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女性最难堪的样子,在这部日本纪录片中被拍尽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女性最难堪的样子,在这部日本纪录片中被拍尽

2018-08-10 14:45:07 作者:槽值小妹 来源:槽值 阅读:载入中…

女性最难堪的样子,在这部日本纪录片中被拍尽

  “我84岁第一次入狱。我曾跟女儿住一起,但我所有的积蓄都用来养那个搞家庭虐待的女婿了。”

  “我第一次偷窃还是13年前的事情。

  当时我晃进一家书店,顺了一本小说,被抓到了,带到附近的警署,被那里嘴甜的警官问话。

  他很和善,我说什么他都愿意听。这辈子第一次有人愿意倾听我说什么。

  《彭博商业周刊》对进入监狱的日本老年女性的采访,让这些人的贫穷、孤独暴露无遗。

  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老龄偷窃犯都是独居。

  生活陷入困境,她们甚至联系不到一个可以帮她们的亲属或朋友。

  采访中,很多人都表示,监狱里的日子,让她们更享受。

  @观察者网

  为什么会这样?

  HK电视台有部纪录片《年轻女性的贫穷》,也许藏着问题的答案。

  2001年,在日本达到社会认可的“贫困线”以下的年轻女性(15-34岁)有289万人。

  这个数字仍在增加。

  走投无路的女孩们,有的在托儿所、宿舍,便利店从事最简单的工作,有的只能去夜店从事援交工作。

  更可怕的是,女性的贫困,正在一代代地延续下去。

  1

  东京都内的一间网吧,有一个19岁的女孩,她住在这里两年了。

  一起生活的还有她妈妈和14岁的妹妹。

  母亲付不起房租,三人只能住在网吧狭小的区域内,靠姐姐每月打各种零工,挣得10万日元(约人民币6150元)来维持生计。

  而在这里,一间20-30平米的房子,平均每月租金是7.8万日元。

  姐姐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够搬离这里,租上房子。

  而这只是贫困女性的冰山一角。 

  比起单身女孩,更困难的是单身妈妈。

  在日本,女性即使在工作上小有成就,一旦请假去生孩子,再回到职场,所有的一切全部归零。

  28岁的广田敏枝离婚后独自带着女儿。

  为了维持生计,她必须重返职场,过程却没有那么顺利。

  做家庭主妇太久,她和职场严重脱节,只好进入职业学校进修;

  另一方面她要为孩子存学费,不得不打着三份工。

  “更加努力工作后,结果却过得比之前还辛苦。”她感叹道。

  28岁的朝美和丈夫离婚后,独自照顾着两个儿子。

  她在托儿所工作,靠工资和政府补贴,勉强维持着生活。

  一碗面3个人分着吃是常态。朝美有时会多煮些面汤,靠喝汤来填饱肚子。

  丈夫不愿支付抚养费,她因为学历太低,一直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她说:“无论是在精神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都只有自己强撑着,偶尔也会想到,自己要是有个什么万一的话,两个孩子怕都会饿死吧。”

  2

  放弃努力

  她们甘于贫穷

  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积极。

  很多女性尝试过进入社会却被拒绝后,选择去赚钱更快的灰色产业。

  住在网吧吃泡面度日的京子,每天要等到夜幕降临才迎来工作。

  她寻找劝诱想“赚快钱”的女生去夜店工作,从中抽取中介费。

  她本人,是在19岁和家人吵架离家出走后,在这条街上被引诱才加入这个行业的。

  但这样的工作,剥夺了年轻女性最后一丝生存能力。

  等到她们逐渐老去,贫困状态可能一直持续到她们老年。

  许多老人就是为了能进到待遇良好的监狱,选择偷窃。

  CNBC新闻网

  贫穷的母亲们,无法提供给孩子昂贵优质的教育。

  一些生活在贫穷中的孩子,也已经放弃了奋斗。

  在日复一日的压抑生活中习惯了贫穷,最后甘于贫穷。

  那个住在网吧2年的女孩,被问及理想生活时,回答仅仅是希望不再加班,能吃饱穿暖。

  3

  你离贫困的距离

  比你想象中更近

  纪录片拍的是日本社会,看似离我们很遥远。

  其实并非如此。

  前段时间网上一个词语很火:“隐形贫困人口”。

  @语文指挥中心

  “有吃有喝有玩,实际上非常穷。”

