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榆次使赵村轶事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榆次使赵村轶事

2018-04-09 21:32:20 作者:胡说又胡说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榆次使赵村轶事

  前些日子北风呼啸,冬日寒流,于是不由得翻出记忆的库房,想到难忘岁月,想到使赵的冬天。那是对我们知青下乡插队的回忆,是抹不去的历史痕迹。于是随笔写了个自媒稿子《榆次使赵村的冬天》。不料想还有人关注,几千人围观,除了有消息和留言,村上文化人还有来电。看来不曾忘却的过去落地成文化了。

  听说村里还要写村志,让我们再挖掘点儿记忆的埋藏。几十年过去了,残存已经是模糊世界。再次搜刮脑库,让碎片引发大家的回忆吧。

  我是1973年10月到使赵村的,属于首批知青下乡。村里的人习惯叫做“插队生”。说是知青,大概是相对文盲讲的,学校混了几年,狗屁知识没学了几个。初中毕业14岁,班上的同学们大部分都找工作挣钱了。母亲坚持让我就学,于是又在高中混了两年。为什么说混呢,上课的时间不多,好多功夫闹“革命”“斗争”。16岁上毕业,找不到大学的门。于是就到农机厂做毛坯工。17岁到寿安里学校做小学4年级教师,半年头上被校领导炒了鱿鱼,因为体罚学生严重。那时城里到处是闲着的年轻男女,找工作缺工厂,大学不招生。正好这一波知青下乡潮来了。

  把城里的娃不弄到农村也没办法。建国以后没了战争,也没有计划生育,城乡大批大批的生娃,每户人家一群娃是常态,我们兄妹3个算少的。到了6、70年代,这批娃都逐渐成人工业基础本来很弱,城市失业人口太多。知青到农村,是最大的政治,万人隆重的欢送大会,还有胸前的红花,带上行李,坐上了大卡车浩浩荡荡送到了使赵村。看官注意了,那时的口号,可不是把娃们弄到农村玩“冬令营”“夏令营”,玩一段耍够了回城找妈。口号就是“扎根农村”。憨头憨脑的小年轻人那阵子不多想,可对于每家的父母亲来说,扎根二字就叫扎心。

  在村里安顿下来,锣鼓声没了。眼前是古老房子泥泞坑洼的弯曲土道,耳朵里不是鸡鸣就是狗叫。劳动开始了,不是铁锹就是锄,面朝黄土背朝天。

  使赵,和全中国的农村没有两样。老百姓永远故事柴米油盐一家一户小院,鸡狗为伴,猪羊作友,烟火锅台。日出上工,日落回窝。

  使赵村住的密集,全村没有一间楼房。红砖房的门户属于好些的人家。一般都盖平房,坡型瓦房很少。大概是两个原因吧,一是瓦房造价高点儿,都一样是无产阶级,谁家也缺铜子儿,每年的花销都是赚工分,年底结算了分红,除了必要的吃穿,攒下的几毛钱都是牙缝里抠的。你家里想勤劳致富不行,养猪喂鸡那是有政策讲究的。具体点的规定记不太清了,猪养过两头,鸡也是几只,养多了那可是资本主义,马上有干部上门革你的命。宁愿穷点儿,饿点儿,但革命的一颗闪亮红心别给染黑了。农村盖平房,也是实用意义,社员们没有自留地,但生产队分了粮食,也得晾晒干以后才能贮存。踩着梯子把粮扛到房顶,几天后再收拾下来。

  村里个别少量是麦秸泥抹的房顶,有点儿积蓄的人家都要把房顶沙擦了。就是用炉渣,石灰等材料和合起来,在房顶铺匀,用特有墩耙砸实,这样密度有了,也结实平坦,房子就不漏水了。

  沙擦房子是项团队作业,在短时间内得完成工序,不然湿度密度不匀会弄糟。所以这个活儿年轻人十分喜欢。谁家有这份活儿,知道是要买体力的。乡邻也不须发工钱,但得好酒肉伺候着。爬苦日子过来的,听说可以打牙祭,一吆喝就来了。一群年轻小伙子站在房顶,人手一杆墩耙,极目四野,嘻嘻哈哈,快乐无边。干这个活儿步调节奏,有带头的老把式喊号子,齐刷刷推进,有点儿南方人拉纤绳的味儿,带头哥先忽悠,大家跟着和声,此起彼伏,乐感的韵味实在太美了。

  有口齿伶俐能说会道的带头哥,还能即兴创作,看到周边的人和物,顺口就能溜出来词儿。

  有一次,近视眼的老哥喊带头号子。他也善于即兴创作。正好看到街头过来个花哨的姑娘,他兴奋起来了。

  "过来的妮子齐他(好看)不齐他,“

  大伙冲他笑,又齐声;”齐他,齐他,太齐他!"

  "心儿舒服不!",“舒服!"“想不想闹!“…

  “想闹!想闹!真想闹!"一群后生们起哄,喊的更欢。

  带头老大后边的词断片了,人们哈哈大笑起来。待到那个妮子走近了,带头哥才看清了,那是他的大女儿。他嘿嘿一笑,不好意思的打了自己巴掌

  上个世纪的6、70年代,虽然距今不到半个世纪,但那会儿还能闻到古代的味儿。农耕有了拖拉机,但地里的活儿仍离不开骡马牛。车马牲口,牛拉木车,手推的独轮车到处可见。

  现代化的玩意儿就算是收音机,半导体,还有一喊震天的扩音器大喇叭。偶而还可见到蒙眼毛驴拉的石磨,家里自己加工粮食的小圆磨,谷场上打麦压豆的石滚。

  使赵人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大概几千年也没多大的区别。在晋商繁荣的明清年代,使赵没听说出过经商的大户。不象在祁县太谷的大村,处处可见高大庭院。使赵那时没看到几家显赫的家院。农耕为主的使赵人,活在井大的世界,也不可能产生天大梦想。那时,我们开会喊口号,唱的国际歌,心里瞄准不知道多么遥远的英特耐尔(共产主义)。反正是伟大理想,什么时候实现与我们活着的这一代没关系。那阵子除了种地,生产大队安排的也挺忙。“批林.批孔”“反击右倾…”。临街的房墙上,醒目的地方到处是标语和口号,比现在讨人厌的商品广告多的多。插队生是年轻人,集体住宿,屋里按规定也在墙上贴了“学习园地”,任务那是要完成的。反正一支笔一瓶水,你叫万岁就万岁,你叫骂谁咱就跟着你糟蹋谁。

