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关于杜牧的语句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关于杜牧的语句

2018-04-06 23:26: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关于杜牧的语句

  ●枉梦空
从茂碧清往回春,近水亭台道情浓。
遥念杜牧扬州梦,桥无明月萧无踪。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杜牧《秋思》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

  ●唐以前的几千年,北方一直是中国文化中心,是主流文化的基地。五代时期,南北文化分向发展,然后文化中心转移到南方。五代之前,中国的人才多出自北方;五代之后,中国的人才多出自南方。唐代的文学家基本上都是北方人,如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孟浩然、王维、岑参、王昌龄、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杜牧等,都是北方人。五代之后到了宋代,诗文的名人又几乎都是南方人了,如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王安石、曾孔、苏洵、苏轼、苏辙、陈师道、秦观、范仲淹,刘永等。唐代和宋代之间隔了一个五代,变化就如此之大。最明显例子,“唐宋八大家”,唐二家全是北方人,宋六家全是南方人。 ----陈传席《西山论道集》

  ●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指醉人头。 ----杜牧

  ●江南的三月烟雨迷离,三生杜牧的十里扬州,是否,已是满城飞絮.........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杜牧《紫薇花》

  ●我有苏轼的竹杖芒鞋,一蓑烟雨里,徜徉人生无尽路。
我有杜康的陈年佳酿,一醉杏花村,不问平生无限事。
我有杜牧的水村山郭,千里莺啼中,惯看烟雨画楼台。
我有窦巩的骏马大堤,万条斜柳下,踏遍春泥半是花。
我有叶绍翁的屐齿苍苔,满园春色时,扣门欲赏红杏姿。
我有王昌龄的陌头翠楼,一见杨柳色,愁起悔教觅封侯。
我有李白的烟花扬州,三月西辞后,孤帆远影独登楼。
我有杜甫的痛饮狂歌,千里相逢后,不愧诗书为谁雄。

  ●向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杜牧《州》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荣辱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

  ●【杜紫薇】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喻。

  ●我们也不能听杜牧说:“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就说杜牧“性泛滥”,不道德。我们更不能说王小波,贾平凹等素质低,没文化,就会露骨的描写性,为了博眼球。因为艺术来源生活,敢于直面生活的人,反而我觉得是可爱的人,反而是心怀敬畏的人。 ----灵遁者《非线性波动》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杜牧《叹花》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晚风 。 ----杜牧《鹭鸶》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杜牧

  ●从唐代诗人风格,能想象出他们来到现代的创作状态。李白一边豪饮一边在纸上醉醺醺地划拉,嘴里哇啦哇啦说个不停,眼睛始终看着天空,谁也不搭理。旁边白居易小口小口地抿,还不时斜眼冲你偷偷一乐,自拍一下发朋友圈显摆;杜甫皱着眉头远眺窗外,一根一根地抽着闷烟,抽两口,递给贾岛。贾岛接过烟叼在嘴里,继续埋头翻字典,不知不觉被烟屁股烫了嘴。王维和韩愈都昂首挺胸,边跑步边琢磨,只不过王维是在野外跑半马,韩愈是在跑步机上听歌。李商隐不管那些,一个人靠着沙发吸着**,双眼迷离。在沙发后头,李贺早被冰*毒*干翻了,躺在地板不省人事。杜牧实在受不了屋子这股子味儿,捂着鼻子冲出去,打算上天台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发现陈子昂早就在了,正靠着栏杆跟那儿哭。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

  ●唐?杜牧
兰溪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唐?刘禹锡
重送鸿举师赴江陵
西北秋风凋蕙兰,洞庭波上碧云寒。
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诗合掌看。
唐?刘商
与于中丞
万倾荒林不敢看,买山客足拟求安。
田园失计全芜没,何处春风种蕙兰。
唐?刘谷
和三乡诗
兰蕙芬芳见玉姿,路傍花笑景迟迟。
苎萝山下无穷意,并在三乡惜别时

  ●虬:一般把没有生出角的小龙称为虬龙,是成长中的龙。故古文献中注释:“无角曰虬,有角曰龙。”另一种则说幼龙生出角后才称虬。 两种说法虽有出入。唐代诗人杜牧在《题青云说》诗中就有“虬蟠千仞剧羊肠” 之句。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杜牧《鹭鸶》

  ●(38)第一次见到桃花,她只是一个7岁小女孩聪明伶俐活泼顽皮,口里背诵着李白的“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再见她是第二个7年,14岁的少女清新秀丽楚楚动人,虽然像个大姑娘般端坐桌前拿着绣花针专心做女红,但眉目间依然还透着纯真孩子气。第三个7年他带着贵重的聘礼和桃花的两幅画像准备迎娶她时,却被告知桃花已是两个孩子母亲。想起杜牧诗句【叹花】“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杜牧《紫薇花》

  ●樽香轻泛数枝菊,檐影斜侵半局棋。 ----杜牧《题桐叶》

  ●去夏疏雨余,同倚朱阑语。
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
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
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 ----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杜牧《怅诗》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杜牧《怀吴中冯秀才

  ●肆晚唐雪
张祜:高才何必贵
杜牧:俊赏小杜郎
李商隐:无题亦伤感
温庭筠:花间一飞卿
鱼玄机:花落钓人头
陆龟蒙:江湖陆散人
黄巢:满城黄金
高骈:射雕英雄
司空图:扼腕为唐祭
罗隐:为瑞不宜多
韦庄:莫话明朝事 ----金鑫《长安大道连狭斜》

  ●奇怪的是,唐代的诗人们,写起诗来总喜欢说,他们当年如何如何登高瞭望昭陵,好像真有那么一回事。比如,在公元八五○年,杜牧即将离开长安,到湖州去出任刺史,就曾登上大雁塔附近的乐游原,写下那首《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里面就有一句“乐游原上望昭陵”,好像要跟太宗皇帝辞行,依依不舍样子。杜甫和许多其他唐代诗人们,也都写过类似的诗句。看来,唐诗中这些“望昭陵”的举动,都只是一种象征姿势,求精神上之寄托而已。长安城中是绝不可能望见昭陵的。 ----赖瑞和《杜甫的五城》

  ●骨清年少眼如冰,凤羽参差五色层。天上麒麟时一下,人间不独有徐陵。 ----杜牧《全唐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关于杜牧的语句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