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语句摘抄_关于庄子的语句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庄子《庄子·秋水》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出自唐李商隐名作《锦瑟》云: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引用此典。
现在回想,旧情难忘,犹可追忆,只是一切都恍如隔世了。一个“已”字,可怕至极。若非当初年少无知,何至如此!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庄子》
●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焉;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庄子《山木》
●《外物》的思想主旨其实就是一句话:外在事物不可能有客观确定的标准。现实与理想始终有差距:一是客观事物本身是不确定的,人的活动受客观条件制约;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判断是非难定,对错难分;三是每个人对自己命运的判断也是各不相同,期望也不同。 ----庄子《外物》
●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故由用谓之,道尽利矣。由辞谓之,道尽论矣。由天谓之,道尽因矣。 ----荀子《荀子·解蔽》
●我真的希望能找到我联系方式的朋友,同学,同学的同学,校友,老乡等能沾亲代故的人,比我优秀,比我有能力。这样我的尖酸刻薄永远没有机会傍上我,如果傍上我至少让我学得《庄子》的真髓。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庄子《庄子》
●我喜欢你,比喜欢老子庄子孟子孔子还要喜欢 ----宁财神《武林外传》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咰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焉" 【你又不是鱼儿 怎么知道鱼儿快不快乐?】 ----庄子《秋水》
●老子精炼奥妙,庄子汪洋恣肆,孟子庄严雄辩,墨子质朴生动,韩非子犀利明畅,荀子严密透辟,孔子圆融周到。
●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庄子
不挥霍青春,做好你想做的,
趁现在风华正茂,拓宽思维;
不浪费时间,做好你选择的,
趁当下时机恰巧,开阔视野;
不沉迷虚拟,做好你准备的,
趁现在年轻力壮,充值提升;
不白耗空转,做好你该做的,
趁当下踏实稳健,播种扎根。
●“原文”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
“译文”如果能够进入到追名逐利的环境中遨游而不为名利地位所动,君主能采纳你的意见就说,不能采纳你的意见就不说。不去寻找仕途的门径,也不向世人提示索求的标的,心思凝聚全无杂念,把自己寄托于无奈何的境域,那么差不多合于“心斋”的要求了。 ----庄子《庄子》
●译文 : [八疵]
1.不该自己做,硬要争着做,越俎代庖,叫做总;[zǒng];
2.不喜欢听、没人理会,也说个没完,叫做佞[nìng];
3.迎合对方,顺引话意,捡好听的说,叫做谄[chǎn];
4.不分是非的巴结奉承,叫做谀[yú];
5.喜欢背地里说人坏话,叫做谗[chán];
6.离间故交,挑拨亲友,叫做害[hài];
7.当面唱赞,背后放箭,叫做慝[tè];
8.不分善恶美丑,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暗中捞自己的好处,叫做险[xiǎn]。 ----庄子《庄子·杂篇·渔父》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庄子《逍遥游》
●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庄子
●玄学家们远离具体事物﹐专门讨论“超言绝象”的本体论问题。因此浮虚﹑玄虚﹑玄远之学可以统称为玄学。玄学家在魏晋时期大多是当时的名士,他们以出身门第、容貌仪止和虚无玄远的学识相标榜,成为一时风气。大部分玄学家主张毁弃礼法﹐倡导任性而为,只有少数依然维护着封建的伦理观念。玄学将《老子》《庄子》和《周易》看作经典,并合称为“三玄”。玄学家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和《庄子》注解《易经》。他们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把“无”作为世界的根本和世界统一性的基础,而“有”是各种物质的本体。玄学用思辨的方式讨论天地和万物的存在依据,形成了“贵无”和“崇有”两大派别。 ----王颖《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无师乎?
(以自己的成见作标准,谁没有标准呢?) ----庄子《庄子》
●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庄子《庄子》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庄子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庄子《庄子》
●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 释义:中原的君子,明白礼仪仁义的含义,却不能知道知晓人的心理、心灵. ----庄子
●夕阳又抹一道残红
又是一天的结局
也许,亦是一条命的结局
这一场梦又醒过
我是在读《庄子》,还是在读《佛经》......
●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 ----庄子
●易学并没有直接的学说体系,也没有固定的学术团体和核心人物,但是诸子百家的各学说中都有易家的影响。尤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家,如老子、孔子、庄子、邹衍等,更是直接通过对《周易》的创造性诠释,来阐发其哲学观、人生观和政治观。 ----王颖《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原文”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
“译文”道路是由人走出来的,事物是因为人们如此称呼而形成的。 ----庄子《庄子》
●“原文”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
“译文”帝王的德行,以天地为根本,以道德为中心,以顺应无为而治为常规。 ----庄子《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