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梁启超名言大全
1、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
百行业为先 ,万恶懒为首。 ----《敬业与乐业》
2、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少年中国说》
5、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熟的,一类是涉览的;因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读书指南》
6、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少年中国说》
7、相思树下说相思,思君念君君不知 ----《台湾竹枝词》
8、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煊赫! ----《少年中国说》
10、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11、梁启超说,凡是经过重重内乱的国家是不可能产生纯洁国民性的,内乱会在老百姓心目中培养起六种倾向:侥幸、残忍、彼此倾轧、虚伪狡诈、冷漠凉薄、苟且。
12、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13、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 ----《论公德》
14、中国治学传统的主流,是为致用而治学.西方知识分子的传统是单纯地追寻知识,即“为学术而学术”;而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是“学以致用”,即用以所学来“经世济民”.不以求利为目标,排除干扰,全力以赴地投入研究,才有可能作出真正的学术成果。过分注重知识的功利性,必然影响到对抽象学理的追求。人的聪明才智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作学术不能全力以赴,那么在真正的学术竞争中自然也就不会有位置.这种为“致用”而治学的风气发展到极端,就是“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的学风。而在这种学风下,也就没有什么学术可言了。“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夫学也者,观察事物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用也。应用此真理以驾驶船舶,则航海术也"
15、启超没有什么学问——可还是有一点咯
16、诸经、诸子、四史、《通鉴》等书,宜入精读之部,每日指定某时刻读它,读时一字不放过,读完一部才读别部,想抄录的随读随抄。 ----《读书指南》
17、人类文化所以能成立,全由于一人的知识能传给多数人,一代的知识能传给次代。我费了很大的工夫得一种新知识,把他传给别人,别人费比较小的工夫承受我的知识之全部或一部,同时腾出别的工夫又去发明新知识。如此教学相长,递相传授,文化内容,自然一日一日的扩大。倘若知识不可以教人,无论这项知识怎样的精深博大,也等于“人亡政息”,于社会文化绝无影响。 ----《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18、乃归未及一月,竟溘然长逝,年仅逾弱冠耳 ----《饮冰室诗话》
19、饮冰十年 难凉热血 ----《饮冰室文集》
20、婚姻丧葬、奉养父母、吃穿用度,如果没有制度予以节制,天下人都会把奢侈当作光荣、把节俭当作耻辱。 ----《王安石传》
21、梁启超曾言:“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在现实面前,好难,真的好难。
22、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最苦与最乐》
23、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24、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 ----《水调歌头·甲午》
27、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最苦与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