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可以帮你经营好婚姻
而作为一个儿子的审视角度,我总是对母亲的蛮荒充满了愤恨,对父亲的木讷却满含怜悯。
父亲发声,母亲又嫌他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猪脑一个。
总之,母亲眼里的父亲,从来都只有无能和更无能之分。
母亲为什么会这样?
在上小学那会,每到暑假,我便会跟随亲戚,挤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奔向温州——父母的打工地。
上车前,母亲不断重复着:
是20块对吧?到永嘉县,是20块对吧?
对对对,是20块。
约半小时后,到了。
就在父亲掏出20元给黑车司机时,黑车司机故装惊讶道:
我说的是一个人20块,一共60块!
很显然,黑车司机想坑人。
妈的,臭司机,你想都别想,说好20就是20!
父亲也嘟嘟囔囔地争论着。
黑车司机瞥了瞥小小的我,再打量了一下父亲的小身板,怒拍车门,说:
你TM给不给,就是60,不给你行李别拿了。
母亲是拒绝的。
父亲在付完那60元“天价打车费”后,暑假整整两个月,母亲都没给父亲,甚至是这个家,一点好脸色看。
这并不是鲜有的事。在他们二十多年的婚姻里,一摊上事,父亲几乎都是这般畏怯。
我也终于懂得,为什么在我印象里,父亲是慈悲的,是温柔的。而一到母亲嘴里,竟会变得那么不堪。
因为男人的胆小怕事,所以母亲看不见他任何的好——一切乖顺、勤奋,都被她看成了懦弱性格的延伸。
那母亲为什么还嫁给父亲?
我推测,十有八九,是因为大家都说老实人好,老实人靠谱,所以那时还年轻的母亲啊,就没能招架住世俗的鼓舞,同意了那门折磨她半生的亲事。
你和另一半适不适合结婚,不是看TA有多少优点,而是看TA身上有没有你无法忍受的缺点。
大家都在从“好”入手,而非从“坏”判断。比如三观要相投,兴趣要相似,共同话题要够多。
我们都在努力挖掘对方的优点,从而找到足以鼓舞我们迈入围城的理由和信念。
但也就有了《大话西游》里的那句话: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
所以悲剧不断复现。
爱上对方温暖贴心而结婚的女孩,最终可能因无法忍受对方的不上进,无作为,而分道扬镳。
喜欢对方有野心,有拼搏而在一起的女孩,却可能因为对方的强势、固执,而不欢而散。
“我终于受够了TA......”成了多少人逃出围城的不二说辞。
就婚姻而言,看清一个人的缺点,比看见TA的优点更关键。
因为个人优点会随岁月的拉长,像“边际效应递减”一样,效用逐渐淡化。
如果你是爱她的盛世容颜,在经过数年肉体的探索后,你会进入审美疲劳状态。
比如不知妻美的刘强东。
再比如深陷性侵风波的高云翔。
如果你是倾心她的秀外慧中,贤良淑德,在经过岁月的蹉跎后,人性的贪婪会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
可缺点呢?
你越无法承受的,越会以超越岁月的增长速度,吞噬掉你原有的耐心和期望。
比如“性”。
但你想了想,就因为这一个“缺点”而放弃这么好的男人,也太不理智,所以还是嫁了。
第一年,你觉得还好。
第二年,第三年,你觉得还能忍。
久而久之,愈匮乏,愈渴望;愈渴望,愈是在饥渴的沼泽里越陷越深。
在最迫切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面前,他的一切优点,温柔、阳光、幽默,可能都会进入你视线的盲区。
再比如我父亲的“懦弱性格”。
因为母亲喜欢那种丛林社会里的英雄,水浒里的好汉——这是写在她基因里的。
别人认为无伤大雅的缺点——老实、胆怯,却成了她漫长婚姻生活,最无法接受的致命缺陷。
于是,她整日整年都活在怨气和暴戾之中。
我是其中的受害者,她亦是。
在离婚原因调查统计中,除了出轨,首当其冲的原因便是“性格不合”。
这可能是他不解风情,可能是他不上进,也可能只是他戒不掉烟。
这些致命缺点,往往在领证前就已埋下种子。
那如何去避免踩雷呢?
最重要的答案就是:正视他的缺点。
然后,想象一下,你要与这些“缺点”共度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
最后,把你所能接受的,一项,一项,划掉。
剩下的,就是你需要值得深思的地方——那很可是潜伏在围城里最大的地雷。
一个有洁癖的人,自然无法忍受男人每次小便,都会尿到马桶圈上的邋遢行为。
一个对未来期望很高的人,自然难以接受一个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伴侣。
这个“伴侣缺陷”的定义,跟道德和世俗无染,而跟你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有关。
现在唱衰婚姻的人越来越多。
很多有识之士纷纷献上计谋:要找真正在乎你的人,要找灵魂的伴侣,要找能完美契合的人......
其实哪有那么复杂呢。真正推倒围城的,常常不过是一个点诱发另一个点,一个问题制造一堆问题,一片阴暗掩盖了所有光线。
所以当所有人都问你,你爱他什么时,你要问自己,我不爱他什么?
只有当你接受了“不爱”的部分,爱,才能因为驱逐了藏在岁月里的刺客,而得以更长久地存在。
她25岁,我42岁:她奉上年轻的肉体,却不是为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