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打丝线巧判案
抽打丝线巧判案
文/赵元波
南朝时期,傅琰是山阴县的县令。
前任积累了很多案件还么有处理完,傅琰就任后,开始集中精力处理这些积压的案件。
有两个老太婆,在一块儿做生意,平日和睦相处,一个卖针,一个卖糖。一天,却为了一团丝线争执不下,都说丝线是自己的,一时间又找不到足够的证据来说服对方,丝线又没有明显特征,也没有什么人证旁证。因此,左邻右舍不能判断,双方闹到官府县衙来。(情感文章大全 www.wenzhangba.com)
对这类针头线脑的事情,傅琰冥思苦想了一会,并不问他们一句话,只是让人把那团丝线绑在柱子上,用鞭子使劲抽打。人们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傅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还没有抽打到十下,只见丝线里掉出一些铁屑来。至此,人们才茅塞顿开。
卖糖的老太婆见了,脸色大变,在铁的证据面前,只好承认了自己见财起意的意图,没想到经傅琰这么一抽打,竟然露出了马脚。
旁敲侧击,从中找出证据,傅琰判案的思路可谓是巧妙到了极点。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