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同物异咏说豆萁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同物异咏说豆萁

2017-05-02 作者:魏国华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同物异咏说豆萁

  同物异咏说豆萁

  山东 魏国华

  曹植七步为诗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流传下来的诗句不一,明代冯惟讷《古诗纪》选录曹植所作《七步诗》为四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而《世说新语》则录作六句: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两种版本,都把受迫害者曹植比作“豆”,把迫害者曹丕比作“萁”,以“豆萁相煎”比喻兄弟争斗,自相残杀。

  诗人郭沫若却以独立的思考和独特的联想,对《七步诗》中“豆”与“萁”的关系作了与众不同的理解。他说:“站在豆的一方面说,固然可以感觉到萁的煎迫未免过火;如果站在萁的一方面说,又不是寓于牺牲精神的表现吗?”他就此写了一首《反七步诗》:(爱情故事大全 www.wenzhangba.com)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同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这样,“萁”的牺牲自我成就他人的奉献精神也就显然可见了。

  大文豪鲁迅也曾巧妙改用“豆”和“萁”的关系。1925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开除6名积极进步的学生自治会代表,激起学生风潮。此时有人竟置事实于不顾,公然说:“今反杨者,相煎益急。”显然是用《七步诗》中萁豆相煎的典故,把学生说成“萁”,把杨荫榆说成“豆”,把杨荫榆对学生的迫害说成学生逼杨,这从根本上歪曲了事实。为此,鲁迅在《华盖集。咬文嚼字三》中“活剥一首,替豆萁伸冤”,将诗改作: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在这首“活剥一首”中,把“豆在泣”改成“萁在泣”,作为学生的“萁”烧成灰,“豆”却熟了可以办教席。“办教席”之说是指杨荫榆请人在太平湖饭店开会一事,鲁迅先生说好似看到“教育家在杯酒间谋害学生”。这样一改,既对杨荫榆之流予以嘲讽,也为如同萁被燃烧一样受迫害的学生伸冤。

  你看,小小豆萁,同物异咏。一诗多解,妙思翻新。真是趣味无穷。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同物异咏说豆萁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