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你们只看到我的光芒,却没有看到我的慌张
与陈坤有关的日子
01
那一年的夏天很热,
陈坤的大姨买了个西瓜回去,
陈坤和弟弟们将西瓜放进水井,
然后坐在井边凉涔涔的石板上,
等待西瓜被井水浸得凉透掉。
就在听着石缝中流出的水声,
等着西瓜被切开的时候,舅舅来了。
陈坤一辈子都没法忘记那天的情景,
舅舅走到他跟前,摸摸他的脑袋,
说了一件令他无比慌张的事:
陈坤幼年住在重庆江北区,
妈妈、爸爸和两个弟弟连上他,
全家5口挤在一个13平米的房子里。
妈妈、爸爸跟小弟住里面,
陈坤跟大弟睡外面的过道,
上下铺,旁边紧靠一扇窗户,
窗户外面就是走道。冬天的时候,
邻居们烧煤炭炉,煤烟很大,
全窜到屋子里。窗户只糊了一层纸,
一到晚上,小朋友会伸手进陈坤的窗户,
用力拍醒他:“哎,起来了,出去玩!”
那时候,公厕要走三分钟才能到。
每到寒冬的夜里,从被窝到厕所,
牙齿会冷到不停地发抖。
所以睡觉前,陈坤不敢多喝水。
贫穷并没有成为陈坤的伤疤,
是因为爸爸和妈妈离婚。
在那个地区,离婚的人很少,
从此,陈坤在学校里受到排斥,
同学觉得他是异类,动不动就欺负他。
可是对那个年纪的孩子而言,
伙伴就意味着快乐的一切,
团体的归属感就是幸福的来源。
当时,学校有一个田径队,
陈坤的身体很弱,并没有资格加入。
有一天上补习课,田径队的可以不上,
一个新来的老师到教室通知,
这个老师根本不知道谁是田径队的,
陈我就举起手来说:“我是!”
老师点点头:“那你去训练吧。”
走出教室的一瞬间,陈坤特别开心,
他觉得自己属于了某个团体。
只可惜这样的归属,
不过是陈坤一时的臆造。
多数时候,同学都不带他玩儿,
甚至班级郊游也没人跟他结伴。
为此,陈坤骨子里有着强烈的自卑感,
眸子里有了一丝忧郁,很少跟人交流。
从那时起,慌张不再是夏日某天的颜色,
而成了他整个成长过程的底色。
02
因为家境很不好,
陈坤只能读一所职业高中。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机关印刷所做打字员。
然而呢,这份工作的工资实在太少,
当时他已经有了“养家”的概念,
不但希望能减轻母亲的负担,
还想偶尔能给弟弟买球鞋和书。
那是港台歌曲盛行的年代,
陈坤看到很多人去夜总会唱歌,
发现这个行业能赚不少外快,
便也壮着胆子去了。
陈坤找到一家夜总会,
对老板说:“我想试试。”
老板瞅了他一眼,觉得外形不错,
“那你就上去试试吧。”
结果呢,唱得特别烂!全程走音。
但陈坤并没有马上放弃,
接着找了一家又一家,
最后如愿做了夜总会的驻唱。
可是没过多久,老板就找到他说:
“坤儿,你看现在生意不景气,
夜总会唱歌的不少,我得裁人…”
陈坤还以为老板跟他交心呢,
特客气地一笑:“没事儿,我再找。”
他就真的去找另一家夜总会唱,
唱不了多久,又被新老板笑着送走。
这时他才明白,人家只是留面子不明说,
实际情况是,自己真的很菜。
所以,陈坤很早的时候就明白一个道理:
颜值,的确能让一个人某个阶段有优势,
但它能带来的优势,永远是有限的,
如果你不能用实力说话,终将被淘汰。
为了把歌唱好,
陈坤认识了王梅言老师,
一板一眼地跟着王老师学发声。
没想到,这竟成了人生的转机。
在王老师的强烈建议之下,
19岁的陈坤报考了东方歌舞团,
虽然陈坤觉得这对自己是种奢望,
但仔细一想:“也对,
总不能一辈子在夜总会唱歌吧,
也不是个事儿,不如去试试。”
没多久,东方歌舞团就把他给录取了。
到了北京,住单位的宿舍,
光是看到同事有机会去录歌,
陈坤就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起。
没事儿的时候,他常在胡同里乱窜,
可以从东三环走到颐和园。
那时,他独自一人走在长安街上,
心里突然涌上一个强烈的念头:
“一定有一天,有一扇窗是我的!”
