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的警告牌
大爷的警告牌
文/赵元波
这是一片农田,都种着水稻,村民们都在稻田里养上了稻花鱼,不打农药,不撒化肥,只施用农家肥,种出来的水稻都是绿色有机稻,价钱比普通水稻要高出一大截,稻田里养出来的稻花鱼更是市场上的抢手货,一季下来,比以往种常规稻要划算得多。
有一位农村大爷像村里的其他人家一样在自家的稻田里养起了稻花鱼,他是第一次种,经验不足,更主要的是,他担心人家偷他田里养着的鱼,偏偏他家的稻田就在公路边,人来车往,他的担心不无道理。为了防止有人偷钓稻田里的鱼,他早就想好了,让人做了一块警告牌,上面写了这么几个字:“不要钓鱼。”
可一段时间后,一些城里人总是开着车拿着钓鱼竿,趁人不备,就开竿钓鱼了,大爷都逮到好几起了,没有警告牌的时候可没有出现这样的事情呀!相反,自从有了警告牌,这样的事屡禁不止,还有增多的趋势。
问题出在哪里呢?
这天,大爷的孙子放假回来,一看这块警告牌,就帮爷爷找到了原因,他跟爷爷建议,在警告牌上换上别的字,或许钓鱼的人就会没有了。
大爷将信将疑,按孙子说的,把警告牌上的字换成了三个字:“没有鱼。”果然,自从重新换上了这三个字以后,很少有人前来钓鱼了。
大爷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于是就问孙子,孙子告诉他:“‘不要钓鱼’这几个字的言外之意就是‘这地方有鱼’,人家不来钓才怪呢;现在改成了‘没有鱼’也就明确地表达了这个地方没有鱼的意思了,没有鱼,那些钓鱼的人还来干什么呢?”
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没有鱼”比“不要钓鱼”更有用。