疆的和平与安宁。

新疆的故事怎么说得完,布尔津的夜市,苹果之父的歌舞之夜……我们一路之上看到的宣传标语也极具新疆地域特色:“天山青松根连根,各族人民一家亲”,“火焰山的天气热比不上景区民族团结心气高”,“各族人民要向石榴子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些宣传标语时刻提醒着我们,这里是新疆。

生命当然不只是诗与远方,总有那么些苟且和彷徨,幸运的是,这里是新疆,我到了新疆。这一程,策马扬鞭,再一程,楼兰黄沙。新疆,一定有你能寻觅的诗和远方。

往期精彩

给十五岁儿子的一封信

听见没,南京,请多多关照。

在路上,只有屎和远方

听着,我要送你最好的......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买月饼也是一件危险的事儿!

如果聊不下去,那就安静的走开,不必勇敢留下来。

吃喝有度/风月无边

有故事的人/快到碗里来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新 疆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