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914,愚蠢和乐观让整个欧洲的灯光熄灭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1914,愚蠢和乐观让整个欧洲的灯光熄灭

2018-09-21 19:02:09 作者:罗伯特·马西 来源:理想国imaginist 阅读:载入中…

1914,愚蠢和乐观让整个欧洲的灯光熄灭

  理想国按:1914年9月21日,104年前的今天,当时的教育部通饬全国要求学生慎守中国在欧战中的中立态度言论交际不可偏激。而在一个月前,德国对俄、法、英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北京政府就欧战爆发发表中立宣言

  无人知晓这场战争会持续多久。8月10日,德皇还在哀叹:“英国人使整个局势改变了,他们要把战争打下去,战争不会很快结束的。”欧洲政治领袖各怀鬼胎,将世界引向希腊悲剧般的结局

  今年8月,理想国引进出版巴巴拉·塔奇曼《八月炮火》,这本书详细描写了1914年8月期间危机形成、爆发以及大战初期的战役,叩问是什么让帝王政客将领踏进一场无人希望发生,且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可能会发生的世界大战。

  本书第一次出版时,美国肯尼迪总统特别订了一本送给当时的英国首相麦克米伦,他的阅读心得是:当代政治家必须尽可能避免陷入1914年8月大战的陷阱

  但战争的到来总是无法预测惊心动魄,正如译者后记中写到的一样:“各国被困在一个陷阱里,这是一个因战争头三十天没能决出胜负而形成的陷阱,这个陷阱过去没有出路,现在仍然没有出路。”

  我是个作家,只是以历史题材而已

  选自《八月炮火》导读

1.当代政治家必须尽可能避免陷入1914年8月大战的陷阱1962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约翰·格伦在三次延期后终于乘着火箭一举冲上外层空间,成为美国环绕地球轨道的第一人;纽约扬基队老练的一垒手比尔·“穆斯”·斯考伦因前一年表现杰出(创下打数561、全垒打28支以及打点89分的佳绩),风光获得3000美元加薪,年薪涨到35000美元;《弗兰妮与祖伊》一书雄踞畅销小说排行榜的榜首,第二名是《杀死一只知更鸟》;非虚构类的畅销冠军是路易斯·奈泽的《我的法庭生涯》;就在同一个星期,一个生于我们这个世纪的美国人撰写的最好的历史作品也在此时印行上市。《八月炮火》推出后立即洛阳纸贵,空前成功书评争相推介,口碑迅速传开,吸引了成千上万读者一睹为快肯尼迪总统特别订了一本送给当时的英国首相麦克米伦,他的阅读心得是:当代政治家必须尽可能避免陷入1914年8月大战的陷阱。普利策奖捐款人已立下规章禁止颁发历史类奖项主题与美国无关的著作,但是委员会还是找到名目,颁给作者塔奇曼“非虚构类奖”。《八月炮火》让作者一举成名,她的作品深入人心文笔流畅优雅,但是大部分的读者只需要知道这本新书的作者是“巴巴拉·塔奇曼”这块金字招牌。这部本质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头一个月战况的军事历史研究作品究竟好在什么地方,竟能享有如此盛誉?本书有四个突出特点细节丰富,描述生动,读者有如亲临事件现场见证历史;以散文叙事风格写作文字剔透清晰、慧黠、练达诙谐冷静地跳过道德判断——塔奇曼从不说教使用苛责的语调,她为文保持开放怀疑态度却不带愤世嫉俗嘲讽,读者在读到人类所犯错误而感到荒唐悲哀同时,也不致因人类的卑劣行为而太过激愤。这三个特点在塔奇曼的所有著作中处处可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八月炮火》一书让读者一旦捧读后便几乎再难释手的第四个特点,在于塔奇曼说服读者先吊吊自己胃口,不先设想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她先以叙述包括3个集团军、16个军、37个师的70万德国大军浩浩荡荡越过比利时直捣巴黎的场景拉开全书序幕。成千上万的人车马炮如潮水般一波波涌现在法国北部尘土飞扬的路上,挟着毫无妥协、锐不可当气势德军朝着占领巴黎城,依德皇诸将领们计划的在六周内结束西线战事目标勇猛迈进。看到德国大军挺进这部分地区时,读者可能已经知道这批人马最后并没有如愿攻进巴黎;克卢克将军率部闪开以避战,且在马恩河一役后,双方的百万大军跌跌撞撞退入战壕,开始打起四年杀戮惨烈持久战。但是,塔奇曼就有本事让读者忘了他们已知道的史实。读者浸*在书中枪声如雷四起、刺刀攻闪交错的氛围中,俨然成为置身战场参与者,也跟着关心起兵困马乏的德军会不会再回击?被逼入绝境的英法两国能否撑得住?巴黎会不会失陷?塔奇曼书中描述1914年8月战事的手法悬疑性十足,让读者一如亲历其中的人对后来战情发展无比好奇,是她引人入胜之处。

  “祖国需要你”——英国著名的征兵宣传画,英国陆军元帅基钦纳手指读者的威严形象深入人心

  2.

