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被溺爱的感觉”
朋友@玉子酱 说,小时候逛超市,妈妈总是说这个太贵,那个不好吃,几乎不给我买零食。
01
「令人耿耿于怀的缺憾」
晚安读者@是湘琴啊 说,小学四年级的某一天,校门口出现了一个卖“金丝饼”的小吃摊。
那是种极细的面丝缠绕成一个细密的千层圈,中间夹着肉和蔬菜的油炸饼。
刚出锅时泛着油光、冒着热气,超级香。好多人排队买。
一个饼2块钱,我得偷偷攒4天零花钱才买得起。
结果,小吃摊居然不见了。
一到学校,前后左右的同学都在讨论雅典娜、圣斗士,还有各种炫酷大招。
我一边听一边附和,假装自己也看过。
放学后天天缠着我妈买台新电视,但不管是苦苦哀求还是撒泼打滚都没用。
小学同学都在学钢琴、小提琴、二胡、古筝、笛子......我也想学一样。
但我不知道,学习任何一种乐器的费用,都是单亲妈妈负担不起的。
“口琴是口袋里的钢琴,学这个也一样的。”
02
有些童年缺憾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令人叹气。
同事@小天使 说,找到工作的第一件事是跑到宠物店买下tiger。
从小特别渴望有一只宠物狗能陪我长大,可我妈就是不让,嫌弃太脏。
长大搬出家里自己住之后,我终于可以自由地养狗子了。
不管多累,每次看到它屁颠屁颠地冲过来,我就会想:
未完成的童年心愿就像胸口的朱砂痣,哪怕迟到多年,也要想办法实现。
@小北 说,小时候最羡慕能在KFC过生日的小朋友,那可是很昂贵的“土豪餐”。
10岁生日那天我路过家附近的KFC,看到里面有个小朋友在庆生,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十年后的20岁生日,我厚着脸皮打给KFC的工作人员问可不可以接待大龄儿童。
没想到居然如愿以偿啦!
和好朋友一起吃汉堡薯条,唱生日歌,还吸引了很多顾客好奇的目光。
这是我过过最棒的一个生日。
@姬妹儿呀 说,小时候在村里,除了学习、跳皮筋、看动画片,没有别的事可做。
看到电视里旋转跳跃翩翩起舞的小姑娘,自己就学着扶墙立脚尖,心里特别向往。但那个时候,我住的镇上并没有兴趣班和舞蹈老师。
带着敬畏和憧憬之心,每周和老师一点一点的磨基本功。虽然柔韧性和天赋差,虽然做不了专业的舞者,但总算圆了小时候的梦。
长大后,我们终于有能力可以满足曾经的那个小孩了。
@July 说,小学时一直和弟弟共用房间,每次换衣服都得去卫生间。
上了中学又开始寄宿,住进8人间的女生宿舍,就连周末也是和奶奶一起睡。
粉色的床单和被罩、实木的书架和衣柜,还有那张暖黄色的学习桌。上面有盏精致的白色台灯,还散落着一些课本,和上了锁的日记本。
我暗暗地想:在这样的桌上,不管写作业还是记录暗恋心事,一定很棒吧。
毕业后来深圳闯荡,经历了乌漆麻黑的农民房、难以言说的合租房,直到现在这个虽小但精致的小区房。
@范海鑫 说,小时候缺什么,长大就会拼命想要什么。
比如玩具,比如爱。
03
「那些童年缺憾对人生的余震」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路长大,一路弥补。
用爱情弥补亲情上的缺失,用金钱满足曾经的愿望,以此来补偿自己。
小时候得不到的芭比娃娃,现在可以一次买一堆,你看着它们心想:
“如果现在只有8岁就好了,一定会很开心吧。”
因为你无法忘记,小学五年级穿表姐的旧衣服,被同学嘲笑的场景。
我们早已过了最渴望拥有的年纪,再怎么努力补偿其实也回不去了。
有时候忍不住幻想,如果能重新长大一次就好了。在那个新的童年里
——爸妈亲自养大我,而不是把我寄养在亲戚家,让我变得异常敏感。
——妈妈会一直夸奖我鼓励我,现在我也不会在亲密关系中严重缺乏安全感。
可惜长大了就是长大了,最终我们都成了无奈的“童年缺憾症”患者。
写在最后:
面对这些“陈年旧伤”,你可以淡忘或正视,但不要因为它们而自怨自艾。
童年缺憾像一个黑洞,让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弥补过去;
为自己点个「在看」吧,希望你的宝贝能成为一个在大人外壳里没有缺憾的小孩。
晚 安 少 年
这 是 我 和 你 说 晚 安 的 第 1502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