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连苑丨女儿,我想对你说
女儿,我想对你说
作者:李子
女儿,今天是你十八岁的生日,你的成人节日,祝你生日快乐的同时,我想以朋友的身份,与你谈谈心,好吗?十八岁,一个梦幻的季节,我欣慰你成长的同时,却又惋惜时光过得太快,太快!许多话末及与你细说,你往昔的身姿尚未细看,一转眼,你成人了。知道吗?你出生时,我还没来得及为你取名字呢,为此落下你妈妈的埋怨,说我重男轻女,不喜欢你,你信吗?可能是我对你所抱希望太高了,总想为你取一个音韵清绝的好名,佑你一生平安幸福,于是,脑海里,书本上,选了又选,这个不如意,那个又太俗,后来,你妈看不下去了,一锤定音,原来,她心中早已有之。唉,此份功劳被她抢去,心实不甘。其实,想通了,便会觉得名字无所谓,不过一个代号而已,何必搞得神秘兮兮的。倘若时光能倒转,我会不管三七二十一,管它花呀,朵呀,梅也好,菊也罢,甚至猫猫、咪咪什么的,先取一个再说!要真是这样,你会同意吗?
你两岁半的时候,你妈要去上班,你无人照看,于是,我们一狠心,把你送入了幼儿园,而你似乎也很懂事,与别的三四岁的孩子不同,不哭也不闹。你还记得那个黄阿姨吗?她特喜欢你,经常夸你,奖你大红花呢,我每次去接你,都能听到你们欢快的童音,见到你们红扑扑的小苹果脸蛋,一个个多么的天真!可爱!我的心也愉悦着。现在的你,快乐或烦恼时,是否也会忆起那段幼儿园的短暂时光呢?
眨眼间,你五岁半了,也背起了小书包,和六七岁的小伙伴们迈入了小学门槛,而从迈入门槛的那一刻哟!你便告别了幼儿园的天真,无忧无虑。小小的人儿,也有了压力。在学校里,接触的是课本作业,在家里,仍离不了作业,课本,一顿晚饭匆匆哄你吃完,桌子稍微收拾一下,你把小凳子一搬,便一笔一划地写起来,偶尔遇到困惑,不解时,你也学会了深思,托腮,抿嘴,微微蹙眉,时不时啃咬笔头。记得有一次,你的语文老师,布置一道抄写十遍课文的作业,寒冷的冬夜里,桌底虽有取暖器,仍抵御不了寒冷、疲倦的侵扰呵!临近十点,你呵着冻得僵硬的小手仍在不停地抄写,我和你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我实在忍不住了,我要代你抄写,时任班长的你却不肯,说,老师说了,要独立完成作业。在我和你妈好话说了一大筐后,你终于经不住暖和的被窝的诱惑,无奈地放下笔,钻进了被窝,一小会儿,便熟睡了。我捉刀代笔,仿着你的字迹,完成了后三遍的抄写。而结果呢,你挨了语文老师一通批评不说,罚你重抄十遍,唉,本想分担你一点苦累,却将你推入了更大的苦累之中,回来后,你满含委屈,噙着泪,仔仔细细地,抄完了一个作业本。自此后,你小学的作业,全部独立,按质按量地完成。小吃,大概是所有孩子的爱好。你上幼儿园时,我们时不时地,给你五毛钱,你非常的高兴。进入小学一年级后,你大一点了,环境也不同了,而我却泥古不化,仍只给你五毛钱,或许你曾经不高兴过。你还记得吗?有天中午,我送你去学校,你磨磨蹭蹭的,我也没在意,只想快点将你送走,好去上班,送你走到堤脚下,我想起来了,今天忘了跟我的乖丫头给零花钱,摸了摸身上,沒带钱,于是,哄着你说,爸爸今天没带钱,明天一块儿给你,好不好?你不依,不肯走,我连逗带哄,你仍不高兴,我见上班的时间快到了,一狠心,掉头便走,身后传来你委屈的哭喊声,一声接一声地撕喊着爸爸……爸爸……那天,也不知你是怎样的心情度过那个下午的,而那一声声爸爸的叫喊声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那场景,你可能早也遗忘了吧!