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复的名言_关于沈复的名言
●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 ----沈复《浮生六记》
●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即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生之法也。 ----沈复《浮生六记》
●“识趣之人看美人,三分容貌有姿态等于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态等于三四分……” ----沈复《浮生六记》
●芸则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良辰美景,不放轻过。 ----沈复《浮生六记》
●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芳草。但见白云飞去,更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沈复《浮生六记》
●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妍之候,而余则恍同林鸟失群,天地异色!
每当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对景怀人,梦魂颠倒。
及抵家,吾母处问安毕,入房,芸起相迎,未通片语,而二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此身矣。
是夜,月色颇佳,俯视河中,波光如练,轻罗小扇,仰见飞云过天,变态万状。
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皆自作孽耳。 ----沈复《浮生六记》
●其每日饭必用茶泡,喜食芥卤乳腐,吴俗呼为臭乳腐,又喜食虾卤瓜。此二物余生平所最恶者,因戏之曰:“狗无胃而食粪,以其不知臭秽;蜣螂团粪而化蝉,以其欲修高举也。卿其狗耶? 蝉耶?”芸曰:“腐取其价廉而可粥可饭,幼时食惯,今至君家已如蜣螂化蝉,犹喜食之者,不忘本出;至卤瓜之味,到此初尝耳。” 余曰;“然则我家系狗窦耶?” 芸窘而强解曰:“夫粪,人家皆有之,要在食与不食之别耳。然君喜食蒜,妾亦强映之。 ----沈复《浮生六记》
●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一任他人情反复,世态炎凉,优游闲岁月,潇洒度时光。 ----沈复《浮生六记》
●来时风月多,去时霜满面。 ----沈行之《坎坷记愁》
●置之檐下与芸品题:此处宜设小阁,此处宜立茅亭,此处宜凿六字:“落花流水之间”,此可以居,此可以钓,此可以眺。 ----沈复《浮生六记》
●余尝曰:‘惜卿雌而伏,苟能化女为男,相与访名山,搜胜迹,遨游天下,不亦快哉!’芸曰:‘此何难。俟妾鬓斑之后,虽不能远游五岳,而近地虎阜灵台,南至西湖,北至平山,尽可偕游。’余曰:‘恐卿鬓斑之日,步履已艰。’芸曰:‘今世不能,期以来世。’余曰:‘来世卿当作男,我为女子相从。’芸曰:‘必得不昧今生,方觉有情趣。 ----沈复《浮生六记》
●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 ----沈复《浮生六记》
●余年十三,随母归宁,两小无嫌,得见所作。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其福泽不深,然心注不能释,告母曰:“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 ----沈复《浮生六记》
●时当六月,内室炎蒸,幸居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板桥内一轩临流,名曰"我取",取"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意也。檐前老树一株,浓荫覆窗,人画俱绿,隔岸游人往来不绝。此吾父稼公垂帘宴客处也。禀命吾母,携芸消夏于此。因暑罢绣,终日伴余课书论古,品月评花而已。芸不善饮,强之可三杯,教以射覆为令。自以为人间之乐,无过于此矣。 ----沈复《浮生六记》
●洁一室,开南牖,八窗通明。勿多陈列玩器,引乱心目。设广榻、长几各一,笔砚楚楚,旁设小几一,挂字画一幅,频换。几上置得意书一二部,古帖一本,古琴一张。心目间常要一尘不染。 晨入园林,种植蔬果,芟草,灌花,莳药。归来入室,闭目定神。时读快书,怡悦神气;时吟好诗,畅发幽情。临古帖,抚古琴,倦即止。知己聚谈,勿及时事,勿及权势,勿臧否人物,勿争辩是非。或约闲行,不衫不履,勿以劳苦徇礼节。小饮勿醉,陶然而... ----沈复《浮生六记》
●年方十五,若遇《浮生六记》
与《幽梦影》,虽有静心无敬意,是为不解,全不入心耳;而今,偶拾之,叹其妙趣多矣。身止,步止,眼动,心动,幽幽趣意自书出,隆隆雷声自音消,此遇稀且惜,概中六和彩。
重读仓央嘉措诚挚之恋,
多读曾老先生治识之智。
初读沈复之慧心闲适,
笑读张潮之中肯通达。
想到古徽州的歙县逛逛,顺便问问张潮是月饼届的五仁月饼吗?
越来越觉得,遇到一本自己能读懂的书真的很难,就像vampire进入他人房间时,需要得到主人的许可后方可入内。有些书,怎么样都不是你的菜,而有些书,从第一句开始就能感觉到,嗯,对了,是我的菜。人生观,价值观相同,说到底,就是心与脑能彼此跟得上。同到通,再由通到统,是易的过程,好一个渐字了得。
●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 ----沈复《浮生六记》
●庭中有木犀一株,清香撩人。有廓有厢,地极幽静。移居时,有一仆一妪,并挈其小女来。仆能成衣,妪能纺绩,于是芸绣、妪绩、仆则成衣,以供薪水.余素爱客,小酌必行令。 ----沈复《浮生六记》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沈复《童趣》
●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看那秋风金谷,夜月乌江,阿房宫冷,铜雀台荒,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机关参透,万虑皆忘,夸什么龙楼凤阁,说什么利锁名僵。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 ----沈复《浮生六记》
●这蘸满墨汁的第一笔,则温柔地勾出一句:“天之厚我可谓至矣。”而陈芸,是此生苍天对他最丰厚的恩赐。 ----沈行之《闺房记乐》
●鸿案 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家庭之内,或暗室相逢,窄途邂逅,必握手问曰:“何处去?”私心忒忒,如恐旁人见之者。实则同行并坐,初犹避人,久则不以为意。芸或与人坐谈,见余至,必起立偏挪其身,余就而并焉。彼此皆不觉其所以然者,始以为惭,继成不期然而然。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日:“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斯言诚然钦? ----沈复《浮生六记》
●余与琢堂冒雪登焉,俯视长空,琼花飞舞,遥指银山玉树,恍如身在瑶台。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冷。 ----沈复《浮生六记》
●是年七夕……。是夜月色颇佳,……芸曰: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性否?余曰:……若夫妇同观,所评论着恐不在此云霞耳。 纳凉赏月到处有之,夫妇同赏的确令人羡慕…… ----沈复《浮生六记》
●时方七月,绿树阴浓,水面风来,蝉鸣聒耳。邻老又为制鱼竿,与芸垂钓于柳阴深处。日落时登土山观晚霞夕照,随意联吟,有“兽云吞落日,弓月弹流星”之句。少焉月印池中,虫声四起,设竹榻于篱下,老妪报酒温饭熟,遂就月光对酌,微醺而饭。浴罢则凉鞋蕉扇,或坐或卧,听邻老谈因果报应事。三鼓归卧,周体清凉,几不知身居城市矣。篱边倩邻老购菊,遍植之。九月花开,又与芸居十日。吾母亦欣然来观,持螯对菊,赏玩竟日。 ----沈复《浮生六记》
●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沈复《浮生六记》
●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绵绵此恨,曷其有极! ----沈复《浮生六记》
●情深不寿,寿则多辱。 ----沈复《浮生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