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一级性感,顶级可爱
2018版《绿毛水怪》最近出来了。
这版收录了王小波创作初期的9篇短篇,
包括传说中的王李定情之作《绿毛水怪》、处女作《地久天长》和极为怪诞的《猫》等。
还有李银河撰写的序言。
◀ 电影《重庆森林》剧照
《绿毛水怪》讲了一个极其单纯的爱情故事,是一眼见到底的单纯。
《地久天长》讲了一个非常干净的友情故事,这种干净可能只会在王小波的处女作中出现。
看完之后我都怀疑是不是他写的。
考虑到是王老师的处女作,也便在讶异当中接受了。
故事就像是一杯白水。
我期待着更可口的东西出现,然而并没有。
只有“我”、大许和邢红之间坚定的友谊。
他们的友谊在阳光下透明而热烈。
在这个背景里,连教导员的坏心眼儿都不重要了。
整篇就像一个高级青春片,看完之后把心洗了一遍。
读新版《绿毛水怪》,再次唤起了我内心对王小波的所有触感。
少女时期看了《黄金时代》
从此难忘王小波。
二十五岁,再次寻找王小波。
◀ 王小波
I 王小波主义
有人说读文学作品要用历史的眼光。
我们去看王小波那一代,会自然地想到他们所经历的复杂的种种:
他们被改造被逼迫,
他们历经了伤痛、迷茫,
同时他们也有独特的时代兴奋感。
这些东西表现在创作中,人们一度定义为“伤痕文学”。
我不知道王小波算不算这一派的,
伤痕文学盛行的时候,王小波还是个技术工人。
等他下笔的时候,时代已经变了。
但在他强烈的象征笔法下,可以明显地发现许多控诉。
这些控诉不是哀怨的,而是讽刺的、超现实的和不吝一切的。
王老师说了,
某些运动就像天上的天气,说多了也没意思。
所以在控诉之外,他写的那种别扭和不痛快又是所有人和所有时代的。
他的小说非现实主义,而是象征主义居多。
或者干脆就是王小波主义,特立独行。
王小波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和卡夫卡,
因其作品中存在的意识流和象征主义。
在长篇的《红拂夜奔》里,他用了非线性的,迂回的叙述方式。
小说本来建立的两条故事线不停地打乱着时间和空间。
王二和小孙在一重语境,风尘三侠在一重语境,两个语境不定时重叠。
王小波用平移镜头非常流畅地串联两个语境。
“虬髯公看不上李靖,我们领导也看不上我。”
这种无缝连接放大了趣味性。
其实王小波的诸多作品都是这样的。
《革命时期的爱情》里是王二一个人的故事,但他会别出心裁地交替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用“我”与“王二”模拟两个场景。
非常有意思。
《万寿寺》还用了更加张扬的回旋叙事。
同一个故事,讲述了二十二遍,每一遍都是新的可能性,线性时间在这里无效。
◀ 电影《2046》剧照
时间被打乱这事不新鲜,
后现代那帮人老这么做。
新鲜的是王小波在时间乱序的基础上,还有民间说书的内容,又带了几分传统。
在看到王小波故事新编式的几本小说之后,学界给了他一个“借古喻今”的名号。
其实小说不是喻,也用不着借古,因为事理就是相通的。
比如人到底是不是智慧的、有趣的、具有怀疑精神的,这些问题和古今没有关系。
李卫公是个数学家,王仙客也是个理科生。
王小波故事里有个隐含的价值观:
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的精英更重要。
因为道德标准是流动的,是历史的产物。
人们可以为了此时的道德标准能屈能伸,
但科学标准不能屈伸。
所以知识分子很痛苦,因为不能屈而痛苦。
在“反智”的时代里,知识分子即受辱,人们的所知不过是权力的描画。
这点在《红拂夜奔》里表现得极为明显。
当然书里除了反智还有更多好玩的“领导上”的立论。
王小波小说的妙趣在于后现代的艺术特色,说书式的叙事语言。
最重要的是小说的内核魔力,这个魔力只来自于作者本身。
换言之,王小波本人就是最精彩的文本。
II 王二走路不回头
优秀的作家那么多,但王小波是属于特别有人味儿的那种。
文学评论界把王小波分析透了,
他们说他的书里有性爱叙事、死亡叙事,
有以人为本的人文关照,也有带着荒诞性的自由主义。
要我说,王小波在书中透露的人格,
只有一个词,那就是可爱,
是人应该拥有的那种可爱。
当然,还有性感。
他的可爱自然来自于他的纯真。
老陈给老王讲妖妖的故事。
老陈说自己为了妖妖要变成水怪,发烧又发疯。
但故事结束在老王的戏谑里。
老王还是不信,
既不信水怪,也不信真爱。
王小波在早期写纯爱故事
用画中画的方式,用嘻嘻哈哈的结尾。
王小波纯真起来,他自己都不好意思。
这让他显得更加可爱。
◀ 电影《阿飞正传》剧照
大家都知道王小波好玩儿,但你越读下去就会越发觉得他性感。
《黄金时代》里大幅大幅地写做爱的场景,这些描写没有很触动我这个直女。
但有那么一段,陈清扬做了个简裙装傣族,结果迈不开步过不了河,王二一下子把她扛在了肩上。
“她的腰正好和他的一边肩膀那么宽。”
这段太性感了,我读到后一个内心澎湃,对王二心向往之。
王小波自己说:
《黄金时代》写得有些境界。
我觉得没有问题,不只是因为他说的“性”是透视灵魂的真正窗口,还因为他在那本书里表现的纯粹和平实。
他的小和尚、伟大友谊,这些象征着年轻的情欲和热度。
与陈清扬睡觉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对人事物有着那么多的热爱。