  我是个作家,只是以历史为题材而已

  动手写《八月炮火》之前,她找了一个夏天,开着租来的雷诺小车跑遍比利时和法国古战场。“我看到了被昔日装甲部队铁蹄*的田野,如今谷穗成熟累累,我在列日(Liège)丈量默兹河(Meuse)宽度,遥想当年法军是以何种心情站在孚日(Vosges)高地往下眺望他们的阿尔萨斯(Alsace)失土。”

  无论在图书馆书桌前,或踏足古战场,她一心追求的是活生生具体史实,希望笔下呈现的人或事的特质能深印在读者心中。

  以下是几个例子

  ——德皇:“全欧洲最口无遮拦的人。”

  ——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他高大肥硕,身着紧身胸衣,头盔上绿色羽翎招展,是未来悲剧的根源。”

  ——施利芬(von Schl):德国战争计划的军师。“普鲁士军官有两类——颈粗如牛和腰细若蜂,而他属于后者。”

  ——霞飞(Joffre):法国元帅。“身躯魁伟,大腹便便穿着宽肥的军服;面容丰腴点缀着已近霜白的浓浓髭须和天生匹配的两道粗眉;肤色白嫩,两眼碧蓝安详目光诚挚恬静;霞飞的模样活像个圣诞老人,叫人一见便有慈祥朴直之感——这两个品质在他的性格中是不易察觉的。”

  霞飞,法军总司令

  ——苏霍姆利诺夫(Sukhomlinov):俄国陆军大臣。“因其轻浮佻㒓而显得狡黠机灵,也就失去了他的混沌纯朴本色。他身材不高,细皮白肉,生就一张猫儿脸,蓄着一把整齐雪白的胡须全身媚态十足,近乎奸诈”,“迷上了一个外省省长的23岁夫人。他千方百计栽赃诬陷,策划离婚,甩掉那个丈夫,娶了这个绝色尤物做他的第四任夫人。”

  俄国陆军大臣苏霍姆利诺夫将军(前)与参谋部军官

  巴巴拉·塔奇曼研究的更大的目的是要挖掘历史真相,她也尽其所能去探讨当时的人对那些事件的真实感受。她鲜少采用历史的体系分类

  我在这里套用《泰晤士报文学评论副刊》一个书评家的话:“一个史家如果将体系列为第一优先,他就很难挣脱只筛选最合于自己架构的史实的窠臼。”塔奇曼建议事实作前导,她说:“发现历史真相在起始阶段已经足够。”“不要太急着去发掘历史发生的原因,我相信这部分留到你不仅搜集了全部的史料,且把它们依序编成系列,正确地说是落笔写成文句、段落章节之后,再来单独处理比较安全。在将搜集到的人物性格、日期、枪弹口径、演讲稿等材料转化成文字的过程中,事件发生的原因最终自然会浮出水面。”

  塔奇曼特别看重我们大家都可以自由掌控运用伟大工具力量,亦即英文这种语言。的确,这个信念使她经常在历史研究题材以及应以何种工具适切表达之间徘徊挣扎

  重要的是,我是个作家,只是以历史为题材而已。”说道,“我对写作艺术兴趣与对历史的兴趣不相上下……文字发出的声息以及文字声息与其代表意义之间的互动深深令我着迷。”觉得自己想出了绝妙好辞或琢磨出佳句时,她忍不住立即想与别人分享,于是拿起电话一字一句念给她的编辑听。她觉得精准典雅的文字是赋予历史美妙声音乐器。读者打开书后会一页页翻下去,是她写作的最大目标。

  1914年8月1日,一名德国军官在柏林街头宣读战争动员

  3.

  一个个可怕假设,全都凑到一起来了

  在一个大众文化普及化以及庸俗化的时代,她无疑是个精英主义者。对她来说,高质量有两个基本标准:下的功夫要深,以及目的要纯正。其间的差别不仅只是艺术技巧而已,也在于意念。“你要做到别人都说好;要不然就只有流于半吊子。”

  尽管她具有好战的职业性格,但她作品中却有一种罕见的容忍。她用极为人性的笔法描述笔下虚荣自大贪婪愚蠢懦弱的人物,也尽量假设他们并非生来如此。

  举一个最好的例子:在分析脾气火爆的前驻法英国远征军指挥官约翰·弗伦奇爵士不愿派军队上战场的原因时,她写道:这是基钦纳强调保持实力,嘱咐不要冒“死亡和损耗”风险指示所致?还是因为他顿然察觉到英国远征军没有训练有素预备役部队为继?还是因为登上大陆以后,强敌当前,近在咫尺,势在必战,因而感到责任重大?还是因为豪言壮语后面的那种胆识,已失其元气于无形?还是因为抱有作战异国,为人作嫁,责任有限想法?凡此等等,不是身历其境、身当其职的人是不能判断的。

  塔奇曼写历史目的是要呈现人类的挣扎、成功、挫折失败全貌,但她并不作道德判断。

  尽管如此,《八月炮火》一书仍含有历史的教训。愚不可及的帝王、政客和将领错误地踏进一场没有人希望发生的战争,这场大决战如同一出典型的希腊悲剧般,一步步冷酷地迈向毁灭无可挽回