  一日三餐,反正粗粮多,吃碗手擀面,或者大米饭,那是改善生活家家户户都一样,玉米棒子加高梁红面,没多少油水的饭,别说小伙子半大后生,就是家里七八岁的娃,也都扛着开口的海碗,连汤带水一两下的往胃里倒。

  共产主义的梦,就被乡亲描写的很低档,还坐在一起抬杠。有的说苏联一样吃上土豆牛肉。老康是大队支委分管插队生的,是村里头脑活泛的干部。他心里的共产主义是一日三餐有两顿是细粮。有的说细粮管饱吃,还有猪肉,才实现了共产主义。反正一句话,离不开吃。看来几千年,国人饿怕了。

  后来听朋友段子,讲晋南那边的斗争会。“四人帮”倒台后,老乡主席愤怒批判江青的生活腐化。老乡说江青的床头经常放着两个罐子,一个里面装红糖,一个里面装白糖。她就是如此的生活奢侈,不管白天还是晚上,想吃红糖有红糖,想吃白糖有白糖。我们听了这些话,心里不知道啥滋味

  使赵人很好,榆次的方言说是直圪揽(正直)多,待人热情,不多耍心眼子。说的土话,不需多卷舌头根子,表情丰富,给我留在脑子里的纯朴形象至今难忘。

  改革开放四十年了,而今跨越千年,国人享受了第一流的高速高铁互联网手机,更重要的是全吃了细粮,猪肉更不在话下。使赵过去的一幕历历在目

  那时,我们插队知青也想弄个“忆苦思甜”的会,想找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的老汉给上一课。于是经队干部推荐,我找到那个老汉,先让他做了讲述。老汉的脑子不错,口齿也利落。听了我的意思,他绘声绘色讲到了旧社会,做短工伺候地主家,地主待他好,油烙饼管饱给吃。后来讲到62年的饥饿,哎呀一声,竟流下了眼泪。我一听,急忙打断不让他说下去了。这不声讨了新社会了吗,让老汉当众要说了这些,可马上定成坏人或反革命的。后来干脆取消了这次政治教育,可别捅了漏子。

  插队生的生活比村里的老乡要有点儿色彩。我们都是一帮不到20岁的青年心理学上讲刚过了发蒙期不久。成年了,动物本性大发扬,哪个不怀春,哪个不钟情。可那个年代是红色元素纯洁是大家的价值观男人女人可以接触,说话可以,摸手的不行。更不像现在挂在嘴上,在菜市场也敢想你呀爱你呀,拥抱着吻着敢晒太阳。过份去追求,那在大家的心目中是流氓。流氓是很低级的污辱词汇,如果沾上了跟踪一辈子,那等于跳进了黄河水。如果在档案中写上一句“此人有生活作风问题”,那就是等于一生背了黑锅,你的劣根性,会波及到让子女抬不起头来。

  使赵村也是一样的,男女授受不亲,现在的年轻人不懂。说恋爱首先让父母批准,不至于,社会是主张自由恋爱的。说亲还是主要的。但姑娘出嫁得要彩礼,小伙子娶媳妇,家里要置办够若干条“腿”,就是扣箱呀,立柜平柜矮柜之类的木腿。

  2013年10月,我们使赵老插队生纪念40年重返故地,我发言说了,感谢我们当时的纯洁和自律,感谢飘红的时代,让我们聚一起,一起劳动与生活,虽然有干柴有烈火,让我们有贼心没贼胆,心中有爱不敢爱,既不敢撩猫,也不敢逗狗。倘若放到现在,微信联系,可抒情,出轨概率高,可一不小心光荣献身,那结果可能不一样了,也许桃李满使赵了。

  呵呵,开玩笑了?那是真实的素描。

  集体经济时代的使赵,也有美妙一面。没有自留地,没有自家的羊群和牛马,更谈不到自家有汽车,养工厂。不操更多的闲心,只望有一条,本队有个替社员着想的队长带领社员种好粮食,精打细算,到了年底,每个工分有好的分红。至于发财呀致富呀,和尚头上的毛发,它也不长咱也不想。羡慕嫉妒恨,也有,谁家有办法到城里找个工作能挣钱,户口弄到城里变成了市民,有面子

  春夏的使赵,集体种植的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连绵成片,一般都是百多亩以上,碧绿田畴,壮观美丽。置身于其中劳作,几十成百的男女社员边劳动边闲扯,叽叽咯咯,说笑此起彼伏,想起都是诗情画意。如今个体户了,自由经济了,找不回那时的风光了。

  春季间苗,夏季割麦子,收秋最开心。漫地一片的社员情景,在古代不见,今后没有了。文化口诀也消失了,"男人最怕薅苗子,女人最怕坐月子”,那阵子使赵人常挂在嘴边。

  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回忆的时候又酸涩,又甜美。使赵村,梦里眼里都永远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榆次使赵村轶事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