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眼中的杨小米:这些品质让她快速成长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眼中的杨小米:这些品质让她快速成长

2018-02-25 11:45:03 作者:王语华 来源:遇见小mi 阅读:载入中…

我眼中的杨小米:这些品质让她快速成长

  这是语姐写的关于我的一篇文章,她曾是我老板,加上合作项目,我们前后共事近3年。能得到她的认可,我特别开心,也分享给大家。

  小米

  一直说要写写杨小米同学

  她作为典型“海漂”,从一个单身女生结婚嫁人,从无产阶级到有产阶级,从孑身一人客居在人生地不熟的上海到空中飞人四方友人,从做助理自己独立创业成为拥有五十万粉的公众号大V(公众号:遇见小mi)。

  她的一切变化仅仅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可以说这速度也是绝无仅有的。

  我作为一个见证者,通过对我眼中的她的总结描述希望给同样的年轻人信心和启发。

  因为太熟悉了,一时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说起。就从我初次见她开始吧。

  四年前,那时候我刚从MBA毕业实在不想找工作了,就琢磨着利用自己所长开一家咨询公司,不过业务还没签下来,心里没底。就想着先张罗业务,同时物色一名助理,有生意了就要有帮手啊。

  有一次和另一位创业的朋友聊起来,他问我有什么要求?我说,也没什么,爱读书就行。那位朋友就把杨小米的微信推给我,并告诉我,他俩是校友,是学心理学专业的。我一听学心理学的,便有些好感

  我在微信上问了问杨小米:在做什么?平时看些什么书?最近在看什么?等等。

  具体她怎么回答的我已记不大清楚了,总之没什么深刻印象,就感觉比较学生气,说话也有点小心。那时候我有笔业务快要谈成了,但还没定。

  我就和她说,等我业务签了有钱工资后,你就到我这里来。

  这期间有空我们就见个面,先初步了解一下咨询业务怎么做,然后我又给她推荐了几本书让她看。

  第一次见她时,姑娘人长得瘦瘦小小的,戴一幅黑框眼镜,说话声音比较轻,笑得很腼腆,像高中女生。

  我说,你颠覆了我对山东姑娘的印象,难道不应该是人高马大样子吗?她只是笑。

  很快我第一笔业务签下来,她也正式成为我第二位员工。第一位员工呢,是我自己。我们没有办公室,她为了配合工作,主动把之前的房子退了,搬到我隔壁一个小区住,她家客厅便成了我们的办公室。

  这样我们几乎天天在一起。有业务就做业务,没事就一起看书,聊天,写文章,一起做梦,想着什么时候可以搬到一间正式的办公室里。

  然后安慰自己,反正现在的工作都需要客户现场做调研,没有办公室也行。后来我们去过软件园办公,还去图书馆办公,总之没啥钱却过得挺开心。

  现在想想,她心挺大的。那时候谁找工作不想找家大点的公司啊?后来我问过她这个问题,她说也没多想,觉得有兴趣就来了。

  这一点,倒也可以看出她,决定从不拖泥带水个性

  期间,她谈恋爱了,男友是她同乡,在华为工作,工作很忙。她对此很高兴,我问过她为什么?她解释说,“这样我忙的时候,他就不会对我有意见了。”

  年轻人么,谈恋爱难免会有些矛盾什么的,但她不会带任何情绪到工作上。这一点,我觉得一般姑娘确实很难做到。

  再后来两人顺利结婚买房,这是去年的事。也许两人对事业态度追求便是彼此共同语言重要基石。

  我们一起做了几个项目,共事了近3年,也真的搬到了新办公室。

  再后来,她专心做自己的公号,进步突飞猛进成绩斐然。她一直劝说我要写公号文章,要坚持写。我依然时断时续地写着,她便一次次证明给我看,坚持的结果是什么。

  还常转载我的文章,或写到我。直到去年,我才下定决心好好写。今天我能持续创作,第一个应该感谢的就是她。

  说着这儿,我不得不说,她人缘儿极好。

  杨小米来上海时除了那位同学,她几乎对这个城市的所有都是完全陌生的。但如今才不过2、3年,她的人脉关系已经超出我一个数量级。

  一方面,或许我自己太宅的缘故;另一方面,她在人际关系方面绝对是有天赋的。

  随着第一笔业务开始,公司咨询业务多起来。我们接了一家高端月子会所的品牌营销咨询,我就派她去客户会所里整理业务流程

  她二话没说,一呆就是40多天,还在那里住过一星期,为的是可以观察整个会所里的真实情况,取得一手材料

  不过,很快小米就和会所里几十号人打成一片。有一次她带了一大堆粽子给我,我很好奇问谁送的?她说,是一个做护理的姐姐老家带给她的。

  好吧,我挺佩服她这点,就算工作她也能把人家聊成朋友。

  我曾多次建议杨小米开设一门关于人际关系的课程。她觉得人际关系方面没什么好讲的,或者说讲了别人也未必学得来。因为自己并没用什么技巧,如果说有什么经验的话,那就是真诚+做实事儿

