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的读后感大全
《非常道》是一本由余世存 编著作,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非常道》精选点评:
●我是囫囵吞枣了。。有时间结合着背景细细读读
●语录式的集捡,没有历史观胜过历史观
●终究还是比预想的软了点。
●半年了,终于读完了一本书。。。。
●细节!细节!读史细节才是王道!!
●一边倒的倾向还是比较明显的。当作历史名人的爆料小段子读来还不错,真要深究恐怕无力,毕竟都是一百度就能出来一片的。
●最稀饭曹聚仁那一段。
●处处见凄凉
●激动则踱步不停 伤感则泪流不止
●微历史
《非常道》读后感(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是一本既没有起始也没有结束的历史话语集,本书你可以随意翻到任何一页开始看。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非常道”;读一千遍非常道,就会有一千遍不同的滋味萦绕心头!
======================================================
《非常道》读后感(二):有种书教人求知,有种书教人浅薄
无疑这本书就是后者。
对想要了解历史的读者,不如直接直接去读他粘贴复制来源的那十来本书。
对本来就不求甚解的读者,此书的知识普及效果几乎赶上了穿越剧。
十几本各种立场的书,作者碎碎剪贴拼起,居然历历分明,各自源流可见。亦不烦书后另附参考文献。可见作者捣浆糊功力之深厚。
唯一有点价值的是剪贴了一些不属于主流话语的历史文献。对比只看中学历史课本还是要丰富的很多。
对应的看作者续编的世界话语,由于这份题材禁忌也不存在,所以仅存的这点价值也无足观了。将将追上华盛顿砍树的儿童故事水平。
《非常道》读后感(三):新式《世说新语》
初读起来非常像经典名著《世说新语》,然而细细品味却被作者那独到的视角,和书中写到的历史的“边角料”给震撼了!带我人们另一种看待历史的方法,使得我们一些已经在脑海里成型的东西渐渐动摇了,让我对"历史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到底”历史有没有本体”呢?
在主流观点(常道)中历史往往为所谓的胜利者服务,似乎蕴含了一种必然的、强硬的、自我合法话的途径去书写,但是写史的毕竟还是人,免不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埋没了那些在他认为“不重要的东西”,所有的“边角料”都被买埋没,被抛弃,被遗忘。然而历史又是具象的,历史终不会抛弃所有的细节,却藏在了其本身的丰富世界里,如果真的有真相的话,那么它们也经常躲在那历史的巨眼和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这就体现了“非常道”的重要性了。在本书里,我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和常理不一样的人物形象:与人决斗的蔡元培;痴情到底的金岳霖;不受父老待见的戴老板;自称胜过维多利亚的慈禧;有志有节的陈独秀;忍辱负重的汪精卫。。。。让人眼前一亮,又引人深思!
或许只有从历史的巨轮和其细小的角落,一起去寻找,我们才能朝着真是之境趋近!
《非常道》读后感(四):世说新语之非常道
摘了一些喜欢的故事,真实性尚存疑,权作旁逸斜出的野史读。
宋美龄不顾凶险营救蒋介石:将令女子护卫男子。
西安事变中,宋美龄不顾凶险,去西安营救丈夫。她走进蒋被软禁的房间,蒋见其如见幽灵,惊讶得张开嘴,露出满口雪白的假牙,半天才冒出一句话:“你为什么要来?”宋美龄说:“我来看你”。蒋把早上读到的《圣经》中的一段翻给宋看:“耶和华将会有新作为,将令女子护卫男子。”【请原谅XX染色体的我毫不犹豫将此故事排在第一位】
夫去一满州之痛苦,转生出无数强暴之专制
辛亥之后,专制复辟势力对于辛亥革命的反扑数度得逞,使得许多身临其境者颇有辛亥革命已经失败的遗憾和痛苦。孙中山说:“夫去一满州之痛苦,转生出无数强暴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夫吾党革命之初心,本以救国救种为志,欲出斯民于水火之中,而登衽席之上也,今乃反令之陷水益深,蹈火益热,与革命初衷大相违背......”
吾辈岂容贪天之功为己为
民初,革命告成,革命志士多有以“手造共和”自居,要求论功行赏。柳亚子则说陈范:“时南都兴建,昔之亡人逋客,方济济庆弹冠,而先生布袍幅巾,萧然物外,绝口不道前事。”蔡元培等念及陈范功绩,多次要求政府发还清廷没收陈的财产,并对陈有所抚恤。陈说:“谢诸君,勿以我为念,养老之资现犹勉能笔耕砚耨,聊免饥寒……吾辈正谊明道,非以计功利,岂容贪天之功为己为。”他晚境凄凉,孤身一人,贫病交加。章士钊说他,《苏报》案后,“亡命十年,困踬以终,不闻有何怨言。”
陈独秀晚景凄凉,为其做传的王森然说:“夫中国人民,以保守为天性,遵已动为大教,其余,陈氏之反宗教军阀及孔子主义并赫赫然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相率惊骇而诅之,良不足为怪!顾政见自政见,而人格自人格也,独奈何以政见之不同,党同伐异,莫之能胜,乃密报私隐以陷害之?此村妇相诛之穷技,而不意其出于革命领袖阶级也。造成这不黑不白、不痛不痒、不战不和、不守不走之中国现局,使光明俊伟之人,无以自存于社会,伤之者又不能自富所处之时代。呜呼,如此鸡鸣狗盗,横长权柄,乃国之大哀也。”
像不像苏格拉底
“雷震案”之后,在公开场合下,殷海光常常独自不语,见到一些老友时,脸上也显得一片“冷漠”。傅乐成有一次与之谈及“雷震案”,殷海光只说了一句:“怎么得了啊!”这时他的心情,正像当年在西南联大那个寒夜中长吟李白的那首诗一样:“拔剑四顾心茫然”,颇为绝望。后来殷海光生病,傅乐成与杜维运去医院看他,“他只是微笑,不发一言;继而杜维运也上前搭讪,态度仍是一样,弄得我们十分尴尬。”离开医院,傅乐成无奈地对杜维运说:“你看他像不像苏格拉底?”
还有很多,怕被删,不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