20岁的陈坤,和许多青年一样,
就像许巍在《那一年》里唱到的:
“那一年,你正年轻,
总觉得明天,肯定会很美…”
然而,命运交给陈坤的,
比他自己想要的,要来得多得多。
一天,东方歌舞团的同事找到陈坤:
“我想报考北京电影学院,
你陪着我一块儿去吧。”
陈坤摆摆手:“没兴趣。”
同事还劝:“去嘛,就当是玩儿。”
陈坤摆摆手:“报名费也不少吧?”
同事说:“没事儿,我给你出。”
陈坤没什么心里负担就跟着去了。
结果考试当天,音响出了问题,
招生老师就问现场的考生们:
“你们有谁可以清唱的吗?”
陈坤举手说自己可以,
就大大方方地唱了一首歌,
给在场的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终,陈坤以男生组专业第一,
进入了北京电影学院96明星班,
成了赵薇、黄晓明的同班同学。
接到电影学院录取通知书时,
陈坤傻眼了,因为政策上的调整,
1000元的学费突然上涨到了8000元。
幸运地考上了,不能就这么不去呀。
为了凑学费,陈坤四处找人介绍,
在夜总会拼命地唱歌攒钱,
临近报到前几天,还是没攒够。
一个朋友听说了,主动借出3000元。
走进电影学院大门的那一刻,
陈坤以为生活迎来了一片静好,
岂料,更大的“慌张”,就在前面。
03
上大学时候的陈坤,
不爱跟人说话,性格极为拧巴。
因为来自一个单亲家庭,
加之小时候受尽排斥的经历,
他总是做出一副十分高傲的样子,
他常常表现得对很多东西不屑一顾,
哪个同学穿了一件名牌衣服,
他会在心里暗暗地想:“有什么呀。”
哪个同学在校外接个小广告,
他会在心里暗暗地想:“有什么呀。”
虽然这一切,他也想要,
但他总表现得蛮不在乎。
那时候生活压力大,
白天上课,晚上还得去唱歌,
陈坤每天都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
明明生活负担重,他还要强弩,
显出一副自己什么都扛得住的样子。
北京的牛肉拌饭,8块钱一份,
陈坤很喜欢吃,经常“蹭”同学的,
每次吃完了,总是跟同学说:
“你请我吃,我下次请你。”
可因为经济状况,下一次总是下一次,
后来,陈坤接了点广告,有点钱了,
他有一天起得特别早,把好朋友都叫上,
郑重地对他们说:“我请你们吃牛肉拌饭。”
还有一次,同学史光辉请大家吃铜锅涮肉,
陈坤头一回吃涮肉,刚夹了一筷子放嘴里,
心说:“我的天,怎么能这么好吃。”
可他想到自己总吃人家的,太惭愧了,
明明特好吃,又偷偷把筷子放下了,
一直跟周围人说话,再也不动筷子。
那时的陈坤,用《平凡之路》的话来讲,
就是:易碎的,骄傲着…
当时,班上有不少同学接戏,
赵薇已经凭《还珠格格》大火,
那种红透半边天的景象,
对所有人内心都是个刺激。
“骄傲”的陈坤当然也心向往之,
他很优秀,却迟迟没有接到戏邀。
有一天,学校得到一个通知,
说赵宝刚导演要拍《永不瞑目》,
需要在电影学院选个男主角。
陈坤听了,心说:“这么好的事,
怎么也不可能轮到我头上。”
就这样,大学很少早退的他第一次早退,
《永不瞑目》的男主角落在了陆毅头上。
结果,陆毅也因这部戏红了。
那之后,陈坤又蔫儿了好一阵子,
觉得自己是不是根本不适合演戏,
他厌烦了一次次被别人选择的过程,
于是跑到老师那里,说:“我想转行。”
老师直接驳回:“你适不适合当演员,
你自己还不清楚吗?”