  那我就从我自己的观察说起,她有一个隐形人际交往原则绝对不让和她打交道的朋友吃亏她总是主动帮助别人,包括前面所说的让我坚持写公号,介绍圈内的资源给我。

  当然,她帮助的不止我一个人,所以朋友特别多。讲个小细节,即便是她帮别人做宣传,她也会提前试用产品,了解产品及品牌的相关情况,根据自己公号调性调整文案。

  发布后还会跟踪结果,反思问题做总结以便下次做得更好,还会给客户提改进建议。因为这种负责任的态度,所以主动找她的资源就越来越多。

  很多人总说由于自己没钱没人没资源,所以没法成功可能忘记每个人还可以人品、用真诚、用做事儿去对接资源和人脉啊。当眼里只看到别人有,而你没有的东西时,就真实地活在处处不如人的失败感觉中。

  还有一个故事,就是前两年在上海常有些线下的创业人聚会的沙龙,她便场场去参加,主动帮主办人免费做会议内容记录和整理。因此,没多久她就成了圈子里的“名人”,因此也认识了不少朋友。

  在人际关系方面,她可能是我见过最不偷懒的人。即便现在,大家网络沟通方便啊,但她除了网络沟通以外,重要的朋友都会自己飞去见面的,无论对方在北京还是广州。

  她的真诚,总能让和她打交道的人感受的到。

  当然,她还有个特点就是绝不容忍耍小聪明的人占她便宜。即便再好的朋友,事儿没做好,她也会毫不留情地指出来。碰上故意想占便宜的那种,她更是理直气壮地争回自己的利益

  有个前同事欠我几千块钱,好几年了,每次小米都问我,“姐姐,找他要钱了吗?干嘛不催他还钱啊?你是在帮他,他却有钱不还,这样的人不值得交往!”

  说了这么多,发现总结的都是她人际关系方面的特长。其实,她的个性还有很多面,大致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事情做好

  就是对自己负责

  那时候我带她去采访好多行业内的人,最麻烦的就是回来整理录音,听读的软件还没出来,所以需要自己再重听,边听边打,2个小时的采访往往需要至少4个小时整理。

  不管回来多晚,她都会最迟第二天交给我。所以,她做事效率一直很高。

  她也是那种做事自己肯动脑筋的人。有一次参加展会,我们商量着怎么能够拉更多业内人入群?她说,“我想办法吧。”

  后来,她建了个群,把二维码打印出来,标上“参会群”,然后传给周围的人,很快就建了一个近百人的群。

  公司陆续来来走走过几位同事,和他们相比,杨小米是那种自带动力的人。有些人则是给多少钱做多少事,而她的动机源自于通过把事情做好成就自己。

  她曾提到,“我希望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体现在自己的简历上。”

  当付出努力成为一个人的习惯,那工作的意义已经不是该做什么,而是通过做好每一件事,来成就优秀的自己。

  好奇心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杨小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爱问,刨根问底的问。所见所闻,不但好奇还喜欢打听各种八卦

  她对八卦过耳不忘,曾笑说自己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娱记”。

  有时候会问到别人难堪,她便知道问到底线了。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很多人其实喜欢表达自己,生活中缺少一个像她这样的倾听者,所以她总是收获满满。

  做咨询那时,每次一起碰工作进度时,她讲完工作就开始讲各种八卦见闻。

  我说,“这些和工作有关系吗?”

  她说,“没什么关系。不过,这些员工也会和我八卦以前待过的会所里的各种事,包括为什么离开,以前公司哪里让她认为不合理等等。这些也许有帮助。”

  我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她自己的独特学习方式。

  我知道有人会从看电视中学习新知,有人从看书中了解世界,有人则从八卦中汲取营养不管什么途径关键是成为那个有心人。

  不要担心自己的起点在哪里

  重点成长加速度

  听说杨小米今年要出书了,按理说靠写字吃饭的人,写作方面应该不会差吧。嗯,我在这里揭她个短儿:她刚开始写文案时,写得很糟糕。无论是结构还是逻辑还是文法,问题都很多。

  我让她改,改一遍又一遍,加上她自己改的,有时候真的改上十几遍。我们还组建过一段时间写作比赛,3个月每天写一篇文章。

  最后,只有她坚持下来。现在,她的文章内容和质量,和她的起点相比,已是今非昔比了,文章真的写得有质有量。

  基于她的个案,彻底改变了我的一个认知写作这件事,虽有天分因素,但真的可以靠努力和大量练习可以做好的。其中的要点便是坚持和大量练习。

  起点低并不可怕,怕的是进步慢,或者因为差距大干脆停止不前了。

  最后,根据杨小米的故事,关于如何快速获得成功,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至少有三点启发:

  一、每个人都有很多资源,看看你忽视了哪些?想一想怎么用好它们?

  二、一个人对成就和价值感的追求才是真正的成功动机。

  三、很多人的成功往往想走捷径,想通过“少努力或不努力的方式”实现一步登天”。而上帝恰恰青睐“笨”人,那些肯下笨功夫的人。

  走弯路,才是一条真正的捷径你的人生没有半点浪费。因为即便这次不成功,总也会为下一次成功做好准备机会来了,这样的人,迟早会抓住的。

  此外对于总喜欢感慨别人机遇好的人来说,想一想,即便天上真有掉“馅饼”的时候,可你的手在哪里呢?更别说和那些已经准备好盆子的人相比了。

  不如灭掉那些所谓的借口,真正从眼下把握自己的人生吧。

  这个世界,缺的不是机会、资源、人脉,缺的恰恰是肯下笨功夫的有心人。

  - END -

  关于作者

  王语华

  十年市场老刀,熬成资深品牌定位咨询师

  带娃去考研,毕业为自由而生的创业者

  经历生死,而转向探索人性的心理咨询师

  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