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得体
简说得体
百人百姓,百人百性。一人一姓名,一人一性格。姓名有完全相同者,但性格却只有大体相似,绝然不会有完全相同的。这便如那句熟知的老话:天底下没有一片树叶会完全相同;没有一条河流会完全相同。世界,是由差异而组成的。但是,世间万物又有相类似之处,所以准确的说,世界应是由差异和类同而共同组成的。明白了差异的存在,又能在差异嵯峨之间游刃有余地穿越,并能寻找到相同,这便是获得和谐的途径。一个人,若要在这异同纷纭且千变万化的世间活得自如,活得既有个性而又能自然裕如,我常常强调的两个字,就是得体。
我已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过做人做事的得体了。我说的得体,就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严丝合缝,卯榫相接,妥帖得当,自然合群。一个人要在言语和行为举止等各方面都能表现得体,那真不是一件易事,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处世经验的反复积累,是决然做不到的。因为我说的得体,实际上就是孔子说的中庸,是中庸之道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地点的具体外化。孔子原话说的是:“极高明而道中庸”。所以要将中庸外化为言谈举止,体现在一个具体人的身上,非高明者莫能为之。
先说言语的得体。比如你见了长者、前辈、或是你从未接触过的大领导,这时,你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里素质,必要的敬畏之心要有,但又不能像没见过天似的惊慌失措,颤颤巍巍,甚至慌乱得语无伦次,应以不卑不亢为宜。尊敬的问候或赞扬的话语也许很有必要,但不能表现为阿谀奉迎,既不能有奴颜卑膝的自贱,也不能有目中无人的轻狂。你的言语措辞,乃至声腔声调,都要表现得落落大方,要尊而不媚,敬而不俗。我就见过某些人,见了职位很高的领导,一下子乱了方寸,手足无措,拍马屁的言语令人肉麻,溢美之辞滥用,将不实誉词用作夸张性赞美,让人听了做呕。还有一种人,与之相反,表现得没大没小,桀骜不羁,口吐狂言,自以为是,拼命表现自己,看似得能不够,实则轻薄浅陋,让人暗地里窃笑不已。再有一种人,貌似正襟危坐,言语也还妥帖,甚或不多不少,但一看,他那模样就是做出来的,是装出来的,是虚假的,并非他之真心和平日状态。这样,亦属不得体之表现。再比如,在某某人的作品讨论会上要你发言,你所使用的语言就必须准确而得体。对于人家作品的长处,要予以充分肯定,但不能过分夸大;对于不足之处,要发现得准确,以理服人,说到作者的心上去,要让作者和在座的人都感觉你的发现是真实而准确的,使之心服口服。而你的发言应以点到为止,不可过分啰嗦,不要有卖弄学识和装腔作势之嫌。还有,其实我们平素遭遇最多的是朋友相聚,或喝茶聊天,或饮酒叙话,若全是熟知的相好,你的性情真伪、半斤八两,已全在友人腹中,这便不必多虑。而若有新人在场,你的言语就需注重得体了,既要袒露性格,又要用词得当,不能故作矜持而守口如瓶,也不能夸夸其谈而肆无忌惮。适度与得体,全在你对当时情境的掌控与判断之中。其实,一个人言语的得体,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一是你的内心世界的修养,这已经包括了你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自然是你的处世哲学的直接体现。二是你的处世历练和语词修造。不得体的言语所制造的不和谐让你吃过了苦头,善于学习的语言准确表达又会弥补你的张口结舌,会说话,不仅仅是会使用语言,更是你综合实力的口头外化。 www.WenZhangBa.com
再说行为的得体。这应该涵盖更广,包括了行走、坐卧、举手、投足、微笑、凝思、端碗、操著、拿烟、点火、穿着、装束等等,较为重要的行为环节,譬如见面握手、挥别再见,上车关门,寻访敲门,乃或欢呼、鼓掌以及对于反感的表示等等,但凡两人以上的空间,你的一切个体行为都有得体与否的现象存在,并表现在所有行为的细节上,以不让他人感到别扭和不适为宜。就说开车的姿势吧,若是别别扭扭,旁边坐着的人就会觉得不自在或丧失安全感。又比如,前日在剧场看戏,艺术节组委会安排了一些摄影记者在前排就座,我就见到一位“二把耙子”的摄影“记者”,坐在我的邻座,却不停地站立起来,毫无顾忌地站立到人面前去,举起相机,该拍的拍,不该拍的也拍,时而晃过来,时而晃过去,不管不顾地遮挡了前排观众视线,弄得人无法观看演出,有人小声指责,他也低声嘀咕:“没办法嘛,工作嘛!”似乎在埋怨别人无知而对其不解。他坐下来的一刻,除了不停摆弄相机,侍弄长焦镜头,还不忘腾出手来,时不时地将那“飞机头”的头发,往后捋上两把,然后环顾左右,看看有没有人注意他。从他那举止中,我一下子就读出了那种自得的优越感,属没见过天的小人物,不知被谁临时请了来,他感觉是被重用了,一下子显赫了,神圣而荣耀起来,忘了原本的形态,我能感觉到他的心跳也和往常不一样了,那种亢奋和沾沾自喜,全然以小丑似地行为而袒露无余。我想,此类人,能有什么审美?能拍出什么好的剧照?这行为,又怎能唤作得体呢?我强调的行为得体,是个体镶嵌于公众场合时所显露的行为得当,制造的是和谐愉悦,而不是凸显与不群。至于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火车上剪脚指甲,饭馆里狂呼乱叫等种种不文明的行为,那更是不能用得体二字来匡囊了。行为的得体,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时时刻刻,所以更能凸显一个人的基本修养。
得体,没有定方,可以随时空和人物及环境的变化而有不同表现。泳池里大家都穿泳装,你西装革履就不得体;而你将泳装穿到大街上,那就是不得体了。拍拍小孩的肩膀说话,那是关爱,就得体,而拍着老人的肩膀说话,那就不得体了。得体,有时跟书本上的文化关系不大,比如有些乡间的老农或贤淑的村妇,可能大字不识,但说话和做事往往十分得体,这不能说他们没有文化,因为做事的得体,本身就是文化了。强调得体,并不意味着要泯灭个性,个性化的言语和行为,要和谐于普世意义上的公众认可。总而,得体需以真诚、由衷、自然为基本心理奠定,外加文化修养和认知判断,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得体二字说起来简单,做到了很难。得体是教不会的,只能自己去体悟。实际上,是漫长而严峻的人格修造。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在每时每刻都能做到全方位的得体,因为人无完人,说所以能做到八成,就相当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