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修养的人从不做这件事
作者:歆小迪
戳上方绿标听主播海音朗读音频
01
昨天一大早到办公室就嗅到一股异样的气氛,不一会儿领导就召集大家开会,会上大领导铁青着脸宣布奋战一个月的竞标落选了。
原因是我们竞标方案中的一个数据不够准确,被对方boss认为不专业而出局了。
而这个数据是经过几个组层层核实过的,看到各组经理都默默接受领导的批评,大家谁不敢啃声低头看着桌面,虽然提交方案前各个数据都经过了大领导的审批,但毕竟还是有责任。
正在这时一个声音打破了沉默,二组经理阴阳怪气的说,其实提报方案之前我就觉得这个数不够严谨。
大领导斜眼看着他说,那当时你为什么不提出来?不要总是马后炮。那位经理悻悻的低下了头。
会后从大家的议论中才得知,那位经理经常对别人做的事情放马后炮,大家都反感他这个毛病,几次被人呛怼。这次还被大领导当众顶回去,可能长记性了吧。
那些热衷于放马后炮的人,可能就是想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聪明,殊不知那样做很惹人讨厌,也很没有修养。
02
马后炮也许能让自己得到短暂的满足感和优越感,但恰恰是这样更能反映出你心底的虚伪与浅薄。
像二组的那位经理一样,他只是想哗众取宠,其实事前他根本没有想法,事后又想显示一下自己的“博学”;“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犯错,一点也不专业”,但这么做除了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令人生厌,无济于事。
大伯家的表妹前几天抱着孩子回了娘家,说日子没法过了要和妹夫离婚。原来一向温文尔雅的妹夫私下里居然参与赌博,将家里存款输了个精光,还把房子抵押给了高利贷。
我去看表妹的时候,伯母正在唾沫横飞的骂表妹,见我来了立马转过来对我说:
“我一开始就觉得那小子不靠谱,不是个过日子的人,她非要嫁,现在好了吧,家都给他败光了,以后她们娘俩只能喝西北风了......”,
二伯母也在旁边帮腔,我也早觉得那小子心术不正,迟早要捅出篓子,你看让我说准了吧。
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表示着自己的先见之明,气的表妹抱了孩子要跳楼,好在被大伯拦住了。
想当初,表妹领妹夫回家时,伯母非常满意,觉小伙子长得帅,有房有车,又在机关工作,真是理想中的女婿,还经常向周围的亲戚炫耀呢。
以至于二伯母不无羡慕的说自己的女儿要是也能找一个这样的对象,她就安心了。可现在她们好像忽然失忆了,不承认自己当初看错了。
事实上,当初除了大伯所有人都看好这门亲事。因为大伯去妹夫家走了一趟,得知妹夫的父母都爱赌博,有时玩的还挺大,尤其是逢年过节家里简直就是免费麻将馆,上场玩的看热闹的络绎不绝。
大伯回来后就不同意这么亲事了,他觉得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难免带有恶心,让表妹再考虑一下。可表妹和伯母都说没有问题,小伙子是他们家的一股清流,不能一概而论。
现在出事了,大伯也没有说“你们当初如果听我的,现在就不至于落到如此地步”的话,而是积极处理问题,并制止那些事后诸葛的角色说那些让人崩溃且没有意义的话。
其实事前没有看出来也没关系,毕竟不是谁都有预知能力,但伯母马后炮的推卸责任方式令表妹心寒。
记得姜昆《电梯》的相声里有个领导人物喜欢说一句话“你看看,我早就看出来了,我就是不想说”。这种事前不说,事后跳出来贬低当初拿主意或决策的人,做法实在有点low。
一个有修养的人从不马后炮,即使你事前真的提醒过,也无需说出来让对方难堪,毕竟现在说不说都没有意义了,不如保持缄默,积极想对策更暖心。
03
十一假期,与朋友两家一起到城市周边的农家院玩,以前都没有去过不熟悉路线,我说咱们找个去过的人打听一下路线吧,免得迷路。
两个男人不约而同的说不用那么麻烦用导航就行了,现在导航可准确了。看着他们笃定的样子,我也没再坚持,于是我们跟着导航一起上路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高速行驶,我们拐进了两边开满油菜花的农田的小道上,车子颠簸的驶过田间小道,眼前出现了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车子还未停稳时,孩子们就迫不及待的要求下车。
