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柳暗花明,跳出农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柳暗花明,跳出农门

2019-06-06 19:41:29 作者:晓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柳暗花明,跳出农门

  每日所写,像是与自己对话,絮絮叨叨生活琐碎过往岁月留下的斑斑痕迹。1987年4月,中考预选落榜,只能回家等待毕业考试父母看上去还蛮接受这种结局

  早在1985年暑假,父就花三千多块钱,拍得生产队的几间仓库,我的老家现在就坐落在这个位置。当时除了两大间房子,连点儿院墙也没有。趁我在家可以帮忙打打下手,父亲请了个大工师傅修好了南墙。

  在家里不干这活就干那活,反正不闲着。干活累点倒也没有什么关系,最让人受不了的是街坊邻里背地后里说三道四冷嘲热讽

  “你知道吗?还到外庄上学呢,听说杨家的大儿子什么学校也没考上。”

  “嗨!学习好在哪里都能考学,学习不好到哪里上学也没用。”

  “人的命,天注定……”

  升学工作婚生子之后,又听说“从小就有出息”“不是下力的命”等说法。现在明白了,谁人背后不言人,谁又能够不被言呢,不要太在意就好,爱说闲话就让人家说去吧,怪也只能怪自己没有把功课学好啊。那年六月中旬,收完了自留地里的麦子,接着用旋耕犁又将麦地都翻起来。地里高处的土要移到地势低的地方,整好地后放水灌溉直到水将整块地都漫过来。先从秧苗地里采秧苗,然后再将秧苗运到放满水的稻田里,最后将秧苗一墩一墩的插进稻田里。

  济南六月的天,已经奇热无比。几天下来,我的后背胳膊上火辣辣的疼,稚嫩皮肤太阳晒得一层层地脱皮。15岁,我不相信自己人生是这般模样坚定了重读的信念

  当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时,却遇到了极大阻力。为我考虑特别周全,唯独没有继续供我读书的打算。当时我如果就业有三个选项

  一是跟我爷爷到姚家印刷厂学点技术,印刷厂的业务厂长早就和爷爷说了:“杨师傅,你的大孙子中学毕了业,欢迎到咱厂里。”

  二是到济南东郊车身厂学习电焊技术,手艺学成以后可以回家拆解报废汽车,华山的花岗石生意红火,焊拖拉机车斗很赚钱

  三是家里早就接好了380伏的动力电源线,如果不干电气焊,自己开间电磨也可以。

  无奈无助彷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夜晚,我曾独自一人躺在空旷田野里,仰望星空放声痛哭。不顾家庭的阻拦,我再次找路校长为了自己争取重读机会

  “书同,镇上对重读控制很严格,即使允许你重读,明年能不能中考谁也不敢打保票。”路校长很诚恳答复我的请求

  “校长,我打算好了,明年如果不让参加中考,我就上高中。我清楚自己的学习,初三语文、英语和政治几乎就没怎么学,不重读上高中也没有什么意义。”

  就这样,我被重读生摧垮过,又不得不加入到重读生的行列里。可能上苍对我还有一点眷顾吧,在1987年8月,让我遇见生命中的另一半,这是后话

  父亲仅读了几年书,母亲几乎是没有读,他们从来没有享受过学习红利,更不知道学习与未来到底有什么关系,只要我能吃饱穿暖就足够了,在家庭中我的学习基本上是一种自生自灭状态。现在想来,在那个千军万马争走“独木桥”的年代,我能够以高出历城二中录取分数线20余分的成绩,顺利考入师范学校改变人生轨迹实乃万幸

  我所经历痛苦,不正是今天教育缺乏的天然的挫折教育吗?这种令人痛苦环境成为我成长沃土家庭教育无论正向还是反向,对孩子成长地影响都是巨大的,上学、婚恋、工作、交友,这种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父母应该出现在孩子需要的地方。

  曲折求学让我懂得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从家庭到融入社会不断挑战超越自我过程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结识朋友拥有爱情事业。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苦难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盐,经过苦难地洗礼,在苦难中尽力而为,让自己更坚韧、更坚强,让心灵自由,具备不断迎接挑战的能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