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年人的余欢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中年人的余欢

2019-06-30 13:00:11 作者:微橙子 来源:微橙子 阅读:载入中…

中年人的余欢

  中年人的余欢

  文 ∣ 微橙子

  做自己爱做的事,怎么就那么难呢?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我很久很久。

  想到自己这些年一路走来,兜兜转转间终究还是离开组织固定模式生活,去追随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成为一名自我雇佣者,从今往后一切的好与不好,都将由自己面对承担,再也没有某个单位或组织给你兜底保障

  这条路,我整整走了十年。

  到底是什么在驱使我做出这样的选择

  在刚步入社会的头几年,曾经有前辈建议我去大城市工作,说一级城市的机会大,接触了解东西多,成长快。

  但当时我要学历没学历,要技能无技能,加上原生家庭带来的“保守思想烙印太深,所以尽管被前辈的引导鼓动热血沸腾,但内在的本能却告诉我“不行。”

  那时心里藏了很多的恐惧害怕,于是自然对一切不确定事情都深怀抗拒

  一方面害怕改变,一方面又乐于用传统价值观自我催眠“已经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了,我对当前的状态也很满意”来说服自己。

  但是说服自己之后,尽管全身心投入到了那份工作当中,内心却还是感觉不快乐

  那种感觉很奇怪,并不是说手头的工作不好干,或者工作能力存在什么问题,也不是自己有多大的雄心壮志(我一向不是一个有多大抱负的人),就是觉得,这不是我喜欢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我没有自我接纳感与认同感

  直到这种困扰时常萦绕在心头,我开始意识到,是自我的觉醒开始起作用了。

  这个时候,不用谁跟我讲要怎么怎么,我已经知道自己应该为内心的声音而做些准备

  于是,按照内心喜欢路径做了下规划,先用三年,突破哪一部份,再用两年巩固提升哪一部份,再用一年找各种机会去尝去试。

  后来终于做出决定,我要换一种生活路径,于是辞职。这个时候做的一切都不是因为别人说了什么,而是自己内心的力量召唤使然。

  这就是内驱力吧,如果没有这种内生的想要改变现状的力量,别人讲再多,你也不会、不敢去试去做。

  当然,必须说明的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要通过“出走”才能寻找到最适于自己的人生路径,”出走“并不励志,相反,我反而特别敬重那些不需要出走就能够实现自我真正价值感的人。

  我想要离开,是因为对这样的生活方式心存疑惑,这个疑惑我想要得到更好的解答,于是我成为了流动个体,最终的目的不是为走而走,而是想要找到某种能够让内心真正安定平和、可以体味完全地自我接纳的东西。

  我想我们很多人一生走过很多路,行过很多桥,见过很多人,体验过很多不一样的生活,最终也还是没有找到终极的、可以让自己安然停泊的终点,而我希望我能够找到它。

  然后换了工作,换了城市,换了生活方式,在各种内外部矛盾碰撞过程中,慢慢看清了自己个性中的底色

  悲观大于乐观,但整体上仍属理性乐观派,精神享受大于物质享受,逆境压力可以,自我掌控感较强,尤其不乐意在命运路径上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具备一定的反省能力,对文字敏感,行事有规划执行力强。

  认清这些自带的性格底色之后,加上有了”出走“的经验体会,我更加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是一个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够在心理上自我解套的人。

  这样的分析之后,我决定自已开辟一条”雇员之外“的新路,因为明白心理上有承担力,且物质非主要目标,走自己想走的路就有了心理层面基础

  做任何事情,我始终认为心理建设是第一重要的。

  自省能力让我做任何事情之后,都喜欢反思,找出曾经的漏洞总结积攒的经验。

  身边的朋友看我做什么决定都很干脆,也会惊讶:“你怎么真的说干就干?丝毫都不带犹豫的?”

  其实不是,所有的果决与不拖泥带水,背后都是长期准备、打磨、权衡的结果

  只不过是显现出来的,只是那一霎那的利落

  我哪有那么任性。所有未曾筹划的战争,不打,已然是输。

  人生并没有那么多的这框那框,困住我们自己的从来都是我们脑海中的想法比如说不喜欢现状,好像自己被一个困局锁住了,但又总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突破这个困局,患得患失心意难平。

  其实破局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韬光养晦格局思维,有没有暗中为既定的目标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有没有认真地找出自我的短板不足,尽可能地去弥补其中的差距

  如果一直暗示自己这个局太难突破了,一生注定要被框死,那就真的永远也走不出去了。

  钥匙一直在自己手上,最核心的是开始行动

  人的内在驱动力,才是成就自我的最大动力

  这种成就,不是说要成功,要暴富,要出名,而是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按自己内心真正悦纳的方式去生活。

  我们很多的痛苦,都是因为没有解决掉内心思想上的矛盾,因为是在忍耐迎合和扭曲顺从中异化了自己。

  人生中一切外部世界的矛盾,都是内在矛盾的映射。

  所以认识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太重要,自我思想的形成土壤认知上的格局层次,原生家庭的影响制约,都是形成我们现有人格基石,有时,必须跳出固有的局限去看自己,看世事,看生活,才会有不断的惊喜彩蛋

  曾经特别惶惶于被别人问道:你在什么单位(部门)工作?

  那时深怕自己丢掉这样一个身份后,会被人瞧不起,会被人鄙视,所以内心再不舒适能量也尚不足)也要缩在那样一个“好听”的壳内。现在却再也没了那样的惶惑不安,可以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告诉对方不好意思,我没有单位。

  再看到别人的讶然及不可名状,内心也不会起什么波澜,就像一个朋友,面对别人的问询时,她也可以坦然地跟别人说:我是一名家主妇

  我们都在走过万水千山之后才发觉,别人的评价没那么重要。

  人是被自己困死的,也是被自己所解救的。

  每个人都有自我拯救、自我成全的能力,但全凭一份勇敢与内在的技能撑场,有了这些东西,你就能真正跳脱出来。

  跳脱出来看清了,知道如何磨好手中的剑,知道何时出鞘,出鞘后又如何收尾,适可而止,就是一个有别于过去的高人(我们不跟别人比,只跟过去的自己比)。

  当一个人手中有刀,脑中有佛,脚下有闹市,心中有山水,思想里有自我,那么,这样的人生不管是中年还是晚年,都会过得欣悦。

  当人生已经走过高低起伏,看过喜乐悲欣,我们生命中的余欢,其实并没有太多别的内容,也不太在意他人的评价与眼光了,最重要的无非就是三个字:遂我意。

  祝愿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人至中年的朋友们,最后都能找到那个隐藏的自我,并终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余生

  好物《涂眼霜是交智商税?一招搞定黑眼圈细纹脂肪粒!》

  —

  《”4次婚外情,也没把我击垮“》

  《木子美手撕婚外情人:终于腻了》

  《辛酸原配:“和婚外恋死磕到底“》

  《那个温情男人,骗了我们近百年》

  《婚姻里舒服姿势

  《一对有情人婚变危机

  《三次婚姻不尽人意

  《离婚后才明白:亲情一旦势利起来,比狗血的婚姻更辛酸》

  (戳上方标题直达阅读

  作者 微橙子:聊一聊世情冷暖,谈一谈江湖人生。微橙子公号

  商务合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中年人的余欢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