可当我们下车后才发现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并非是可以接待游客吃喝玩乐的农家院,原来我们下错了高速口。
这时已经下午两点了,孩子们都饿坏了,吵着要吃饭。我忍不住埋怨老公,不请教别人全信导航,害的我们大家走了好多冤枉路,还浪费不少时间,返回时天都黑了。
朋友却一点也没有不耐烦,说我们刚才去的地方风景不是很美吗?这趟绕路很值,去晚了我们可以住在农家院,让孩子们体验一下不一样的地方也不错,终于在下午3点多到达了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在那里我们吃了农家的大锅饭,住了农家的大炕,孩子们见识了城里难得见到的景象,玩的格外开心,这都归结于朋友的豁达,没有马后炮的埋怨,让大家不愉快。
曾经跟团旅游就遇见两口子,因为一件小事,女方事后诸葛亮不依不饶埋怨了一路,最后以吵架而告终,弄的两人一路闷闷不乐,好好的假期就这么糟蹋了。
心理学大师萨提亚说过,“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应对方式才是问题。”
04
生活中你是否经常听到:
“我就知道事情会这么发展”,
“早跟就你说过这么做不行,你就是不听!”,
“当初就觉得那家单位不怎么样!”等等。
很多时候,人们则往往出于让自己显得聪明的动机,而成为事后诸葛。
就像如下场景:
当你创业失败时你的朋友一脸惋惜地跟你说:“我早就觉得你那个项目不行。”
当你与客户大战三百回合终于拿下大单时,同事一脸羡慕地跟你说:“我早就觉得这个客户最好说话了。”
当你们不幸堵在上班高峰期的车队里时,朋友一脸遗憾地跟你说:“我今天出来时候就觉得这条路会堵车。”
这样的“马后炮”在你我身上都发生过。
那么人为什么爱当事后诸葛?
一般来说,马后炮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意为之,他们这么做是为了达到某些目的;另一种是无意为之,它是人们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真有先见之明。不管那种都是没有素养的行为。
遇到问题时听到有人放马后炮,大家都会感到心里不舒服,甚至有火上浇油的效果。
而对于爱放马后炮的人来说,因为他们总爱在事后显得自己有见地,去否定别人的努力,这通常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和嫌恶。
尤其在团队里,如果有人爱放马后炮,会让人觉得他们没有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不能客观对待错误,因此避而远之。
你可能因一时的马后炮达到了趋利避害的目的,但你之后可能会失去别人的尊重与信任。
因此,不要因为想获得有利结果的好处,或避免承担不利结果的责任,而这么做,否则会折损你在别人心中的形象。
只有那些虚荣自大或懦弱的人的人,才喜欢在事后高谈阔论,以便凸显自己的聪明或推卸责任。
知乎有人问:爱放马后炮的人心里怎么想的?众多分析中高赞回答是:一种没有风险,低廉的"外露智慧"的行为模式。
能做到不对别人做的事情放马后炮也是一种美德。
有人问沃伦·巴菲特:“你认为查理·芒格的那些道德品质给他的成功做出巨大贡献呢?”
巴菲特回答说:“他为人诚实正直,他做的总比他分内事情多,而且从来不抱怨其他人做了什么。我们合作了40年,他从来不对我做的事情放马后炮。我们对许多事情的看法有时会有分歧,但他是个完美的合伙人。”
你看不马后炮就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品质。
因此,我们做不到先见之明不要紧,但最好不要放马后炮给别人添堵,总有“后见之明”是极没有修养的。
● 文末配乐:谢安琪 - 喜帖街 ●
作者简介∶歆小迪,食品科学工程硕士,一个醒的早起的晚的80后,爱读书,好独处,白天职场晚上写作。个人公众号:歆小迪,简书@歆小迪。本文首发波踏读书,转载授权请联系波踏君,微信号: yt89362911
图片来源于花瓣
波踏读书
每晚十点 陪你入眠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