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儿女天山情(第五章16)
(十六)破格晋升副高级
1996年3月,听说广电厅党组书记赵建华让厅职改办给广播电视报两个副高级职称(主任编辑)破格晋升名额,一名汉族给我,一名维吾尔族给拉吾甫。听到这个消息,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盼望、等待了多年的心愿终于有希望实现了。于是,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突击复习俄语,准备参加外语职称考试。赶写了六千多字的业务自传,填写破格晋升职称申请推荐表,连同业务论文、各类新闻作品代表作和获奖证书递交了上去。
没想到,几天后,厅职改办通知报社领导,说我的申报材料退回来了。原因是论著既无证明又无书,其他条件都符合,就差这一条。如有论著,赶紧把书找出来,重新上报。我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寝食不安。我所说的论著,是由新疆军区政治部宣传处编印出版的建军六十周年获奖征文集。全部征文都由我一人负责筛选、编发,因种种原因,这本书名为《红旗插上天山》的获奖征文集,没有署上我这个责任编辑的名字。如今,这本书也找不到了。
为了晋升副高职称,我只好去找军区政治部宣传处长游成章。谁知老游病休在家,其他人不认识,也不管事。于是,就打电话到老游家里,求他帮忙开个证明,找一本书。在这关键时刻,老游立即写了证明,找了本书,并亲自送到报社。我双手接过书,捧在胸前,连声道谢。目送老游远去的背影,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和老游是中国人民大学新疆新闻班的同学,过去只是在业务工作上有过交往,可谓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想不到一件小事,他竟如此热情相助,真是人到难处见真情啊!事后,我有感而发,专门写了一篇生活随笔《人间重友情》,在报上发表后受到读者好评。
为了我的副高职称能重新申报,莲香也操了不少心,托人找了广电厅职改办和自治区职改办的朋友帮忙,请他们重新上报、审批。这一关终于通过了,最后由自治区新闻系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开会讨论评议,无记名投票决定。有人劝我:“现在评职称,一定要给每个评委送礼,否则,就很难通过。”我回家同莲香商量,她为难地说:“如今送礼,礼轻了人家看不上,礼重了我们送不起,万一评不上,不是白花冤枉钱?干脆谁也不送,听天由命,顺其自然。你说是不是?”我想,她说得有道理,也只好如此了。
一天,我给广电厅党组书记赵建华送审报纸一版大样,顺便请赵书记在评审职称时帮忙说话。赵书记满口答应:“你放心,职称的事你别再找其他人了,到时我会说话的。”不久,赵书记打电话告诉我:“老王,你的副高职称高评委通过了。”听到这个喜讯,激动得连声道谢。多么不容易啊!整整奋斗、苦熬、盼望了十几年,终于如愿以偿,了却了一件心事,激动、喜悦之情难以言表。一个六十年代的高中生,经过33年自强不息、努力奋斗,从一名基层单位通讯员成长为自治区级新闻单位的主任编辑,经历了多少坎坷、磨难,付出了多少汗水、心血,饱尝了多少酸甜苦辣,唯有自己最清楚。我常常提醒自己,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绩和荣誉,决不能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更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满足。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未来靠自己更加勤奋、努力来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