  塔奇曼在书中写道:1914年的8月,有一种东西在逼近,不可逃避无所不包笼罩着每一个人完美的计划和易犯错的人之间的可怕矛盾直让人战栗,仿佛嗅到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味道

  塔奇曼希望读她书的人能从中记取警示,避免重蹈覆辙且日有所进。正是作者的这份诚心和书中隐含的教训,使上至总统首相、下至上百万的普通读者都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塔奇曼那年夏天为了一段文字,反复推敲了八个小时。后来那段文字成为她所有著作中最出名经典佳句,这就是《八月炮火》的开场白:“1910年5月的一个上午,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出殡,骑着马在队伍中前进的有九位帝王,多么宏伟的一个场面……”

  还没有与这本书相会的幸运儿现在可以开始翻开下页展读了。

  参加英王爱德华七世葬礼的九位国王。前排左起: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英王乔治五世、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八世;后排左起:挪威国王哈康七世、保加利亚国王斐迪南一世、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二世、德皇威廉二世、希腊国王乔治、比利时国王阿尔贝。

  理想国新书

  《 八 月 炮 火 》

作者: [美] 巴巴拉·塔奇曼 译者: 张岱云等

  

  点击 “阅读原文” 可购买

  一战经典之作

  以文学性笔触还原历史细节

  内容介绍

  一战终结了历史意义上的19世纪,标志着现代世界的开端作为历史的转折点,“这个可怕8月的僵局决定了其后战争的进程和达成和平条件,并推动后来两次大战间情势的演变,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但在大战爆发前夕,欧洲绝大多数政客、知识分子企业主都没有意识到他们与即将爆发的巨大危机只有一尺之隔。

  在这部普利策奖经典著作中,巴巴拉·塔奇曼透过生动的历史场景还原、丰富的细节勾勒以及坚实的史料支撑精彩展现了1914年8月期间危机的形成、爆发以及大战初期的战役,叩问了是什么让帝王、政客和将领踏进一场无人希望发生,且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可能会发生的世界大战。

  本书面世后不久即发生了几乎引发核战争的“古巴导弹危机”,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正是从本书中汲取了历史教训,使美苏和平化解了危机。这些历史教训对当今世界仍具有深刻启发意义。

  【作者介绍】

  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1912—1989),美国著名历史学者、作家,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首位女性院长,备受费正清、约翰·肯尼迪、威廉·夏伊勒等人推重。她于1963年和1972年分别凭《八月炮火》和《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 945》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她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历史,文字充满戏剧张力画面感,主张把历史看作可读的故事,自称是“以历史为题材的作家”;她认为历史作家同时也是艺术家,应运用想象力创造性写出清晰、有趣的历史。塔奇曼的作品是严谨学术研究和精致文字的结合,并伴随着深刻的反思拥有让读者着迷的魅力

  【新书推荐

  《八月炮火》原价 108.00

  现价 93.40(包邮)

  扫描二维码

  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在大战(一战)爆发前夕,欧洲国家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金融家与企业主,都没有意识到他们与即将爆发的巨大危机只有一尺之隔,他们对于政治领袖与军事谋略家加诸于自己的战争浩劫风险浑然不觉

  《八月炮火》一书点出了许多让人深思的历史吊诡与荒谬一批深谙治国之术与权力均衡游戏的统治精英,他们机关算尽,最后却无法避免让自己成为历史悲剧中的主角;他们精心布置的军事盟约与政治承诺,最后却成为冲突升高过程中的重力加速器。

  —— 朱云汉,“中研院”院士,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美国政治学会理事

  《八月炮火》推出后立即洛阳纸贵,空前成功,书评争相推介,口碑迅速传开,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一睹为快。肯尼迪总统特别订了一本送给当时的英国首相麦克米伦,他的阅读心得是:当代政治家必须尽可能避免陷入1914年8月大战的陷阱。

  普利策奖捐款人已立下规章禁止颁发历史类奖项给主题与美国无关的著作,但是委员会还是找到名目,颁给作者塔奇曼“非虚构类奖”。《八月炮火》让作者一举成名,她的作品深入人心且文笔流畅优雅,但是大部分的读者只需要知道这本新书的作者是“巴巴拉·塔奇曼”这块金字招牌

  ——罗伯特·马西,历史学者,凭《彼得大帝》获普利策奖

  大约在十多年前,我看到了巴巴拉·塔奇曼的著作《八月炮火》,初翻几页,就深深被作者气势恢宏却又细致入微的写作方法吸引住了。……她讲究遣词用句,既要文字言之成理,又要读者读之有味;她极注重营造气氛,让读者身临其境。她的书,潇洒精彩,干净利落,没有赘语,如同卡拉瓦乔式的洞察细腻和落笔精准,也有卡拉瓦乔的不拘一格。……

  当下中国出版界,各类粗制滥造的历史读物比比皆是,生动严谨的良心作品却是凤毛麟角,塔奇曼的著作,为那些热衷“编写”历史的作者提供了最好的借鉴。

  ——姜鸣,历史学者

  商业合作或投稿

  请发邮件至:rq@.com.cn

  转载:联系后台 | 购书:点击“阅读原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