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关于政理文章的写作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关于政理文章的写作

2017-04-06 作者:旦曲日月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写作的基础来自于学习(换言之,学习是写作的前提条件)

  写作,是要有学习积累——知识的积累。

关于政理文章的写作

  而学习的前提起始于、使然于兴趣儿爱好,没有兴趣儿爱好是学习的最大障碍(没有兴趣爱好在你的心底,摆在你眼前的东西,你也不会留心在意;而有了兴趣爱好,你能发现、看到别人发现不了的、看不到的东西)。

  那么,如何才能爱上学习呢?

  你对你学习的东西有浓厚的兴趣儿爱好,这方面于这里我就不说了。如果你对你学习的东西没有爱好,也没有兴趣儿,尤其对本职工作分内之事,该怎么办?没有办法。也许对未成年人,可以加以引导,循循善诱,但是对成年人,用这种外因触动的影响并不大,所以没有办法。

  没有办法我今天也得往下讲,我曾经自己告诉过我自己,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强迫自己学习。我相信境界换发精神,精神点燃动力,只要你有工作第一、事业至上的境界,就能有所精神、有所追求,由内向外产生出强大的精神追求的动力,强迫自己学习,直到爱上学习。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欲,所以强迫自己学习,直到自觉学习并不难,难的是怎样才能爱了之后而不茫然?即如何找到学习的切入点,并找到学习本身的兴趣儿所在。

  学习之初总会有所茫然的,一是不知如何下手是好?二是怎么才能让学习尽快有所收获?

  从我们单位工作性质出发,我个人认为,学习的切入点,首先是要学好党史党建,全面系统了解掌握中国革命史和党的建设史,这么一个“点”具体包括这样几条“线”:从五四以来的,到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的完成;从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今天新时期的全面小康;从我们党的创建,到今天的伟大系统工程。这几条线的每一条线,比如“从党的创建到今天的伟大工程”这条线,包括眼下的“两学一做”,包括各个时期党代会政治报告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的学习,等等,其中涵盖哲学、社科、历史等诸多学科和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在其学习过程中,要由点连线、由线扩面、由面成体的把党史党建系统地学习好。

  我认为,从学好党史党建这一切入点入手,是让自己的心里首先有个主心骨,有个依靠的核心力量,其实这也是政治理论学习的一个捷径。

  用一段时间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掌握了党史党建之后,就要进入更加系统规范的学习了。

  我以前是这样学的:

  上午研读相关基础知识的书籍,掌握哲学这一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下午阅览相关的理论杂志如《求是》和当天的《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的理论文章

  晚上涉猎其他知识。

  同时记好学习笔记和收集理论资料。

  说到这,我插段话,上次去义县访问的那位老学者,他的话让我记忆犹新,想必大家同我一样受益匪浅。

  通过不间断地学习,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形成链条,就自然而然地有了知识的体系而系统化了。也就是上边提到过的,要像学习了解空间几何体那样,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样你就有所收获了。但这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知识的积淀。多长时间,因人而异;时间越长,功底就越扎实。

  下面强调几点学习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连续性

  学习要有连续性,养成学习的惯性。一天不学自己知道,两天不学方家知道,三天不学全都知道。这句话其实讲的就是学习是不可以中断的,思想一旦放松,思维就会短路。实际上,学习的本身就要求你离不开连续性,从外界来看,世界发展之快,知识更新之快,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扩大视野;从自身来讲,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就要求我们要不间断地强化学习,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个人的发展空间。

  2.主动性

  学习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的学习既要用脑分析,又要走心思考,更要多多反思。最好的方法,我认为,我建议,就是动笔,做笔记。动笔与动手不完全是一个概念,笔尖和指尖是不一样的概念。动笔的好处是,强于目阅,强于口诵,利于记忆(上学读书时,老师都讲过),利于信息点在头脑中的存储,这是其一;其二,动笔的好处是,它可以把你在学习中感触颇深、触动心灵的东西,及时地记录下来。笔记本最好准备几个,分门别类。笔记时,最好只在右侧页面记录,相应的左侧页面要空着,留着“温故而知新”时,记下你思想碰撞与心灵感应而迸发出的思想火花和心灵鸡汤——这时你记录下的东西,日后也许会成为你写作的原创内容,或创作的重要源泉。此时,你便有了成就感,也就找到了学习本身的兴趣儿所在。

