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并非如此的美句摘抄
●想被了解,又不曾敞开心扉。也许并非如此,只是还不曾了解自己。
●一个人的外表是由很多条件构成的。有很多是无法靠自己的意愿改变的,例如叫被他人调侃长得矮的人想办法长高,就是一件很过分的要求。但也有些条件并非如此。当知道自己不被他人认同的时候,其实已明白能改善的条件大致有多少。像穿着打扮之类的,是最容易改善的,无论当事人有没有意识到,大家多多少少都会注意别人是否认同自己。逼迫他人放弃去注意或努力改善这些条件,认同最原始的自己,你不觉得很蛮横吗? ----冈崎琢磨《咖啡馆推理事件簿》
●世上确有失忆,而且失忆并非弄不清自己是怎么晕晕乎乎从酒吧回到家,或者不记得在酒吧里聊了些什么趣事。不,失忆并非如此,那是一片深不见底的漆黑,几小时又几小时的时光不见了踪影,永远无法记起来。 ----宝拉·霍金斯《火车上的女孩》
●「丑小鸭」是带给丑陋的人希望的故事──说不定有人这么以为,不过事实并非如此,会有这种肤浅理解的只有一时兴起的格林童话厨。那个故事里面不存在希望,单纯只是以美丽为名的暴力否定丑陋的存在,于是遭到否定的一方又以加倍的美丽展开报复这样的故事罢了。故事里没有友情还是努力介入的余地,完全以血统制霸。假设把童话视为人类心理的根源,安徒生描写的等于是丑陋无法获得肯定,令人惊恐又残酷的事实。
●冰冷房间的一隅
若射入的是一缕夕阳
近看不带任何情感
亦不曾背叛
日复一日孤独一人
即是我单纯日常
没有只字片语
直至长日将尽
就好比不识温柔为何物
亦不知温柔的温度
一切并非如此简单
所谓心的距离
冰冷房间的一隅
我小小地瑟缩着 ----《K》
●若观点带来好的结果,则论证者会诉诸听者的希望,而该希望有可能只是痴心妄想。相反,若观点带来坏的后果,则论证者会利用听者的恐惧。例如,借用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中的话:“上帝若不存在,人们便能为所欲为。”撇开有关客观道德的讨论,即使一个纯物质的世界的确会带来显而易见的可怕后果,这也不能用来说明上帝的存在。
但我们应该记住,只有当这种论证方式被用来衡量命题的真假时,它才是错误的。若用于处理决策或政策,则并非如此。例如,由于担心对选民生活产生不利影响,政治家可能会反对加税,而这是合乎逻辑的。本书将提到论证中的多种“无关转移”(Red Herring),本项谬误便是其中之一,因为它巧妙地使论证偏离了最初的命题—这一次,是偏离到“命题的结果”。 ----《神逻辑》
●别以为人人都像他一样好脾气,就这么一直包容、谦让着你,你可知,他本来并非如此性格,但为了你,他努力地改变,现在你却不要他了,你以为人人都一定会爱上你,都能为你而改变吗?答案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你也该学会为他人改变自己了,纵使不愿意。
●拍照。
摄影是时间的行为,
是要从时间里摄取些什么,
是另一种形式的永恒。
人们总是猜测,
那从时间里夺得的瞬间,
就在摄影机前面。
事实并非如此,
摄影乃是一种
双向的行为:
向前
和往后。
是的,也可以“往后进行”。 ----维姆·文德斯《一次:图片和故事》
●所有的下堕落行为都伴随着快感,摔破一个罐子,与长时间塑造和建设一个罐子,前者让你享受到更为强大的自我幻想。觉得自己具有力量。但事实并非如此。行动应该携带和突破重力而上升。——第27页 ----安妮宝贝《眠空》
●有些时候,你觉得一个人所说的话都对,其实并非如此,只是你选择相信那是对的。
●坐在咖啡馆里或驾驶汽车的现代人通常会有自鸣得意的感觉。他们认为,自己在智力上肯定胜过那些在非洲苦苦挣扎了数百万年的狩猎——采集者。但事实并非如此。与现代都市人相比,那些狩猎——采集者更加能力非凡。相对上一个冰期的人类相比,现代男性的大脑尺寸减少了10%,而现代女性的大脑尺寸则减少了14%。……如果你怀疑我们的文明会在多大程度上将我们变成自我驯服的无能动物,那么看看周围世界你就明白了。 ----安德鲁·玛尔《BBC世界史》
●是否全力以赴
全由自己决定 虽然心里这么想
并非如此 完全不是这样
现实总是超乎想像
心理准备仍连1mm也不到
●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很傻。总会幻想着自己喜欢的人喜欢自己,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从日本本地的“铭柄”进行分类的话,日本全国的真正好牛肉其实相当不少。
其中要注意的是,同为宫崎县产,但 “宫崎牛”的肉质要优于“宫崎和牛”;同样,“仙台牛”也要优于“仙台黑毛和牛”。尽管名称越长看起来越“高级”,但事实并非如此。 ----《食帖04:肉!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