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格言
1、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shì),功成而不居。 ----《老子—第二张》
2、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德经》
3、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
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
4、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6、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道德经》
7、明道若悖;
夷道若颣;
进道若退;
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
大器免成;
大音希声;
天象无形;
道褒[隐]无名
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无味令人口爽。
9、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老子道德经》
10、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道德经》
1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
12、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道德经》
13、“如果道是一种有形的东西可以拿来献人,那人们会争着拿它献给君王。如果道可以送人,人们就会拿它送给亲人。如果道可以说得清楚,人们都会把它告诉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传给别人,那人们都会争着传给自己的子女了。然而上面说的那些都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一个人心里没有正确的对道的认识,那道就绝不会来到他心中的。”
14、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 故能成其大 ----《道德经》
15、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1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故为人处谦为下而能以下为上,统万人之心。) ----《道德经》
17、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道德经》
1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
20、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 ----《道德经》
21、美之为美,皆恶已;善之为善,皆不善已。 ----《老子的智慧》
22、有道无术 术尚可求 有术无道 止于术 ----《道德经》
2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
24、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道德经》
25、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26、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德经》
27、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译文]
假如我真的对大道有所了解,就会在大道上行走,唯一担心的是害怕走了邪路。大道十分平坦,但世人却喜欢走邪径。朝政腐败已极,弄得农田荒芜,仓库十分空虚,而人君仍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饱餐精美的饮食,搜刮占有富余的财货,这就叫做强盗头子。这是多么无道啊! ----《道德经》
2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德经》
2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道德经》
30、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何如?如梦之梦。
——庄子 《如梦之梦》
赏析: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可是如果梦不是梦呢?那么人生怎么办呢?就把它当做是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是一种比较超脱的境界,将人生比作一场梦,我们是做梦的人,也是别人梦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