  这样的人,我们身边一点也不少。

  只不过,她们有家人“兜底”。

  沈阳女孩金娜每个月收入五千多元,但她是办公室快递最多的人。

  家里的柜子永远满满当当:名牌鞋子、大牌衣服、背包、化妆品一样不缺……

  其实很多衣帽买回来只会穿戴一两次。

  但不管卡里还有多少钱,只要喜欢,就一定要买。

  痛苦的是每个月还款时:

  “看账单才觉得惊悚,总觉得也没买什么,信用卡、网贷却像是几个月都还不完,有时候还不得不求助父母。”

  《今日简史》中说: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各种变革,这些变革很有可能改变人生的基本架构,让“不连续性”成为最显著的特征。”

  所谓“不连续性”,就是不稳定。

  银行职员、公务人员、会计……这些曾经的“铁饭碗”,已经成了最可能被AI取代的职业。

  《The New Yorker 》封面

  最新数据显示,95后们第一份工作的平均离职时间为七个月;

  越来越多的行业走向末路……

  “稳定”成了奢侈品,“舒适区”越来越小,贫困,其实离大部分人都很近。

  厦门某物流公司的一位大客户经理,在公司24年,是“元老级”的人物,他的心愿一直是“为公司服务到‘功成身退’”。

  两年前,他被确诊肝癌。

  住院一个月后,他发现每月2.5万元工资被降到了1200元。公司称,这是他病假医疗期间的薪水。

  由于工资不足以缴纳医社保,每月还要倒贴3000多元。

  治疗两年后,迫于经济压力,他想回去工作,但公司一直没有为他安排职位。

  他感叹说:为公司奉献24年,到头来却是这个结局。

  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一场大病、一次裁员,都有可能打破平静的生活。

  有人说,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最大的危机是没有危机感,最大的陷阱是满足现状。

  顺境时不想着找退路,甘愿做了“温水里的青蛙”,逆境时自然没有出路。

  世界在快速更新,不尽全力跟上,就有可能变成每天只能喝一杯冰咖啡度日的村上悠、变成打三份工也无法给女儿好生活的广田敏枝……

  4

  别把全部筹码

  押在别人身上

  纪录片中的日本,长期信奉“男人养家,女人相夫教子”。

  日本内阁的调查显示,赞同“丈夫在外工作、妻子应该守在家”的女性超过半数。

  这样的生活模式,其实暗藏危机。

  “我养你,你什么都不用做。”

  这话放在影视剧里,足以感动一票观众。

  放在现实里,却是一件高风险的事。

  它可以轻易麻痹一个人,让她松懈,放弃努力。

  长时间与社会脱轨,生活只剩下柴米油盐。

  想跟孩子聊聊学习,被嫌弃“你看得懂吗?”

  想和丈夫聊聊工作,发现共同话题越来越少。

  离开给予物质的男人,自己无法生存随之而来的,往往就是看不见的贫困。

  其实,为了家庭,牺牲自己的事业,做个全职太太,是现在许多女性权衡之下的无奈选择。

  这种付出和奉献值得尊重。

  但是,你可以放弃事业,绝不能放弃自己的生存技能。

  日本“断舍离”文化的缔造者山下英子就是一位家庭主妇。

  来源 / 界面新闻

  她在大学毕业以后,选择步入婚姻。

  生活全依靠丈夫,她一直处于一种没有安全感、价值感的状态。

  为了寻找自己的价值,她把精力投入到一件很普通的事——整理家务上。

  这件原本让人厌烦的琐事,在她的改进下,成了她生活的乐趣。

  最终,她提出“断舍离”的概念,也创下自己的事业。

  婚姻从来不是人生的终点,死亡才是。

  你可以做个全能的职场妈妈,也可以选择相夫教子,但无论什么时候,不要放弃自己的成长。

  死守着一份工作,或是全身心地依附另一个人,都是一件可怕的事。

  当这份工作做不下去,或者这个人离开,你将一无所有。

  想避免这种情况,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去学习,更新改良自己,才能在任何时候,不惧改变。

  正如亦舒所说:“一个女子,必须先凭双手争取生活,才有资格追求快乐、幸福、理想。

  无论如何要有职业,因而结识志同道合的同事、朋友、对象。

  届时,可以结婚生子,也可以独身终老,这叫做选择,亦即是自由。”

  网易新闻沸点工作室《槽值》栏目长期招聘正职编辑/坐班实习生/线上作者,单篇稿费300元-1500元。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精品课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