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刀尔登名言
1、“随便说说”的阀门一旦被关,真正的恶意反而要在心里酝酿。 ----《中国好人》
2、本地流行整体论,整体决定部分,“本质”决定各种“非本质”的东西。 ----《中国好人》
3、事实上,统治者不但喜欢降低人民的智力,也喜欢降低人民的道德水准,尽管他们常标榜以德治天下。没有原则的人群最容易驱使为恶,用利益,用危险,用激情,用随便什么东西。 ----《旧山河》
4、自居为弱者的人,堕落最快。起初只是忿激不平,下一步就允许自己做各样的坏事,因为他觉得,反正自己是受了委屈的一方, 做什么都有情可原。 他自己纵容自己,便以为别人也 同情他,而不知外界的舆论,和他那个小天 地中的并不一样。 ----《旧山河》
5、事不宜以是非论者,十居七八;人不可以善恶论者,十居八九。 ----《中国好人》
6、道德的意义,不在于“灭人欲”,而在于克制一部分欲望,使个人行为与社会相平衡。 ----《中国好人》
7、其实礼教自己是不杀人的,它只负责劝人甘愿被杀,以及将惨状叙述为妙事耳。 ----《中国好人》
8、完美的控制,需要完美的、被权利彻底腐化的人民。 ----《旧山河》
9、我只管讲故事,至于意思,我自己也不十分清楚,要是完全清楚,讲起来也就无趣了。 ----《七日谈》
11、中国正统的好人主义,擅长干两种事,一种是逼娼为良,另一种是逼良为娼。痛打落水狗是又英雄又稳当的事,人所擅长。黄宗羲说“君子小人无两立之理”,天生地不共戴天,是非常危险的观念。团体需要公敌,来把集体凝聚起来;更重要的是,好人主义需要坏人,来做制度性失败的替罪羊。西谚有云:Hate the game,don't hate the player.我们的传统反是。 ----《中国好人》
12、能沉溺到一件事情,特别是和生计无关的事情中间去,应该是种福气,是吧? ----《七日谈》
13、看来,“得民心者得天下”虽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但有比它更有道理,也更合实情的一句话,便是“得天下者得民心”。 ----《中国好人》
14、越是荒唐的东西,就越有人相信,因为人的智力有穷而极,而人的愚蠢,据我的观察,实在是无止境啊。 ----《七日谈》
15、心有所耻,行不能从。义利之辩,一直被人为地尖锐化,似不如此不能显出儒者以及他们的命题的重要。而又有多少人只顾搬起石头砸人痛快,全不管自己下面的脚。所耻的事那么多,又怎么遵从呢?后儒起而倡言行合一,又怎么可能完全做到呢?难不在行,难在言。 ----《中国好人》
16、一种制度恶化,总要激发出人性的恶来,是前者借后者洗清自己,还是后者埋葬前者,抑或两者互济,涉及到太多的因素,谁也没办法预先分析吧。有道德感的人,面对明末的痛史,往往为难,便是想象自己为当时的人,而上知三千年,下知三百年,怕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 ----《旧山河》
17、自居为弱者的人,堕落最快。起初只是愤激不平,下一步就允许自己做各样的坏事,因为他觉得,反正自己是收了委屈的一方,做什么都情有可原。 ----《旧山河》
18、恶的力量逼着你只能站在它的阴影里来反对它,你不得不接近它,好研究它的弱点,你不得不像它那样思考,好有机会打败它,到最后,胜利成了你的不幸,因为你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四顾空虚,更糟的是,你发现它影响,深入你的性格,再也洗不掉了。 ----《七日谈》
19、古代政治理论,一大核心是要与人类趋利的本性作斗争。斗争的结果可想而知,不是率天下为善,倒是率天下为伪。 ----《中国好人》
20、除了正在过的日子,其实还有很多种选择。 ----《七日谈》
21、不只是平民。权力腐蚀社会,掌权者首当其冲。古代社会的平衡,靠着多种社会关系;每一朝代,早期的官员,尚在文化或宗法上有自信,几代之后,只好越来越依赖强力,有暴君而有暴臣,有暴臣而有暴民,最后打个遍地瓦砾,剩下些得了失记症的幸存者,白手起家,恨不得从石器时代开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曾有人恭维这种循环为超稳定呢。如将千年挤为一瞬,看到汉唐和宋明也没什么大区别,确实是超稳定,中间死于非命的千百万人,尽可忽略。 ----《旧山河》
22、最糟糕的情况,还属明末。那种国家权力,经历了一千多年,已把社会浸透了,改造了;当它堕落时,整个社会也一同堕落,它腐烂时,从天南到地北,社会生活的每个地方,一齐发出臭气来。那时的合格暴民,不仅反贪官,反皇帝,也反社会。在他们眼中,可恨的很多,可尊敬的几乎没有,不乱杀乱抢,还指望他们做什么呢? ----《旧山河》
23、历史上所有事件中,都有这些人的身影,作用丝毫不比大人物小。我们姑且认为,他们事迹之不传,是因无人做传吧。那好,如今教育普及,网络发达,人人皆可为作者,唯盼自今以后,无数为王前驱的好汉,把自己的事迹说将开来,令四邻皆知,天下皆知,庶可免于不得不做无名英雄! ----《旧山河》
24、道德确实是激情的发动机。 ----《中国好人》
25、一种合理的生活,一点自我欺骗是必要的。 ----《七日谈》
26、价值冲突的永恒,大概不会在爱情之下,至于黑白分明,那是官方文告和九流小说里才有的事情。 ----《中国好人》
27、如果一个明代人带着全部知识,回到汉唐,他是什么也做不了的。假如一个当代人回到明末,面对那堕落和混乱,是否能做什么呢?在那种乱局中,他可以大声疾呼,以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可以冷笑不语,以对得起自己的智力。不论哪样,那结果是我们已经知道的。或许,这个当代人能够又向前旅行一百年,游说正德、嘉靖时代的士大夫,携带着真正外部的知识,他能否来得及改变些什么呢。那就是我们不知道的了。 ----《旧山河》
28、儒家建立的两大评价体系,一曰忠信,一曰仁义,内在便是冲突的。 ----《中国好人》
29、好像大家都来做忠臣节士,便有万年不倒的王朝了。见王朝而不见国,见国而不见民,见民而不见人,此其所以翻遍坟典,拍破脑袋,也想不出出路者也。 ----《中国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