其他同学忙着拍戏时,
陈坤一个人偷偷学起了外语。
很小的时候,陈坤就有个梦想,
就是长大了当一个室内设计师。
至于做演员,完全是误打误撞的人生。
当时欧洲设计学院的学费高昂,
根本不是陈坤能够承受的起的。
就在这时,《像雾像雨又像风》开拍,
赵宝刚直接找到了陈坤,让他跟周迅搭戏,
出演里面的男主角陈子坤。
这部戏一演,陈坤就拿到了9万块钱,
这对他而言是一笔天大的数目。
第二天,他给妈妈寄了4万块,
带着剩下的钱去了欧洲的设计学院。
然而,一走进学校,陈坤就有了答案:
自己根本不可能在这个地方念书,
就算交得起学费,生活费也太贵了。
由于经济重压,陈坤不得不黯然离开。
04
2003年,SARS席卷全国,
全国上下很少有人出门了。
就在这时,央视播出《金粉世家》,
一夜间,“金燕西”和“冷清秋”家喻户晓,
大家都知道了玩世不恭的“七少爷”。
虽然出演了《像雾像雨又像风》,
但陈坤还没有尝到爆红的滋味儿。
陈坤再一次被老天爷眷顾,
“被巨大的幸运给砸中了。”
广告、签名、粉丝团,
无论走哪儿都有人认识,
无数的聚光灯和通告涌来。
巨额财富涌入到陈坤的账户上,
想想当初还没上电影学院时,
陈坤的愿望其实显得很普通:
有一个好工作,赚尽可能多的钱,
在北京买个属于自己的房子,
努力还房贷,定期出门旅行,
然后每个周都能吃顿涮羊肉。
而现在呢,在炫目的偶像光环下,
他得到了当初想都不敢想的东西:
他给母亲买了一套大的公寓,
给自己买了套公寓,弟弟结婚再买一套…
物质上巨大的冲击,让他感到一阵晕眩。
很快,陈坤的焦虑感也来了。
他每天想的都是:已经这么红了,
要接哪部戏才能更红,赚更多钱?
如何才能把这种光环永远留住?
如何才能让聚光灯永远围绕在周身?
那几年里,他被强烈的欲望折磨着。
“一切突然间变得不一样了,
突如其来的财富和名声,
打乱了我记事以来对人生的计划,
而且它们强大到足以消灭我
作为一个普通人自我进取的希望和快乐。”
更为可怕的是,焦虑伴随着不安,
陈坤觉得眼前的名利不是应得的:
为什么我付出那么少,
最后却获得了那么多?
那3年里,陈坤内心一直恐慌不定,
觉得自己像一个粗鄙的暴发户。
每次离开家的时候,他都对自己说:
“我现在拥有的一切都不属于自己!”
甚至开车开着开着,莫名其妙的害怕,
回到家,他把所有的银行卡和密码,
全部交给了他的家人。
巨大的慌张,简直就是毒药,
使得陈坤的神经变得更加敏感。
有一次,参加一个国际电影节,
在后台,遇见一个很有地位的女演员,
陈坤赶忙上去有礼貌地握手:
结果女演员轻描淡写扫了他一眼,
转身时,冷冷地“哼”了一下。
陈坤装作若无其事地往前走,
然而内心被刀扎了一样难受。
他知道,人家那么不把他当回事,
无非是觉得他靠脸、靠运气,
并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
一方面,他丢不掉身上的虚荣和欲望,
不愿意卸下身上承受的瞩目,
一方面,他又觉得这些并不属于自己。
还有一次,他在外面谈事情,
有人想合照,陈坤说:“现在不方便”。
那人扭身就走,撂下一句:
“哼!不就是个戏子吗?牛什么牛!”
在陈坤观念中,“戏子”是个极具侮辱性的词汇,
他当即发毛,大声吼道:“你说什么?!”
原本就对自己充满各种怀疑的他,
在当明星所要承受的荣辱面前,
完全不知该如何安放自己。
05
陈坤开始彻夜失眠,
每一次拍戏,他都觉得是折磨,
再也无法对表演产生任何热情。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
他抑郁到连窗户都不敢接近,
害怕自己会有一种跳下去的冲动。
他觉得自己一直在被命运推着走,
最终走到了不受自己控制的地方。
在消极了很长一段时间后,
陈坤深知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
于是他选择停下来,掌握自己的人生。
他开始拼命看书、学习,并反省自我:
●“为什么当初我读电影学院时,
总爱装作一副不屑一顾的模样?
并不是因为我真的不爱物质和荣誉,
而是我太在乎别人有而自己没有,
于是用伪装来保护内心的自卑。”
●“我为什么那么在意外界的评判?
