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人生感悟 > 读书是为明理,而非谋生的相关文章
读书是为明理,而非谋生
引导语 :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先教 做人 。做人从什么开始啊?从心性 修养 开始。 孔子的一生,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但是真正有成就的,十来个人而已。 释迦牟尼佛一生也是这样,真有成就的就是十大弟子,尽管 经典 讲得那么热闹。 教育是个牺牲,很难有成果,可是虽然如此,它的影响还是非常大。 我一辈子,受旧式教育出身,然后又受到新的学堂教育,还受过军事教育、武术教育。我专门学武功两三年,那很费 时间 ,学出来做什么《读书是为明理,而非谋生》的相关文章列表
日期:2013-08-05 21:02:24 点击:314 好评:0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教会我们知识,帮助我们成长。历史书中的知识是人类的一个又一个进程,被列强蹂躙的中国让我们心痛,让我们明白了主权和领土对一个独立国家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钓鱼岛和黄岩岛,不要让它们遭遇台湾岛那样的经历。当然,...
日期:2013-08-08 01:42:12 点击:304 好评:0
有人说,读书最好的年龄是十五六岁,那时记忆力好。但那时我没有书读。我生活的村庄离书店有几十公里,再说家里也没有钱。 我借书看。《西游记》连环画、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三毛的散文抓紧分秒地读。假期在家里做农活,书随身带着,挑一担谷或柴草,歇息...
日期:2013-08-19 20:59:04 点击:379 好评:0
有人说旅行是心灵的阅读,而我更想说阅读是心灵的旅行,同学们爱上读书吧,爱上学习吧,只要你把学习当做一种享受,一种乐趣,学习成绩肯定会提升。 书本中的知识是前人无数年来积累下的,内容包罗万象,扩宽我们的视野,在这个现代社会中,读书能够让我们更...
日期:2013-10-17 19:48:18 点击:322 好评:1
凡事皆有过程,力求有结果,读书也一样。由于书不同、人不同、读的目的和方式不同,读的结果和成效就有了不同,读书也有了雅俗之别。 自愿与强迫。有人读书是被迫无奈,往往读得索然无趣,味同嚼蜡,而且越用功越觉苦楚。但是时间久了,这种读书的苦会慢慢变成...
日期:2013-10-20 10:10:05 点击:31 好评:0
今年夏天,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我们就要说再见。人生最后的一个暑假了。回味从前,想起了暑假的点点滴滴,心中泛起了一波波涟漪。 雪莱说过,.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静的。有深度不一定是表现在外表的,能够让人一眼见底的,只能是浅水,深水之所以沉默,就在...
日期:2013-10-25 19:59:06 点击:853 好评:0
人常说开卷有益,我却感觉时常是开卷有乐。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直接出自《渑水燕谈录》,书中有一则说到宋太宗一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就对臣下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这似乎是对其兄赵匡胤偃武修文国策的一种有意识地表露。 益有好处、...
日期:2013-11-05 21:02:50 点击:417 好评:0
有人说现在是快餐时代,凡事只求速度而对成事过程并不要求,就像吃快餐求得只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填饱肚子,对于营养是否均衡、口味是否合适、味道是否鲜美等饮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不太重视。 快餐时代人们通常把时间视作金钱,因此,没有时间并成了人们的口...
日期:2013-11-21 08:15:36 点击:417 好评:1
一 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是生命中最婉转低回的乐章吗?爱情也只有在两种东西面前,显得百转千回、荡气回肠。一是光阴,二是离别。 金岳霖教授暮年时,有人让他讲讲与林徽因的往昔。他摇摇满头华发,摆摆手,只字不提。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她是他心头的一颗...
日期:2013-11-25 22:22:18 点击:152 好评:1
人生就像一本书,写满了喜怒哀乐,尝遍了酸甜苦辣。每一个步伐,每一次趔趄,都被深深地印迹在书里,然后勾勒出一段人生的跌宕起伏。 他说过,我像是一本连环画,简单易懂。无论言语行为,还是思维想法,总是让人一目了然,像一个透明的瓶子,遮不住内心的秘...
日期:2013-12-15 16:40:51 点击:323 好评:0
我认为最理想的读书方法,最懂得读书之乐者,莫如中国第一女诗人李清照及其夫赵明诚。我们想象到他们夫妇典当衣服,买碑文水果,回来夫妻相对展玩咀嚼的情景,真使我们向往不已。你想他们两人一面剥水果,一面赏碑帖,或者一面品佳茗,一面校经籍,这是如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