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史家笔墨 | 文化遗产首先应满足精神需求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史家笔墨 | 文化遗产首先应满足精神需求

2018-06-13 11:34:53 作者:杜晓帆 来源:人民日报文艺 阅读:载入中…

史家笔墨 | 文化遗产首先应满足精神需求

  杜晓帆 

  文化遗产首先应满足精神需求

  近年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得到充分拓展,对于遗产类型有了更多的认识。以杭州西湖和红河哈尼梯田为代表的文化景观,以京杭大运河和丝绸之路为代表的文化路线,相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工业遗产、乡村遗产、21世纪遗产等新兴遗产类型正被学界热烈讨论政府也相继颁布一系列遗产名录,为遗产保护助力。

  那么,文化遗产为何如此重要

  人们对文化遗产的日益关注,是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深刻反映了人们历史观和文化观的转向,是民族认同感不断加深的体现。但是,文化遗产范围的扩大,不代表保护和传承的问题解决好了。比如最近几年流行的工业厂房改造模式大同小异,大都是将原有厂房进行整饬改造、粉饰一新,然后引入文化创意餐饮、购物等业态进行充实。其实,厂房改造并无不可,它在一定程度上盘活了废弃的场所空间。然而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文化遗产保护的直接目的就是保留原有的历史信息。厂房改造仅仅把原有的工业遗产视为可利用的场所和空间,大规模的干预使得依附在上面的历史信息消失殆尽,新引进的业态则是商业复制时代下的产物。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它实际上违背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它可能优秀的厂房改造案例,但并不一定是成功的遗产保护案例。这样的现象背后反映的,是我们对文化遗产在当下能够发挥何种功能困惑

  过去的遗存之被视为文化遗产,从客观上来讲,就是它和原生社会文化环境产生了分离,进而来到了当下的语境,成为了一项有待保护和继承的文化资源。在近代欧洲历史性纪念建筑的保护实践中,人们所熟知的巴黎圣母院、古罗马斗兽场等建筑就是在那时开始作为遗产对象来进行保护和修复的。尽管那时的保护理论技术尚不成熟,但这种有意识的保护行为仍体现了人们对于历史所持有的敬畏向往。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到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也会发现,人们在对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的追寻过程中,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满足了人们重新认识自我的精神需求。从一开始,过去的遗存作为文化遗产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时,首先满足的是人类的精神需求。

  认识到文化遗产首要满足的是人类的精神需求,其实可以让我们在遗产范围扩大的今天,更好地去认识和理解遗产的复杂性、文化的多样性,而不是给它们贴上某一个刻板标签或者套上某个雷同的利用模板

  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以文化景观的名义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种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生计智慧得到了世界的肯定。但是,与人们熟知的文物古迹不同,梯田不仅是农业文化的象征,同样也与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它的开辟与维护是当地村民世代耕种的结果。今天,随着城市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生计方式改变,使得不少年轻劳动力离开家乡去城市打拼,农耕的转型已经在一些地区发生。哈尼梯田的保护同样面临类似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当地村民的发展问题,原来保护的主体将不断流失。在现有的保护条例下,人们对哈尼梯田所代表的农耕文化的美好想象尽管还能在物质的景观中寻得,但看得见山,看得见水,却看不见乡愁。在当代语境下,遗产的复杂性已经超越了物质形态的去留、新旧等讨论,直指人们的精神世界

  在中国,像这样的乡村遗产还有很多,国家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传统村落名录,至今已达4000余个,仅贵州省黎平县一县就有93个传统村落。它们大多古朴秀丽,但在发展上则显滞后。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不能因为保护掣肘了发展,也不能因为发展冲破最后的底线。振兴不是简单的经济提升,而是全方位的复苏。尽管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农耕生活遭遇了现代化的巨大冲击,物质的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但蕴含在遗产中的内在发展动力并未消耗殆尽,它固有的美好仍然在吸引着人们前去耕耘

  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无论是从哪一个学科行业出发,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的,不是让文化遗产成为一个个当下时兴的IP(知识财产),被市场学术快速消费掉。事实证明,对于大部分文化遗产来说,这条路并不好走。在物质生活渐趋丰裕的今天,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大方地承认,文化遗产之于我们最大的意义就是一种精神的意义,这实际上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文化遗产首先满足的是人类的精神需求,它承载着的是人们的想象力与前进的信念。真正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往往是蕴藏在文化遗产中的精神力量,而这种精神力量反过来才会真正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为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