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木心丨把生活过成艺术,就能成为艺术家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木心丨把生活过成艺术,就能成为艺术家

2018-01-08 12:04:32 作者:乐阳 来源:民国文艺 阅读:载入中…

木心丨把生活过成艺术,就能成为艺术家

  生活是好玩的多年以后,木心记得第一次在乌镇最高、最气派的的沈家被招待,吃到的是巧克力和花旗蜜桔。他脱口而出:“我一直以为作家都穷得很。”

  十四岁的少年愣头愣脑,沈雁冰答得也中规中矩:“穷的时候,你没有看见。”

  在孙家大宅院里,木心吃的是莹白的暖暖香梗米粥配姑苏酱鸭,第一次吃到这西洋的美食,味蕾被刺激出新的感觉,一如沈雁冰身后书架里的福楼拜、尼采,为他打开一扇扇新的窗,在暗夜里透出不同的光。这与家中私塾里念的孔夫子,那是不一样味道

  1946年,木心就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20岁的小鲜肉“神气得很”。昨天一身窄袖黑天鹅融西服、白手套的“比亚莱兹”式打扮,今天又是“少年维特”的黄色套装,明天换上白裤、白色机皮靴,比爱俏的上海小姐还摩登。

  摩登青年木心崇尚西洋,热爱美食。上海人把吃西餐叫做吃大菜,是很摩登风光的。纯粹的西餐对不了上海人的口,被中国厨子悄悄地做了改动,被人发现,美其名曰“海派西式”。

  比如那个美味甲天下“起司炸蟹盖”,将大闸蟹蒸后踢出膏肉,填入蟹的贝壳中,洒一层起司粉,烤熟上桌,以姜汁镇江香醋佐餐。中西合璧,即赶了吃大菜的时髦,又满足了固执的中国肠胃。自然是摩登青年木心的最爱。

  这一如木心的画作。学的是林风眠,却被陈丹青看出了达·芬奇,不似厨子们偷梁换柱小心翼翼,木心激动得很,他爱的就是这中西合璧,一如美食的世界大同,艺术也是如此,只要是美的,都能揉进作品里。

艺术家是要有所牺牲的

  1949年到1980年,木心三次入狱。所有的美术、文学作品化为乌有,就像一个土豪被烧光了家产。很多土豪无法面对呕心沥血地积累被人践踏销毁,选择结束生命。木心没有,他想念生活的味道,留恋这世间

  想念上海滩的红烧秃肺、生炒圈子、虾子乌参、白糟腌青鱼、春笋火腿川菜槽……口舌生津,心生意念,我还得活着,活下去,再把那些美食吃个够。

  只是现在难熬啊,好不容易看见一个熟人,他抓住他的胳膊,道:“给你三角五分,帮我买一客小白蹄带进来。”小白蹄虽然比不上蒜蓉红焖大肠的大场面,好歹解个馋。

  吃完小白蹄,他继续写交代,写的全是自己东西散文诗歌、乐谱,密密麻麻,65万字,如同天书。

文学是可爱

  1982年,木心去了美国。他触摸到自己的野心还在,在异国他乡愈发膨胀得厉害。这野心却不是绘画,而是文学。他以每天7000字的速度开始码字。当然,他依旧是个美食家。赚了点小钱,便去买生煎包子吃。一个鸡蛋,他能吃出12种花样。

  隔着太平洋,瓷国美食成了遥远的“床前明月光”。

  他将中国的菜系分封领地、加官进爵。比如那京菜,菜中缙绅;粤菜,菜中丽姝;川菜,纵横家;扬菜,出将入相者。上海菜精灵古怪,如极会察言观色的如夫人,深得他的喜爱。

  即便是那最惭愧最低档的阳春面,在记忆里也成了“宁静早已致远,淡泊正在明志”的谦谦君子。“象牙白细条齐齐整整卧在一汪晶莹的油水里,洒着点点碧绿蒜叶屑,是都市之食中最有书卷气的。” 

  隔岸观美食,有一种心痛的艳羡。一如隔着历史洪流看民国时代。那时的男子既能天地广阔任高飞,也能灯下缱绻着文章,那时的女子既能聘婷吟唱四月天,也能金戈铁马洒热血

  当木心开讲《文学回忆录》,陈丹青们茫然。木心愕然:“原来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啊?”老先生,你应该亲身经历过,多少记录毁于文化灾难?你正在将那个时代的沉淀声音传递而来。这世间,还有几个你?

把生活过成艺术,就能成为艺术家

  晚年的木心回到乌镇。豪宅,管家、保安、厨师、阿姨,甚至还配了两只狗,玛利亚和莎莎,他并不在意,因为“其实我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唯一不满的是厨师,抱怨他烧菜太咸。他在自己的世界里依然记挂自己的味蕾,他该是有多想活着,有多热爱这凡尘人世

  作者简介:

  乐 阳网络写手,热爱文字、视觉、听觉艺术,享受生命中每一个动人细节,关注女性心灵深处的每一丝感动喜欢乐阳文字的朋友,可以关注他的公众号:乐阳与我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加关注

  本文编者微信公众号“民国文艺”介绍:那是一个大时代,那是一个胡适、林语堂、沈从文、鲁迅、齐白石、徐悲鸿、张爱玲徐志摩、林徽因等群星璀璨大师辈出的时代!让我们跟随着大师的足迹,一起领略那个伴随着清新壮阔的文艺复兴的民国大时代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