可我忘不了哟,许多年来,我每次经过堤下,偶尔看见孩子们欢快的身影,当年的那段影像,便会从脑海中蹦出来,惹得我的鼻头酸酸的。你说,什么都可以重来,时光咋就不会重来呢?否则,我定会背起你的小书包,走,咱们上学去啰!我也一定不会忘记,你一元钱的零花钱。你也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样,课休间,似小馋猫般,流连于摊贩前,买一小串糖葫芦,或者一串雪白的棉花糖。一晃,你小学毕业了,告别了快乐的儿童时期,进入初中了,进入了少年叛逆期,而愚昧的我,却仍如你读小学时那样待你。每天见你上学,回家,做作业,在我看来,日子风平浪静地度过,沒有什以不同,直至你成绩下滑,还听说你偷偷上网,对于一向把你当做乖顺女儿的我,不啻于晴天一个霹雳,我恼怒,我焦虑,成绩一向优良的女儿,怎变成这样了?要知道,我和你妈对你寄予了多大的期望,你从小乖巧,聪明,在老师,同学,亲戚邻里的眼中,是一颗好苗子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大概是国民家长千百年来的夙愿,面对孩子的不如意,人家是恨铁不成钢,而你的退步,对我来说,我是恨钢成了铁呵,面对你的叛逆,我摆出副严父的嘴脸,威逼、施压。只考虑自己,呈一时口语之快,发泄心中的怨愤,完全不考虑你的感受,不考虑你小小的心理是否承受得了。就在这样的对峙中,你终于结束了初中学习生涯,还算顺利地考进了高中,考进了大学,继续着你的梦想之旅。
现在细想,我是多么的愚昧,多么的自私呵!在你面临人生的分岔路口时,我怎么不放下长辈的架子,静下心来,与你多多沟通,交流交流,帮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呢,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依我看,应是良师加益友呵,进入初中,孩子性格初成,我们做父母的,应与孩子平等对待,如朋友般交心,倾谈。现在,当我听到某某的孩子叛逆,逃学,甚至辍学不读时,回想你初中的那段往景,我真是后怕,而你最终顺利地走出迷途,于我来说,我又是多么的幸运呵。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少年时也逃过学呢,这桩事,爷爷奶奶至今不知。也叛逆过呢,因叛逆而酿下的苦酒让我用一辈子来品尝。高三那年,由于自己的固执,冲动,和班主任吵了几句,倔脾气一上来,不读了。奶奶得知这个音耗时,连夜赶来,六七十里的路呵,当时快五十岁的她是摸黑走到县城的。
你是知道的,奶奶抚育我们六姊妹,他们都没读啥书,把机会让给了我,而我也不负所望,考入了市重点高中。就读于重点高中,对我的人生来说,是多么好的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对全家人来说,是多么美妙的梦想呵!可我赌气不读了,面对同学的劝说,老师的挽留,奶奶的苦口婆心,我仍然心如止水,油盐不进。完全不顾奶奶的心情,不管她老人家怎样想,多年后,当我也遇到同样的事情时,猜想她老人家当年的心情,我无比的愧疚,与深深的自责。我愧对她老人家呵!这件事,在你和奶奶相处的日子里,奶奶可能沒对你说吧,唉,她是想保留她儿子做父亲的威严么,或许,她向你提起过,你也偷偷地藏在心里,不忍心揭爸爸的短呢。人们常说,性格影响命运,意识决定行动,凡事应三思而后行呵。这些年,我因当年的轻率,从此过着颠沛流离,艰苦辛酸的生活。内心深处,从此永远抱恨着一个未了的心愿。虽然早己过去多年,却还时不时地做着同一个梦,梦见坐在教室里,无休止的作业,不停的考试,唉,假如时光可以重来!呵,不可以,不可以呵,世上,什么药都有得买,却无一剂后悔药呵。