  3.计划性

  学习要有计划,而且一定要有计划。计划有时间上的和内容上的,当然,时间和内容是连结在一起的。制定学习时间计划,可以督促你、监督你学习,不然宝贵的时间就很容易荒废而流逝。制定学习内容计划,可以避免学习东一榔头西一斧子的毫无目的性和缺乏系统性。

  4.深浅性

  学习有深浅,深学和浅学之分。深学是要耐住寂寞的,卧薪尝胆,潜心专研,养精蓄锐,蓄势待发,厚积薄发;浅学是相对于深学而言的浅显之学,这里并非是肤浅之学,它可以在干中学、学中干,这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也适合当今快节奏下的快餐文化。我提倡深浅结合。

  关于学习的话题,今天就先说到这儿。

  下面和大家一起探讨,写作还有哪些方面的要求。

  二、政理文章写作的一般要求

  上面讲了学习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其实也是必然性。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其中又提到了政治理论学习对于政治理论文章写作的必然。那么,具体到政理文章的写作究竟怎么来写?政理文章写作的一般要求还有哪些?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写作需要积累

  这个问题其实上面已经讲过了,学习积累,知识积累。此外,至于积累,平时还应多注重与写作有关的文字组成和句子组合(这方面可以收集积累和造句积累。造句,差不多小学三年级时就有了),把其“文字组成”和“句子组合”作为组件,进行文章组装。总的来说就是,写作的过程离不开学习积累,知识积累,以及平时所要关注的文字和句子方面的积累储备。

  有个语文不错、写作差点的高中生问我,如何写作?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是没有资格来回答人家的,不然会误人子弟。可我想了想还是做了回答——把你最喜欢的课文拿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环境,他怎么就可以在那种背景和环境之下写出这么好的东西来……(以下是省略号,还得自己冥思苦想)你要树立信心,确信他能写你也一定能写。这是否就是逆袭?我不确定。 (感动文章 www.wenzhangba.com)

  2.写作需要时间

  这与积累不同的是,有些写作是需要一定时间来完成的。有两种情况,一是写了的东西,需要晾晒几天,因为当时你的思维模式已经固化在你的文章之中,而无法走出来,自己就难于找出问题所在。几天后,紧绷着的思维神经放松了,就有可能从自己的文章中跳出来,挑选出其中的问题。二是有些写作,不单单是一般文章的写作了,而对于你来说可能就是课题。简单说,课题是需要事先查找资料和调查研究来反复作以论证的。

  前些天,团长让我写锦州家文化研讨会上的研讨题目之一《良好家风是抵御腐败的一道重要防线》。当时周六我刚到鲅鱼圈,迷迷瞪瞪地不好推辞就接了任务。但由于上述一开始时我说过的原因,又加上对家风问题的疏于了解,以及时间关系,急功近利地写起来,头绪很乱,一塌糊涂。

  3.写作需要灵感

  直白地说,灵感多是来自于你平时笔记中“温故而知新”的那一“新”的东西——思想火花和心灵鸡汤

  说白了,写作就是把自己要说的、想说的、该说的、能说的话掏出来散落在纸面上,有能力的可以事先打好腹稿,之后就是你的组织能力和色能力了。

  4.写作需要思想(观点

  既然下笔写文章,那么,其文路一定已在自己的头脑中有所形成,而这一文路来自于你对生活感悟、对社会的感触,说透了就是用自己的看法来比较、去衡量所接触和感悟到的并一定要叙述的东西。所以,文路乃至文章的形成,与自己的看法分之不开,这个“看法”始于世界观,出自世界观。

  世界观的形成是文章成熟的先决条件。反之亦然,一篇文章则必然能积极地反映出一个人的世界观。所以,我们要想做好政治理论宣传工作,尤为要想尝试政理文章写作的,就该知道和懂得,我为什么强调并首先要求从了解掌握党史党建入手了。

  5.写作需要宗旨

  我们共产党人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人民,是人民的勤务员。政理文章也是如此,有个“为什么人”的问题。

  我们党始终致力于“满足全体社会成员需要”,而社会成员80%的大多数还处在社会阶层的最低处、最底层,包括农民、民工,工人、游民等等。如果本着“什么阶层说什么话”,那么这大多数的少有话语权的80%的人,谁来为他们说话?

