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最好的婚姻,应该是1+1=2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最好的婚姻,应该是1+1=2

2019-02-19 16:00:48 作者:卓绝 来源:钱某某 阅读:载入中…

最好的婚姻,应该是1+1=2

  《海蒂性学报告》里写到一个有趣现象

  在采访数百个已婚妇女后,海蒂发现婚龄5年以上的女性承认自己还爱丈夫的,仅占13%。

  剩余的,要么是一言难尽,要么是怨气冲天。

  采访者中有这样一个女人

  婚前,她和男友同居一年。

  她觉得,男友很豪迈,有气魄

  只要在一起,两人都恨不得融到对方骨子里去。

  海蒂问:“只是沉迷缠绵吗?”

  女人说:“不,我们还有很多共同爱好相近追求。”

  可惜人间哪有不变的志向,哪有终生不改的习性三观

  如果有,那只存在于影视,只存在于浪漫唯美小说

  婚后的男人,在最初的激情褪却后,不再投入与女人等量的精力婚姻之中。

  他的豪迈,开始演变邋遢随性

  他们说好一起探险大自然,移居撒哈拉沙漠,还要站在南极洲上接吻......几年后,男人却改变志趣,觉得挣钱才是人生核心

  痛苦,由三观不同而引发。

  一个点带动另一个点,一个问题带动另一个问题,加上激情褪去,厌倦袭来,离婚二字,几次搬上台面

  女人接受不了这种改变。

  她也受不了男人话越来越少,受不了意见不合审美不一。

  她说:“即使不离婚,也无法再爱。”

  我想,海蒂的调查要是在中国进行,调查结果可能会更惊人

  随便问个结婚5年以上的女人,你爱你现在的老公吗?听见的回答大多不是正面的。

  曾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话题,有人问,如果出一千万,你会卖掉你老公么?

  妻子们都在说:倒贴你快递费,快领走。

  而且,结婚越久的妻子,怨声越大。

  是的,在一地鸡毛婚姻里,女人受够了委屈冷落,爱早已瓦解,情又是个什么东西,身边人又能给予什么欢娱幸福

  答案几乎都令人失望

  那为什么在长久的婚姻里,爱难以维持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爱情经典阶段论”。

  或许,了解了三阶段论,有些东西就会自然而然明白了。

  《巨婴国》里说,一段美好稳固的爱情,都需要经过这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1=1:我们是一个人

  通俗来讲,这是处于热恋阶段。

  我爱你,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我愿意为你牺牲一切......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们简直快合二为一了。

  这种感觉虽然很美好,但毕竟是荷尔蒙的短期效应,无法持续太久。

  第二阶段,1+1=0:我的所有痛苦不幸,都是因为你!

  很多婚后无法相爱,但又舍不得离婚的夫妻,就是跨不过这阶段。

  在第一阶段里,我们沉迷于某种幻觉,仿佛单单只是这么处着,就已是幸福。对方的缺点会在潜意识中被过滤掉,优点则在爱中被成倍放大。

  可等幻觉一消失,脑子冷静,进入第二阶段,你发现对方问题简直不要太多!

  曾有个读者跟我说,她现在活得特别痛苦。

  我问她苦从何来。

  她说结婚后,发现男人跟她三观真是不合。

  她喜欢这个,他喜欢那个,她觉得追星挺好,他认为追星是傻逼......

  我问:“你们结婚是被逼的?”

  她说:“没啊,是恋爱时候眼瞎啊。”

  所以真相是,过时间的发酵,两人终于看到彼此全部的真相:我们原来这么有距离,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第三阶段,1+1=2:你是你,我是我,两个不同的灵魂,彼此相爱。

  曾有婚姻专家,针对10年婚龄以上的家庭做过调查。

  数据显示,觉得自己和伴侣属于“三观相似认知同步”的夫妻比例,仅占11%。

  也就是说,在长达几十年的婚姻里,想拥有一个三观、喜好、认知都很相似的伴侣,既是困难的,也是概率较小的。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在爱和亲密基础上,拉开距离,建立存异空间

  在这阶段,懂得TA并非特意为你而生,你也并非专为TA而来到这个世界

  既然距离和分歧必然是有的,那我们就学会各自咀嚼、消化

  但爱,依然还在。

  很多时候,我们会拿钱钟书和杨绛奉为“爱情经典伉俪”。

  没错,他们确实是榜样

  两人都学富五车才华横溢,都在清华上学,都留学,都做研究,都当过老师情怀差不多,三观喜好一致更是没得说

  阶层学历素养、三观如此契合之人结为连理,真是极小概率的事件

  大多数人的运气,跟林语堂和廖翠凤差不多。

  林语堂儿子曾这样评价他们:“这个世界上,我实在找不出比我父母更不相像的夫妻了。”

  林语堂喜欢熬夜晚睡;

  廖翠凤追求作息规律

  林语堂爱抽烟,生活邋遢,办事随性;

  廖翠凤办事拘谨,行品端庄,很知礼节

  别人说林语堂在聚会上,常弄不清哪个是自己酒杯,哪个朋友的,但也不管,端起来就是喝。

  但廖翠凤呢?去百米外的地方买个豆腐脑,都要穿得整整齐齐,非常得体

  但他们二人相爱之深,同样被传为绝世佳话

  其间缘由,正是应了那个“1+1=2”——潇洒我的,你拘谨你的,允许彼此的不同,但我们依然相亲相爱

  我非常认同付丽娟的一段话:

  在亲密关系里,最重要的不是认知高度的一致,而是有没有能容纳两个人不同步,甚至有些问题是无解和待定的空间。

  能不能接受彼此无法达成理解情感上存在无法靠近的距离感

  也就是说,我们要放下完美执着

  甚至可以说,放下对“满意”的妄念

  当婚姻所给的,恰是你要的,你欣然接纳。

  婚姻不能给的,你要知道,这是人性使然,我们须从婚姻以外的地方,获得内部需求的填补。

  如果你说,我真的很委屈啊,那个混蛋如何如何懒,如何如何不懂得体恤别人。

  实在是被踩到底线,无法接纳,也无法消化,而现实因素也允许,那就离婚吧。

  因为,你永远拥有自由选择权利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懂得:你是你,我是我,中间隔不可逾越鸿沟,也交织着我们不因隔阂而消磨的爱。

  也愿我们都能跨过“1+1=0”,迈进“1+1=2”。

  也许你还想看:

  实录:我的前男友是一个皮条客

  新婚第一年,她被丈夫送上无数男人的床:珍爱生命,远离人渣

  那个男人,我至死欠他一句话:我爱你

  实录:那个曾出轨的人,我原谅了他

  亲爱的,你置顶/星标我了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