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蒋方舟名言
1、生为女人。女人有着连自己都无法想象的顽强生命力,无论多少歧视和虐待加诸于身,仍要反抗。生为女人,等待、孕育、再等待,再孕育,终有一天,命运被照亮。
2、一个人逐渐长大,就必须接受一些事实:一些曾在生命中非常亲密的人,如今分道扬镳了,这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不断告诉自己“友谊天长地久”根本么什么好处,搞得双方很痛苦。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3、日本著名的民艺理论家柳宗悦谈论器物时说:“每天使用的器具,不允许华丽、繁琐、病态,而必须结实耐用。忍耐、健全、实诚的德性才是‘器物之心’。”朴素的器物因为被使用而变得更美,人们因为爱其美而更愿意使用,人和物因此有了主仆一样的默契和亲密的关系。 蒋方舟
4、一直以来,我最羡慕的都是这段路上的慢行者,静止的人——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坐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换言之,做一个自由的人,心不为形役,形也不为心役,坐拥一整块无人的疆域。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6、坚定地成为自己,同时关心他人的命运。学会爱这个世界,但随时准备好与之抗争。 ----《在黑夜里健步如飞》
7、所有的压抑和窒息都自己吞咽消化。面对庞大的审核关卡,人没有个人价值,只有整体价值。她的价值混在没有意识的人群中,只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纯粹分数,取决于他身上增加了多少驯服温顺的成分。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8、故乡是用来怀念的。故乡是用来美化的,故乡是用来失望的。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9、人一老,最明显的外在表现是他们对外在的人事失去了敏锐。 老人最大的福利,就是再没有与庞大的大世界和逼仄的小世界搏斗的义务。所谓「天伦之乐」,不过是人生在尾声中终于得空喘息。然而,正是因为不必搏斗,他们不仅荒废了武功,锈了兵器,对外界刺激的被动反应都变得迟钝。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10、后来发现这条路原来短的惊人,走着走着就发现视线里出现了终点处的鲜花和点心,想象里的荆棘和暴风雪都没有出现。未免觉得无趣,无趣是对人生最大的惩罚。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11、我对社会的残酷,没有怨言,只有好奇。我想沿着'残酷',去寻找它的苦难,寻找它的父辈,它粗大的根系,我要溯流而上,期待憧憬着巨大苦难之源如世间最壮丽之景扑面而来。你敢吗?你来吗?
12、这个社会已无旁观者,已无局外人,悠闲静坐的人要么被消灭,要么站起来做出起跑的姿态。这个社会制定了新的游戏规则,更严格的游戏规则,不再允许有人弃权,有人拒不起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13、世界并非是不完美的,或是正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不,它在每一个瞬间都是完美的,一切罪恶本身就已经蕴含着宽恕,所有的小孩本身已经蕴含着老人,所有婴儿都蕴含着死亡,所有濒死者都蕴含着永恒的生命……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与一种我凭空臆造的完美相比,而是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于它。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14、从家乡回到北平之后,沈从文开始动笔写 边城 ,写一条溪,一个女孩,一条狗,一个漫长的梦。这是一种对似水年华的追忆,是对于美好时代的挽歌,亦是对于乡愁的自怨自艾。 ----《故乡》
16、读者在书店流连挑选,作家却无法挑选他的读者,这是作家的宿命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17、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18、梦想和理想,有着太大的差别:梦想,是靠着梦一点一点编织出来的美好;而理想,使用双脚,一步一步踏出来的真实! ----《疯狂阅读》
19、时间过去了这么久,我依然为你有泪可流 ----《我亦飘零久》
21、青春这个大园子,有点美丽,有点诱惑,有点危险,就是没有用。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22、“异性恋要找的是一个异己,一个异体,一个other;同性恋呢,往往找寻的是自体、自己,在别人身上找到自己,这是同、异性恋的基本不同。”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23、对不起,生为女人,所以身如牲口;对不起,身为女人,所以命若飘萍。
24、成长,对于姜夕来说,就是一场避免成为墙壁涂料的战争。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25、坚持自我的前提是找到自我,这样才能够抵抗住琐碎生活对人的消磨! ----《抗敏感,不惶恐·新浪文章》
26、你选择了用什么的方式开始一段故事,就选择了所有经过和结局。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27、每条街道都有属于自己的幽灵,每颗石子都藏着自己的记忆,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人都从街道中截取那些回忆,让它们缱绻生长在自己的脑海中,久而久之,甚至忘了那是听来的故事,还是自己的经历。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28、对一个人,巨大的安宁与幸福,往往来自于对“献身”行为的享受和自我欣赏,而不是来源于索取。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29、大师需要时代和体制去成全,需要一群准大师去成全。不是你一夫当关地往前爬就可以爬到那山顶,而需要客观的成全。 ----《蒋方舟解读马尔克斯》
30、“当青春期如狂风暴雨侵蚀你的身体和内心时,你和其他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一样,你渴望着另一个人的爱恋和抚慰,而你发觉你爱慕的对象,竟如你一同性别,你一时惊慌失措,恐怕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平复的。你无法告诉你的父母,也无法告诉你的兄弟,就连你最亲近的朋友也许你都不肯让他知道。因为你从小就听过,从许多人的口中,对这份爱情的轻蔑与嘲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