  简短回顾一下,上面说了写作需要积累、需要时间、需要灵感、需要思想和需要宗旨。关于写作方面的需要很多,我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写作的尝试中,不断发现、体会、积累更多的写作需要。

  接下来,再说说大凡写作都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文题不符

  这个问题普遍存在于网络间。以题目吸引、抓住人的眼球,内容却是离题千里,令人大跌眼镜。

  2.借题发挥

  借题发挥本来是写作的一个手法,但我这里指的是,抛开题目胡言,于正文中说不到题眼,无关紧要地天南海北了。

  3.拿来拼盘

  于网络里七拼八凑,我曾在讲稿里有过这种做法。但讲稿的目的是解释清楚,让受众了解明白即可。而文章不可以这样,写作如此做法是剽窃行为。

  讲稿与文章在这个问题上,有本质的区别和性质的不同。

  总之,针对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都要避免。

  发现问题、看待问题、该说则说,深入浅出、浅显易懂、朴实更好。于这里没有捷径,只有“属于自己”的才是途径。

  三、政理文章的写作过程

  很多人都认为“天下理论一大抄”,这个看法也好,说法也罢,我本人同意,但不能苟同的是剽窃,这首先就要在“抄”字上面做做文章了。这也是一名理论工作者,首先必须要弄明白的一个问题。

  今天,实际上既然谈及的是政治理论文章的写作,那么,我们的思路就不可以离开、也不能够离开中央文件精神实质,就是要将自己的思想认识提高到中央文件精神的政治理论高度上来,直白地说,字里行间必须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这不仅是党报党刊给予新闻写作者的一般要求、铁的纪律,更是党章赋予每个党员的起码要求、行为准则。因此,我们不能把理论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须臾不可离开的“政治口径”说成是“抄袭”。言外之意,“官方语言”是通用的(我这里的“官方语言”是加了引号借用的)。

  至于专家学者的一些观点,最好不用,至少不能全用。那些不属于你自己的思想观点,对于你的文章来说,就失去了原创的价值和创作的意义了。

  当要求写什么或是自己想写什么的时候,首先要将所写的对象和内容烂熟于心,并在自己的心里找到你学习理解后所体悟且认识到的该内容深层次的实质性的东西是什么,之后就是要紧紧地抓住它,并围绕它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致的框架体系,至此就可以开始着手动笔了。如果我们都凭自己的思路去完成写作,其过程无疑是创作的过程。

  政治理论文章写作的全过程,应该有以下四个方面:

  1.构思形成体制

  构思是整篇文章的纲领,犹如人的骨骼、骨架。

  把一篇文章的题旨及其大致的框架体系设想好了,才有可能开始动手,如同社会领域中的体制一样,良好的社会体制才有可能形成社会成员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构思是文章形成的前提条件,但是,一旦运用的不得体,也有可能反使“构思”成为制约文章的“紧箍咒”。

  2.逻辑完善机制

  它是文章内在连结、体系形成的筋骨和肌肉。

  没有逻辑的架构,就不可能形成合理的、合乎逻辑的内在连结的编织,而文章一定是缺乏力量和力度的,就会显得松散,就不可能严密而严谨。

  3.文学彰显素养

  理论文章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其写作过程也少不了抽象性、概括性的论述和表达。为了使理论文章容易为读者所理解所接受,于论述过程中恰当地使用类比、形容、比喻等等文学修辞手法来描述是大有可为的。这是一个形象化的过程,是从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过程,可以使文章显得有血有肉。如少了文学修辞的修饰、润色,语言文字就难以生动和流畅,就会显得“干巴巴”,而失去文采。

  再有,就是也少不了文学语法的界定和制约。失去语法约束的文章,语言文字就难以顺达、精到,突出的问题是不能做到语言自如,而难以用文字来明确表述和准确达意。

  4.理论铸就灵魂

  既然谈的政理文章的写作,就一定离不开理论知识这一根基。无论上边讲到的“构思”也好,“逻辑”也好,还是“文学”也罢,都得依据、依赖于理论知识这一根基,它是文章的前提,也是文章的基础,它是文章的关键,更是文章的核心,它是文章的神经和血脉,是最为敏感的部分,是全文的生命力所在。

  总之,写作,也如“十月怀胎”。文章的形成,有如“分娩”,有痛楚,更有喜悦。

  今天讲课的文字材料5.000字,没有一个字是从网络上、书籍中搬运来的,有关写作方面的专业正统知识,我也是一个字没看。所以,我的“关于写作”,既不科班,也不专业,有些内容极有可能经不起推敲,只是想给大家以启示、启发、启迪。

  谢谢大家!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