就是因为我不够强大,当我强大的时候,
我就能承受任何人对我的侮辱谩骂。”
如果一个人内心真的强大,
知道自己是谁,拥有多大的实力,
做出的成绩在怎样一个水准,
那么,举世誉之,他也不会狂喜,
那么,举世毁之,他也不会颓丧。
只有那些内心真正强大的人,
因为他的快乐,不来自别人的评价,
而是来自心底对自我的认知。
一如窦唯所言:清浊自甚,神灵明鉴。
在疏通了内心的困惑之后,
陈坤发现自己有两条路可以走:
其一,离开娱乐圈,从此过上平静的生活;
其二,爱上自己的职业,尊重自己的职业,
努力让自己的实力,配得上自己的名气,
至少,要让自己努力,觉得问心无愧。
那时候,陈坤刚拍完了《画皮》,
他的片酬又一次猛涨了好多倍,
物质上的冲击再一次向他袭来。
为此,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8个月,
他猛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并不热爱表演,
只是被命运推到了眼前这个位置。
他曾和70多岁的焦晃聊表演、聊人生,
听焦老朗诵莎士比亚的诗句,
老派艺术家的尊严感与仪式感,
让陈坤当场流了许许多多的眼泪。
回想起那一次畅快的彻夜长谈,
陈坤对自己说:我是可以做一个演员的。
想到焦老的优雅、谈吐和人生底蕴,
他也非常渴望能获得那样的尊严。
最后,陈坤选择了第二条道路。
从此,他完成了明星到演员的蜕变。
一直以来,陈坤都在演主角,
他不知道演配角是一种什么状态,
于是他开始主动尝试,当时,
姜文要开拍《让子弹飞》,他去问姜文:
“我这样的偶像演员你敢用吗?”
姜文反问:“这么小的角色你来吗?”
最后,陈坤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又开始拓宽自己的戏路,
出演蒋经国、钱学森,接拍《故梦》,
开始挑喜欢的角色和剧本,力求突破。
而再一次面对媒体尖锐的玩笑,
他不再有那么强的自我保护:
“哪怕别人骂我是傻缺,你非要说是,
那我就跟你回答,对,我是,那又如何?
因为我内心知道,我不是。”
最重要的是,陈坤找到了想要的。
有一次,他去香港给徐克太太过生日,
看见许多人对徐克的尊敬,
他对身边的周迅小声说道:
“当我们老了,也要这样。”
10年,陈坤用了整整10年时间,
和自己的人生达成了一种和解。
第一步,他明白了荣辱的虚妄,
外界的评判,并不是自我的价值。
第二步,他体会了事业的尊严,
对得起事业,才能对得起自己的心。
第三步,他看到了人生的方向,
想要被尊重,就要懂得正确的付出。
何为正确的付出?是努力提升演技,
而不是为了虚荣和物欲去挣扎。
看清这三件事,陈坤也就不再慌张。
06
陈坤曾在自述中写道:
“走到今天,我才真正认清了明星的本质,
也认清了名利的虚妄。”
最灰暗的日子里,他打坐、行走,
看了各种各样的书,凝视自己的心。
他在沉默之中一点点剖析自己,
才从幽深的隧道走到豁然开朗。
如今的陈坤,每拍完一部戏,
都会让自己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
每当他开始觉得自己在乎名利时,
他都要将自己放空,拒绝诱惑。
他说:“他希望自己是演员,
是一个被认可的好演员。”
从偶像到演员的这条路,
陈坤走得比他人所见来得要艰辛。
从与人疏离,孤僻、自卑、傲慢,
到怀疑到自省到最终找到方向。
陈坤走过的这段路途,
其实也是每个人多少会经历的路。
这段慌张道路上的一个个雷点,
其实每个人成长中也都难以避免。
如果想要安定自己,放下慌张,
就要像陈坤一样去安稳自己的内心,
成为自己心灵领域的国王。
因为说到底,物质、名誉、得失皆为无常,
我们不知道命运在前路为我们安排了什么,
能够有常的,唯有我们坚定的内心,
而心,才是真正产生快乐和自由的地方。
商务合作请联系刘先生:
010-51290303-850 或 185-1063-6668
邮箱:liupeng@wallart.cn
商品入驻或分销,请将商品材料发至:bc@wallart.cn
好物爆款推荐,点击下方文字链接了解详情
☞ 狂销50万个!史上最强防盗背包,公文包背包两用,击败全球99.99%的小偷!
☞ 穿上柔软透气的家居服,每天都想跟你一起睡
☞ 读史必读《史记》,一天4篇,一个月读完
☞ 他放弃铁饭碗,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养蜂,只为做全世界最好的蜂蜜
☞ 这套最美古诗词,让孩子从小有诗为伴,与自然为友
☞ 凯特王妃、乔治小王子御用!英国国宝Cath Kidston 护手霜!摩登复古,颜值爆棚!
☞ 从飞行员到酿酒师,他花费30年酿出了一款中国人自己的精酿啤酒,连德国人都服了
点开阅读原文!更多精彩,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