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王国维名句欣赏
1、谁道江南春事了,废苑朱藤,开尽无人到。
高柳数行临古道,一藤红遍千枝杪。
冉冉赤云将绿绕,回首林间,无限斜阳好。
若是春归归合早,余春只搅人怀抱。 ----《蝶恋花·谁道江南春事了》
2、天涯。
还忆旧,
香尘随马,明月窥车。
渐秋风镜里,暗换年华。 ----《满庭芳》
3、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而来一人而已 ----《人间词话》
4、一事能狂便少年。 ----《晓步》
5、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第一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 · 晏殊《蝶恋花》 第二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 · 柳永《凤栖梧》 第三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间词话》
7、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 ----《人间词话》
8、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
9、几看昆池累劫灰,俄惊沧海又楼台。早知世界由心造,无奈悲欢触绪来。
10、百尺朱楼临大道。
楼外轻雷,不问昏和晓。
独倚阑于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霎车尘生树杪。
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蝶恋花 · 百尺朱楼临》
11、人生只似风前絮,
欢也零星。悲也零星。
都作连江点点萍。 ----《采桑子》
12、人生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间词话》
13、水抱孤城,雪开远戍,垂柳点点栖鸦。晚潮初落,残日漾平沙。白鸟悠悠自去,汀州外,无限蒹葭。西风起,飞花如雪,冉冉去帆斜。 天涯。还忆旧,香尘随马,明月窥车。渐秋风镜里,暗换年华。纵使长条无恙,重来处、攀折堪嗟。人何许,朱楼一角,寂寞倚残霞。 ----《满庭芳》
14、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1)”“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2)”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4)”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人间词话》
15、垂杨门外,疏灯影里,上马帽檐斜。紫陌霜浓,青松月冷,炬火散林鸦。
酒醒起看,西窗上,翠竹影交加。跌宕歌词,纵横书卷,不与遣年华。 ----《少年游》
16、漫言花落早,只是叶生迟。
18、美人消息隔重关,川途弯复弯,
沉沉空翠压征鞍,马前山复山。
浓泼黛,缓拖鬟,当年看复看。
只余眉样在人间,相逢艰复艰。 ----《阮郎归》
19、算来只合,人间哀乐,者般零碎。 ----《水龙吟·杨花》
20、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人间词话》
2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三大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第一境界可以理解为“明”,此境界为登高远,“望尽天涯路”,把握全局,明确自己所追寻的目标与方向,是最初的求学与立志之境。
第二境界为“行",词境界为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为了实现远大目标理应坚忍不拔、“衣带渐宽”,这也是极其重要的。
第三境届为“得”之境界,第一境界与第二境界都做好了,功到自然成。 ----《人间词话》
22、(2)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3)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间词话》
23、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 ----《人间词话》
24、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人间词话》
25、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罄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浣溪沙·山寺微茫》
26、气从意畅,神与境合
27、大家之作,其言情也比沁人心脾,其写意也比豁人耳目。其跸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人间词话》
28、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那能白首下书帷。 ----《浣溪沙》
29、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玉楼春》
30、两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