你填志愿时,我们都希望你报考医校,而且,这个念头,不止一次地在你耳旁有意无意地提起过,给你洗脑,说某某的孩子读医科院校,出来后分在大医院上班,月薪上万。医生如何如何吃香,如何如何的受人尊敬,可你不肯,执意要报外语学院,见你不从,我们急了,一味的责备你不懂事,不顾忌爸妈的苦心,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孩子过得好,有份稳定的好工作呢?把你逼得急了,你哇地一声哭了,说你喜好外语,外语就是你人生的梦想。你竟然哭了呵!十八年来,性格倔强的你,又曾哭过几次呢!你的哭声,深深地震撼了我们,你妈一把搂住你,泪也无声地淌了下来,我的心也酸酸的,自私,又差点让我犯了大错,最后,我尊重你的选择,默默地祝福你,放飞吧,孩子,放飞你的梦想,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吧!你小的时候,我们盼你快快长大,你淘气,不听话时,我们恨不能拔苗助长,一天变成两个日子,只盼你早日成人,懂事。呵,烦心事还挂在我们的嘴边,还在为你揪心时,转眼间,你却己进入了大学。从此,你离开了父母,开始人生独自的旅程,对你来说,这一天似乎来得太快,从沒离开我们的你,似乎有点茫然失措,无所适从。记得吗?我们将你送到大学后,依依不舍地回去了,你上完军训课后,匆匆来到我们租住的小旅馆,发现我们己走了,第一次远离我们的你,肯定偷偷地哭了,给我们打电话时,声音涩涩的,一直汲汲于你的你妈终于忍俊不住,伏在车子的椅背上,抽泣不已,她担心你,舍不得你哟,纵你平日百般斗嘴,使性,恼她,烦她,她亦为你烦过,为你恼过。可她,怎舍得丟开你呢!唉,人生,总是在离与聚中纠结着。你说,人是不是很奇怪,你小时候,我们盼你学习好,盼你一张张奖状贴满墙壁,而现在,当你在大学里获得奖学金,获得这样,那样的证书时,我却己没有你儿时领回一朵朵小红花、一张张奖状时的兴奋,相反,多的是对你的担忧,对你的牵挂。每次和你聊天时,总叮嘱你阳光,开心,实在不愿你太累,不愿你压力太大。甚至,假如……如果有假如的话。
我倒惟愿你仍是那个蹒跚学步,发音不全的娃娃,我会用百般的父爱呵护你;惟愿你仍是那个扎着小辫辫,跳着橡皮筋的丫丫,而我会丢掉手头的事,和你一起疯着,跳着,开开心心地陪着你;惟愿你仍是那个带一点点叛逆,使起气来,便不言不语,一天里难得开颜的抠气宝。我会更加理解你,不会给你过多的责罚。可是,可是,这一切,能重来么!你心地善良,单纯,好助人为乐,我们很赞赏,这是你的优点,可是,孩子,农夫与蛇的故事听说过吗?善良也应有底线,也应看清面对的是什么人,你说我说得对吗?你人生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往后的路还很长很长,前进的路上,少不了荆棘与坎坡,孩子,请记住,当你面对时,愿你微微一笑,挺胸,抬头,从容而过,好吗?孩子,你十八了,己成人了,爸爸祝你生日快乐的同时,期望你永远平安快乐,梦想成真。
作者简介:李子,笔名小馒头,高中毕业,时有文稿发于平台媒介。
投稿须知
本刊是综合性读物,常年面向文字爱好者征稿。
1、作品须授权独家原创,是否采用十日内将予以答复。
2、稿费按当次作品赞赏的一半发放 ,无赞赏无稿酬,5元以下则免发。
3、为了方便赞赏发放 请加
4、本平台概不负责版权纠纷。
5、投稿邮箱:
1625213104@qq.com。
让我们一起静静聆听文字里花开的声音。
墨海一斋微刊
2017年9月1日
点击“阅读原文”打开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