那些爱与灿烂阳光,与明暗的白云同在。
能拥有情与爱的日子,他叫做黄金时代。
人们说《黄金时代》是一种性爱自主的文学实践,是典型的“革命性爱”的写法。
我还觉得,这时的王小波表现出一种怅惘。
王二被人当成流氓,他说
“我身上带有很多伟大友谊,想送给一切人,但他们都不要。”
读王小波的书会经常笑起来,这是肯定的。
因为他有独特的幽默,不仅是北京人侃大山的劲儿,还有点说书人的架势。
王老师放到现在,要是乐意下海的话,那肯定是个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
诙谐中带着点玩世不恭,
还有蜻蜓点水般的讽刺,
最重要的是顺嘴就滑出一种满不在乎的劲头。
这大概就是人们说的“酷”。
其实他不是满不在乎。
他在乎人是不是生来有趣,生来智慧,
人们是不是想尽力知道真相,哪怕自己像个呆头鹅。
他在乎人们是不是真的尊重自己,尊重彼此。
他也知道人们不是真的自由。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他说:
“我只能强忍着绝望活在世界上。”
◀ 电影《东邪西毒》剧照
III 想到他,我的丑脸上就泛起微笑
好了,到此为止是与诸君在文学上的探讨,
接下来是携带私人体验的大型表白现场。
你要是讨厌就从这儿关掉,
就如王小波在情书里写:
“说实话,爱你爱得要命。你要是讨厌这句话就从这儿撕。”
人人都知道王小波的爱情。
他说爱你像爱生命。
他的情书是断不能看的,
看了你不仅会脸红心跳,还会嫉妒。
禁不住向天五百问,
为什么没有一个这样的人爱我?
李银河说,第一次见王小波时,
觉得他太丑了,本来有些仰慕的她失望了。
李银河嫌他丑想跟他分手。
他借酒消愁给人写信,
还跟人说“你也不是就那么好看呀”。
然后俩人又好了
王小波确实丑,这不用怀疑。
用正常的审美来看,他非常难看。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没人在乎他好不好看。
他的灵魂透着外表发光,使外表不值一提。
有趣到那种程度的话,
丑就是性感。
传说中的“丑帅”。
◀ 不漂亮但最精彩的王小波
他在爱情里至真至诚。
他在吵架后的心急,
在极认真表白后的羞怯,
都是有温度的。
我真希望我夸赞王小波时,能有他表白李银河时的笔力。
他竟然可以将自己的万千情愫,
都掰开了揉碎了说给对方听,
这是个奇才。
我们面对喜欢的人,为什么总是讲不出话?
依我看,我们都应该学习王小波写情书,
成年人说话,不仅要色情,还要柔情。
“我的灵魂里有很多地方玩世不恭,对人傲慢无礼,但是它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害怕黑暗,柔弱得像绵羊一样。”
你不能说
读了作家的两本书就了解了这个人,
但你充分可以说,
读了他两本书,就爱上了这个人。
爱上王小波是毫不费力的事情。
他不屑一顾,又愁肠百结。
他热爱自己,所以他不跟自己较劲。
又不想恨世界,也不跟别人较劲。
二十五岁,请给我一个王小波。
一面掏心掏肺,奉出热诚;
一面嬉皮笑脸,没个正经。
情是最高纲领,性是最低纲领。
这个年纪还需要什么呢。
王仙客到长安城去找无双那一年,正好是二十五岁。
“人在二十五岁时,什么事情都想干,但是往往一事无成。
人在二十五岁是,脑子聪明,长得也漂亮,但是有时候会胡思乱想,缺乏逻辑,并且相信一些鬼话。”
二十五岁我开始想寻找王小波,
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在《寻找无双》里说,
每个人生来都要做一件事情。
对于王仙客来说,就是寻找无双。
虽然他的记忆都混乱了,
他被人说晕了差点去找鱼玄机,
他还陷入了给2开平方根的无理数中。
很多人就活在他们编的故事里。
但庆幸的是,
王仙客最后还清醒地记得他要寻找无双。
“何况尘世嚣嚣,我们不管干什么,都是困难重重。”
王仙客找不到无双了,我也找不到王小波。
但还是要继续寻找。
“你是纯洁的,天真的,玻璃一样的
阳光穿过你
却改变了自己的方向。”
—《恋爱的犀牛》
*本文使用王家卫电影图片属作者个人理解
小新的每日赠书
● 你怎样理解王小波?
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综合留言质量和热度选出1位书友,赠送新经典好书一本。
点击图片可购买此书
《绿毛水怪》
王小波 著
王小波短篇小说集,小说《绿毛水怪》也是王小波和李银河的定情之作,其间洋溢的强烈诗意,令人看到小说和杂文之外的另一个王小波。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新经典公司所有
图片来自网络/本期编辑:十七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我是小新,一个躲在新经典背后的团宠
小新想要和喜欢书的朋友一起看星星、看月亮
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
喜欢小新的话就快来扫码加好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