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安·巴恩斯的名言名句
1、如果我问您:“什么是人生?”您可能会回答说,说来话长,那不过是一种巧合。
因而,问题仍然存在,是什么样的巧合呢? ----《柠檬桌子》
2、生活是一场骗局,一切都在证明。过去我只是猜想,现在我已确定。 ----《10 1/2章世界史》
3、时间先安顿我们,继而又迷惑我们。我们以为自己是在慢慢成熟,而其实我们只是安然无恙而已。我们以为自己很有担当,其实我们十分懦弱。我们所谓的务实,充其量不过是逃避现实,绝非直面以对。 ----《终结的感觉》
4、看到你也十分喜欢家庭女教师,我自己也变得兴奋起来。在饭桌前,我的双眼一直在惬意地观察她微微隆起的乳峰。我相信她每次吃饭都有五六次注意到这一点,她看上去就仿佛沐浴在阳光中。将乳房的曲线比作堡垒的斜堤,这个比喻多么美妙。当丘比特们向城堡发动猛攻时,纷纷摔倒在这里。(用我们酋长的声音来说)“哦,我当然知道要用什么样的大炮朝着那个方向开火。” ----《福楼拜的鹦鹉》
5、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他对我说:“人生只不过是死亡的仓促反应。”
我告诉他别胡思乱想,在我们前面还有最美好的年华。 ----《柠檬桌子》
6、人生已然开始,益处已然获得,损毁已然造成。 ----《终结的感觉》
7、人们莫名其妙的为这事激动。他们把这看得比最新失业人数或邮票价格更严重。而且,坏事大都出在别人那里。有那么一团毒气,人人都在跟踪,好像在气象图上跟踪一块有趣的低气压区的漂移。有一段时间,人们不再买牛奶,买肉也要问清肉的来源。不过,人们很快就不再担心,然后抛之脑后。 ----《10 1/2章世界史》
8、二十几岁的时候,即使你对你的志向和目标很迷茫,很不确定,你却能强烈地感受到生活本身是什么,生活中的你是什么样子,会变成怎样。后来,这种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相互交叉,前后纠缠,虚假记忆日渐增加。想当初,你能记住你短暂人生的全部。后来,记忆变成了一件百衲衣。 ----《终结的感觉》
9、我们不要操之过急,一下把什么都搞清楚。把问题交给暴躁的无知眼光。……二十个?知情的眼光问道。
宗教衰微,偶像尚存;故事已被淡忘,但其象征却仍具吸引力(无知的眼光获胜——这对于知情的眼光而言是何其残酷)。(伤感爱情故事 www.wenzhangba.com)
灾难变成了艺术;但这绝不是一个淡化工程。这是释放,放大,解释。灾难变成了艺术:说到底,本来就该如此。 ----《10 1/2章世界史》
10、你可以用两种方式来定义网,这取决于你的视角。通常,你可以说它是一种用于捕鱼的有网眼的工具。但是你也可以在保全逻辑的前提下,反其道行之,像一位诙谐的辞典编纂家那样去定义网:他称之为用线绳联结起来的洞眼的集合。 ----《福楼拜的鹦鹉》
11、历史就是胜利者的谎言。
历史就像打嗝似的。总是那套把戏,一直都在专职与反抗,战争与和平,繁荣与贫穷之中排灰。
不可靠的记忆与不充分的材料相遇所产生的确定性就是历史。 ----《终结的感觉》
12、他失败的神态中并无颓唐之感;相反,他的气质源自一种心甘情愿的自我认同,他知道自己本来就不是成功的料,所以他的责任仅仅是确保自己以正确而体面的方式去失败。当我们聊到他那本戈斯传记可能无望完成(更别说出版了)时,他停了下来,压低了声音:
“但不管怎么样,我有时会怀疑戈斯先生是否能同意我正在做的事情。”
“你的意思是……”我对戈斯知之甚少,但我瞪大的双眼似乎再清楚不过地暗示着裸体女洗衣工,混血私生子和被肢解的尸体。
“哦,不,不,不是。我指的是写他的这种想法。他也许会认为这事有点……卑鄙无耻。” ----《福楼拜的鹦鹉》
13、那部片子里有一段是报道一个实验,测量利己意识取代利他意识的临界点。研究人员抓来一只刚生过小猴的母猴,把它放进一个特别的笼子里。母猴正在喂养和梳理小猴,那镜头就和实验者妻子们的母爱相差无几。然后,研究人员转动一个开关,开始加热笼子的金属底板。起初,母猴难受地乱跳,然后开始大叫,之后又试着两腿交替站立,但一直把小猴抱在怀里。底板更烫了,母猴的痛苦也更明显。到某一时刻,底板的热度无法忍受了,用实验者的话来说,母猴只能在利己意识和利他意识二者之间做出选择。要么为了救自己的后代而忍受剧烈痛苦以至于丧生,要么把小猴放在底板上,再站上去,以保自己不受痛苦。在每一种情况下,利己意识早晚都会战胜利他意识。 ----《10 1/2章世界史》
14、也许她是对的,他俩是应该努力一起变老,然后指望著时过境迁,心髒变得冷漠坚硬起来。 ----《柠檬桌子》
15、看到了一个不善表达的男人最后的孤注一掷。希望以自己最好的状态见到她。23年来不断演练那个故事,希望她愿意听,能喜欢。真是很卑微的心愿,卑微到他默默的把残疾的手藏在床单下面。爱上别人的时候,我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柠檬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